這次的文章更新算是加課,也是為了順便推翻我先前在某章節提過「不需要讀太多深奧的專門研究書」──哦不,你懂得越多,能夠抓取的奇幻方向,還真能夠越深越廣泛呢!
相信最近我的讀者都有發現,我最近時常在挖一些台灣歷史或與台灣有關的研究書籍來看。讀書的目的不為別的,其實就是想多認識一點曾經因為國民教育的操作,而使我們與之斷裂的「真正台灣歷史」;而其次卻也是最重要的,多讀一點書,多理解歷史上的人類與文化、環境的變遷、演進,能讓我們掌握更多面向的想像空間,強化「描寫奇幻」的文字能力。
或許你還有點搞不懂我在說什麼,沒有關係。首先我們必須先認識一件事:
這句話我很常講,幾乎每篇文章都在講,大概連國外知名的奇幻作家也會告訴你類似的概念。而這句話之所以重要,原因自然是每一名奇幻作家所構築的奇幻世界,必然使於他們對現實的感受──藉由這段話,我們能夠分析出從作者到奇幻、奇幻到讀者的結構產生:
接觸現實的作者
↓
以現實為想像基底,建構奇幻
↓
奇幻成形
↓
接觸到奇幻(印象)的讀者
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當作者產出奇幻小說並送到讀者面前時,讀者所能讀取的,僅有小說所呈現的奇幻景象。也就是說,不論作者怎麼挪用、擷取現實的元素,透過奇幻的包裝,讀者的閱讀視線往往只會被限制在單一作品的世界觀內,看不見構築奇幻背後參考的現實素材。若非有做過特別的故事訓練,通常讀者是不容易從細節拆解出作者的構思脈絡。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很難輕易去定義「奇幻的固定形式」。因為每一部奇幻小說都屬於各個作者的創意。不同人、不同腦袋、不同想像,構思出來的奇幻框架與構築脈絡,自然也各自不同。往往我們都得翻開書實際一讀,才能夠認定這部作品是否為奇幻......
拍手五下,輕鬆支持我繼續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