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或兩個人其實都只是一種狀態,就算你跟另一個人在一起或是交往,會感到孤獨,那你還是一個人;有的人雖然是一個人,但心靈上有家人與朋友的陪伴,反而不覺得是一個人。——《若是一個人》
暑假期間追了一部很好看的台語劇《若是一個人》,光是片名跟主視覺,就很吸引我,很快的時間看完十集的劇情,更讓我覺得像是看了一部很有質感的日劇,只是語言是台語。
《若是一個人》是由〈國際孤獨等級表〉發想的台劇,用十個提問,敘述與男友分手後的方佳瑩(孫可芳飾),練習從「兩個人」到「一個人」;而小時候被媽媽遺棄的丁志明(宋柏瑋飾),恰是方佳瑩的對照組,他一直一個人、習慣一個人,甚至覺得關係是種麻煩,在方佳瑩學習「一個人」的歷程中,時不時給方佳瑩一些醍醐灌頂的支持。
你敢一個人吃麻辣鍋嗎?
你可以一個人過聖誕節/農曆春節嗎?
你試過一個人的旅行嗎?
別人會怎麼看 「你一個人?」
人是群居的動物,女性更是,《若是一個人》讓我想起我的成長歷程,以及我顫巍巍學習一個人的歷程;從還是小學低年級的時候,連上廁所都要結伴,到國、高中時,女孩們的小團體,無論到哪都要手勾手......。我的第一次「一個人的學習」,是大一時,跟自己所屬的小團體因衝突撕破臉,開始一段時間「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從宿舍走十分鐘到管理學院上課、一個人去學校餐廳吃飯......那過程是悲慘孤獨的,除了對友情的深切渴盼之外,與《若是一個人》中的方佳瑩一樣,心中最大的芥蒂是「別人會怎麼看?」
也是在大學時期,看到蔡琴講的一段關於「一個人看電影」的小故事,蔡琴小時候很喜歡看電影,常常央求父親帶她去看,有一次,蔡琴的父親對她說:「你這麼喜歡看電影,你一定要練習一個人去看,總會有沒人陪你的時候啊。」,我因此開始練習一個人去看電影,在突破前幾次的心理關卡(會不會很怪,別人怎麼看......)之後,我看電影就很愛一個人;後來雖然也有很多次與朋友、伴侶一起看電影的經驗,但至今,我還是最愛一個人去看電影,覺得這樣最自在。
大學畢業沒幾年,有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場感情經驗,愛得最熾烈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那時公司附近有家「紗舞縭」火鍋店,他出差時,我常常就一個人在那吃火鍋,常常一邊吃一邊掉相思淚,氤氳的火鍋熱氣,正好遮掩我臉上的淚。
寧願一個人
三十幾歲時,我步入婚姻,剛開始的幾年,日子過得幸福甜蜜,常常跟朋友說,結婚真好;然而,孩子出生後,因著家裡爆量的瑣事與教養的想法差異,兩人齟齬日深,很多時候,兩個人雖在同一個空間,卻是各做各的事情,各懷各的心思,不過就是在同一時空的兩個「一個人」;如同第二集裡,丁志明說的「兩個人在一起,就是吵架和配合對方的開始」,愈來愈多時候,我更「寧願一個人」。
這部台語劇,透過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場景,細膩地勾勒我們每一個人在面對「一個人」時,可能會有的種種心理不適感,這種心理不適感,可能是像第一集,方佳瑩還跟男友楊大和(林子閎飾)在一起時,她看到由林心如所飾演的客人,一個人吃麻辣鍋時,方佳瑩對楊大和說的,她才不要自己一個人吃麻辣鍋,因為這樣會讓別人覺得自己好可憐;可能是第三、四集,應該是熱鬧團圓的節日裡,一個人過聖誕節、吃年夜飯的淒涼孤寂;或是第六集裡一個人動手術的恐懼;但最終,原本覺得「一個人」很困難的方佳瑩,強大到可以一個人到日本長期工作,也領悟到「一個人或兩個人其實都只是一種狀態,就算你跟另一個人在一起或是交往,會感到孤獨,那你還是一個人;有的人雖然是一個人,但心靈上有家人與朋友的陪伴,反而不覺得是一個人。」
我覺得,能夠輕鬆自在的一個人,也能愉悅的享受與伴侶親友在一起的親暱溫暖,並在兩者之間,可以無困難的切換,這樣的心理素質是最強大的;我曾經是不敢「一個人」的方佳瑩,卻也在歷練之後,矯枉過正,變成只愛「一個人」的丁志明,這是我目前需要調整的。
你呢?你是成長前的方佳瑩還是丁志明?抑或都不是,而是成長後,強大的方佳瑩?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youtube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