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沒有甚麼不好,是你太強調外面的紛擾-《安靜,就是力量》讀後感

2019/12/0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喜歡獨處,是內向者的寶貴資產
我是不折不扣的內向者,隨者年齡和認知的成長以後,更是越來越確定這個事實。
甚麼根據可以這麼篤定呢?請參考我對自己的描述。

始終覺得交際應酬的場面很難;
不喜歡辦公室裡的同事電腦聲音開太大聲;
看電視聽音樂的音量總是被說「幹嘛不切大聲一點」;
非常無法一心多用(如果在講電話,一定完全聽不到電話以外的你再說甚麼);
即便知道是浪費時間的交辦工作,也無法選擇草草了事;
覺得獨處比社交更重要也更必要,外出過後覺得靜下來一個人是一種充電;
充分享受獲取知識的樂趣;
看任何一個哭泣的圖案心裡就會覺得難過,即便只是虛構;
深怕自己的行為舉止帶給別人困擾;
總是那些戲劇催淚情節的標準受眾;
和一般人比起來更傾向於坐在辦公室專心工作;
很容易緊張,羨慕總是能夠從容面對日常生活的人:
焦慮恐懼時,腦中有一萬個劇本輪播上演...

這些,或許你會覺得,外向的人也會有這些特徵,或者有些平常很內向的人也有很瘋狂、健談、樂觀積極的一面(就像我),但就是這樣混雜會搞的一個人對自己究竟屬於哪種特質的人感到困惑,而沒有辦法理解自己,甚至找到自己的定位、自信,價值觀念偶爾產生混亂,平常就會帶著些許自卑感繼續選擇自己習慣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框架。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或興趣?我想推薦你看這本《安靜,就是力量》,或許從今以後可以更自在的做自己。

可以不要這麼浮誇嗎?

性格,不免帶點先天性的因素,內向性格的父母就是會比外向父母更容易有內向的小孩,它根本的從基因,到中樞神經系統都與外向人格的人有所差別。
哈佛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Jerome Kagan,從500名4個月大的嬰兒進行實驗,觀察這些嬰兒在受到精心挑選的感官刺激之後的反應,比如氣球爆裂、錄音說話聲、彩色物體在眼前晃動、酒精氣味的棉花棒等五感刺激,來預測這些嬰兒長大之後屬於外向或者內向性格的人。
測試結果,大約有20%的嬰兒嚎啕大哭,用力揮舞手臂、踢腳等激烈反應的「高度反應組」。有40%的嬰兒反應冷漠,沒有太多舉動的「低度反應組」,其餘40%的嬰兒反應介於上述兩者之間。
通過這些反應的判斷,並觀察實驗體之後成長到2歲、4歲、7歲、11歲的狀況。
哪一種反應的嬰兒長大之後更有可能成為內向人格?是看似活潑好動的高度反應組抑或是安靜冷漠的低度反應組?
事後觀察紀錄的結果,大抵都符合Kagan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所做的預測,那些小時候反應越激烈的嬰兒長大後越有成為內向者的潛力,包括孩子長大之後的社交傾向、行為舉止、活潑程度、冒險精神等等
那能不能不浮誇,是否取決於我們的神經學差異?
內向者眼中看起來的誇張現象,可能在外向者眼中只是稀鬆平常的小事。

人格天註定?

有人說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也有人相信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兩個都是正確,但兩個都不完全。現今科學家對於一個人的性格更傾向於交叉影響論也就是說個人先天的條件將會和後天的環境交互作用
那些高度反應的嬰兒有著先天就決定好的生理特徵,他們會帶有更多從父母遺傳過來的內向基因「5-烴色胺轉運體」(SERT)基因,也有比其他人更敏感情緒接受體「杏仁核」,決定著與低度反應嬰兒不同的刺激滿足差異,一點點的外部刺激就容易使高度反應嬰兒達到感官飽和,因而行為更傾向於減少暴露,更警覺環境的細微差異。
但若考量到後天的環境影響,高度反應兒童若能由父母或長輩循循善誘,緩慢的引導與人交往的藝術,「積極且善於社交」這種外向者的刻板印象,同樣能成為內向者的人格特徵。

「人」本身並不是影響內向者社交偏好的因素,決定是否喜歡與人交際的,是看不同性格的人在接收到社交刺激的過程中是否有美好的體驗。
內向的人需要更多的時間觀察人群、適應環境,因為其高度敏感的生理狀況,可能甚至要花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融入一個群體,這對於擔憂子女無法適應學校團體生活的父母而言,或許是應該好好思考給予孩子正確的評價態度的關鍵。

此外,父母的關係和諧程度,對於內向兒童而言也將產生比外向兒童更巨大且深遠的影響,不和諧的夫妻關係將更容易使內向兒童未來更容易沮喪、孤僻甚至焦慮的心理疾病。
我們一生下來的確就被決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從來都不表示我們的未來也被寫好確定的劇本。

演化的策略


大部分的生物個體都屬於外向性格,只有大約兩成的個體會偏向內向性格,它們都有演化上的意義和適應性,代表的是不同的生存手段和策略,
比起外向的個體,群體更需要內向的少數來提高對敵人侵入的警覺性;但若面對資源匱乏的惡劣環境,衝動且勇於冒險的外向個體則更能找到食物,並且適應生存。對人類而言,內向者更傾向於關愛群體中的他人,他人的痛苦無法視而不見且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大多時候都帶領著人類世界朝著更為文明的方向前進。

害羞、膽怯的人,對高等生物的人類社會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

如果覺得站在群眾面前才是成功的特質,或許可以這樣想

站在講台上是許多人的恐懼,不只是內向者
因為中樞神經的低度敏感,外向性格更傾向於追求新鮮事物,享受事物的回饋,也更能維持對於事物回報的渴求,這不僅聽起來就是成功者的特質,也是許多成功學原理所歸納的致富法則。
但改變世界的方法很多,歷史上並不缺乏內向者運用思考和安靜的力量推動世界的轉化,社交、積極、主動、冒險對於內向者而言,也都能透過較為溫和漸進的方式來成功塑造。
即便不擅長與群體互動,一樣可以很享受群體間互動的快感,只是和外向者比起來,社交場合因為需要注意的面向和細節很多,除了觀察每個人表情、談話的反應、話題的延伸和侷限性、禮貌、身分地位、場合等等,根本就是一個多重分工的運作環境,對內向者而言是相對艱鉅困難的任務。但選擇更重質量的社交,針對少數關鍵人物互動,或者透過文字、影像來傳達自己的看法,吸納群眾注意力,都是運用內向特質來發揮影響力的可靠方式。

我們都很相似,卻又非常獨特

每個人都有在乎的事情、心裡的痛點、關注的議題、厭惡的行為、追求的理想,我們都會對勵志求生的故事感到振奮,也都會對壓迫不公的事件感到憤恨,但每個人的感受的程度,連結的過往經驗,產生的想法以及相對應的行為可能大相逕庭。

同樣是安慰的話語,對內向、外向的朋友或親人,可能感受也大不相同。
我們低潮時都需要被關注、被幫忙、被理解,但若告訴內向的人應該「再接再厲」、「不要放棄」、「相信妳可以的」諸如此類激勵鼓動的話,可能沒有任何效果;
而對於外向的人訴說「我懂你的感受」、「事情本來就不是那麼簡單」、「有甚麼痛苦都可以靠訴我」等溫柔的話語,恐怕無法打動他們的內心。

而依照自己的性格特質,無論是在社交或者學習的領域,適度的刺激程度都能帶給個人最佳的學習和表現效率,如果對內向者的學習環境提供更多的噪音和干擾,表現就是會顯著的比外向活潑的人來的差勁;而對外向需要更多刺激的人若提供枯燥乏味的課程,原本可以一兩字學會的技能可能會變成需要4、5次才能達到及格標準。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內向者,可能偶爾還是會覺得應該多走入人群、應該多發表自己的意見、應該參與聚會八卦、需要加強多工處理的能力,否則會感到不安、自卑與焦慮時,那就試著考慮屬於自己靈魂那安靜的力量吧。
沒有絕對可以代表一個人性格的關鍵或者描述,因為行為的表現牽涉著各種因素,只不過如果那些大多數內向者的特徵符合你對自己的看法,我想就可以大膽的假設自己應該追求甚麼樣的世界
不需要太過附和這個長久以來被外向者主導的外顯觀念,而能夠把積極沉穩的行動投注在自己的內心,就能發揮屬於內向特質的獨特能力。
我們一點都不奇怪,只是需要更多心靈的空間來幫助我們創造生命的意義。

2019.12.6
寫於池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Erwin Tsai
Erwin Tsai
喜歡白日夢,從小到大,始終如一,人生30有幾也不曾改變。 或許沒吃過真正的苦頭,所以天真浪漫,但正一步一步把天真變為現實,享受過程和轉變不斷帶給我生活的成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