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信佛教之人,肯定知道現今台灣有所謂的佛教四大名山(法鼓山、中台山、佛光山、慈濟),這四大教團皆是極具影響力的佛教組織。其中,法鼓山,或者該說是「聖嚴法師」,於我更是尤為重要的。2009年2月,聖嚴法師捨報圓寂。說來慚愧,也是在這一年,因為讀了《雪中足跡:聖嚴法師自傳》一書,我才對這位充滿大智慧的「博士」法師有較為深入的認識。
2020年,張釗維導演的紀錄片《本來面目》,以非商業模式上映時,就特別吸引我的關注。直到最近,此片在Giloo紀實影音平台上架後,才終於在近幾日,趁著年假無事,將這部片看完。《本來面目》從1979年的紐約街頭揭開序幕,以每十年為一篇章,回顧了聖嚴法師從1929年出生伊始,往後八十年,傳奇的一生。
少年時代的聖嚴法師,見證過時代的荒涼、家國的困頓,以及漢傳佛教的凋零。在而立之年,法師遇見了他的師父東初老人。不惑之年,他下定決心赴日本接受現代學術的洗禮,取得立正大學的博士學位。他當時在日本住的小小屋舍裡,高高的牆上貼著寫有師訓「當作大宗教家,勿為宗教學者」的紙張,最終遂成為他往後生命的志業。
《本來面目》裡,有幾處令我相當喜歡的片段。影片有訪問美國佛教會創辦人沈家楨先生的片段,沈老先生握著比自己年紀稍輕的聖嚴法師說道:「聖嚴法師就是我的福田。」語畢後,只見法師雙手捂著臉,激動落淚。法師說他一生逆緣多而順緣少,沈老先生就是他的順緣,像是生命中的溫暖和一道陽光。看到此幕方才理解,原來法師雖得智慧、開大悟,卻仍然是個有悲有喜的平凡之人。情之所至,依舊會流下淚水。
1999年,台灣發生了芮氏規模7.3的921大地震,重創中部地區。聖嚴法師第一時間便抵達災區關切受災民眾。紀錄片中的法師寡言,僅向著罹難者與家屬雙手合十示意。在祈福的短片中,法師說:「我一向相信啊,救苦救難的人,那就是菩薩。能夠在受苦受難而還非常堅強地能夠活下去,還能夠自利利人,這種人,那才是偉大的菩薩。」就算隔著銀幕,還是能感受到影片中聖嚴法師,那股不假言語,發自內心,慈悲的力量。
2000年,聖嚴法師作為漢傳佛教的唯一代表,出席了聯合國「千禧年世界宗教暨精神領袖和平高峰會」。會中,法師的發言,令人讚嘆:「如果發現我們所信的宗教的教義,或者是有不能寬容其他的族群之點,若有和促進世界和平牴觸之處,都應該對這些教義做出新的詮釋。」法師的警示言猶在耳,任何一個健康的宗教,都應該放下對過往教義的執念,唯有我們共同面對當下的人間,才能真見人間淨土與天堂。
聖嚴法師一生曾受到多位禪師、長老的提點。靈源法師要他放下紅塵;東初老人要他放下習性;印順長老要他放下批判;伴鐵牛禪師要他放下名位。而他的諸眾弟子則讓他,更進一步地認識何為「放下」。那就是,放下「師父」的身段,才能真正走進眾生的心房。
而我在法師身上得到最大的啟示,亦是「放下」。然而,說得容易,做則困難。然人生就是修行的道場,也許我們的智慧與悟性不足師父的千萬分之一,但我們可以用一生的時間,去參透因為「放下」而獲得的種種美好與喜樂。
聖嚴法師在生前最後留下了〈末後偈〉:
法師告誡我們,毋須懼怕生死,唯有當我們放捨諸相之後,當下便能夠發現自己的本來面目。我祈願自己,終有一日,也能證得「本來面目」的真實義。
致意 聖嚴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