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企業發放股息是反應了過去的獲利,但並不代表今年的獲利一樣的好。像是防疫相關類股,在2021年是否有一樣的強大需求?這是有疑問的。
僅是去追逐高殖利率的個股,而不去觀察今年的業績等基本面如何,無疑是陷入了套牢的第一步。如果今年的業績不好,明年發放的股息肯定會減少,如此還要這麼迫切的買入嗎?
現金入袋固然值得開心,但發股息的公司這麼多家,隨便買隨便賺嗎?月光認為,不僅要挑高殖利率的公司,基本面也要兼顧才行。況且,不僅有散戶知道除權息行情,主力也知道。當散戶被股息所吸引,而以過高價格買入時,也是一開始就立於不利的處境。主力因為量大,就算僅獲利一點就脫手,利潤也是很可觀。但散戶的獲利如果不足一成就脫手,那獲利是少的可憐。加上資金又很有限,就算知道有好幾檔個股的股利都很不錯,也要慎選後再參與。月光認為應該參考一二月的營收表現,如果是持續向上獲利的,這樣勝算會更高一些。
眼光能夠放長遠一些,這樣就能在追求短期績效的同時,也為將來鋪路。追逐當下的獲利固然辛苦而又賺的不多,但沒走過這一遭,也就沒有辦法去掌握大的趨勢,惟有身在其中才能深刻體會到持股的一舉一動。
月光覺得,練習在除權息行情時進出,會有助於提升精準度。換言之,可以嘗試加大投放的籌碼,並負擔更大的風險。例如本來只敢買一張試試水溫,雖然有賺到但就是不多,如果一次買三張是不是可以賺更多?但還是要設個比例上限,以免背負過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