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待了三個月的鳳凰網,我的記者生涯恐怕得就此告一段落,未來是否還能重返這個行業,按照目前履歷的投遞狀況,我想大概是遙遙無期吧。
雖然這三個月來,沒拿到半毛薪水,但在我下定決心離開的那一剎那,心中卻仍有些不捨。身旁許多朋友不停勸我趁早離開,不要白白任人剝削,可是我依舊固執地堅持了三個月,因為我是打從心底享受著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樂趣和成就感。
能夠接觸到眾多在藝文界引領風騷的人物,聆聽他們對於作品的創作理念,進而體會到他們對藝術的堅持、熱情和一路走來甘苦的心路歷程,這一切都讓我深受鼓舞。
也許還有另一種生活,因為他們的故事,因為他們的幻想,因為他們的渴望,因為他們的歌
[1]。我這麼想著。
每次出席這些藝文記者會,都讓我感覺像是在上課,一堂堂關於人生的課,創作者的現身說法總為我增加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作家是他的心面向一切可能性開放的人
[2],我想不僅僅是作家,這句話對所有創作者亦然。在鳳凰網的三個月,獲得的精神食糧讓我成長不少,這些精神食糧甚至能夠壓抑住我對薪水的慾望。
然而,我終究不得不面對現實,看著存款一天天流失,日益沉重的經濟壓力壓得我喘不過氣,健保費、國民年金、交通費、餐費、電話費整天追著我跑,微薄的圍棋老師薪水根本入不敷出,而鳳凰網的經營卻仍舊不見起色,離開鳳凰網變成了勢在必行的選擇。理想和現實間必須有一個平衡點。
這三個月來接觸到的許多人,黃春明、賴聲川、林懷民、吳興國、吳念真、管管等等,他們的字字句句將永烙在我的心頭,他們對於自己追求的目標明確且充滿信心,能夠親炙這些創作者,和他們進行交流,絕對是我這些日子來最大的收穫。
讓我以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作品《看不見的城市》最末章的一段話來為這三個月的短暫記者生涯做個總結:
有兩種方法可以逃離,我們每天生活期間的地獄,不再受苦痛折磨,第一種方法:接受地獄,並成為它的一份子,直到再也看不見它;第二種方法:在地獄裡頭,尋找並學習辨認什麼人,以及什麼東西不是地獄,然後讓他們繼續存活,給他們空間。
很抱歉我必須從課堂上翹課了,但關於如何辨認這些值得繼續存活的人、事、物,我想我已經掌握了一些竅門,我絕不會接受地獄,並成為其中的一份子,縱使不在工作崗位上,我仍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參與、學習並歌頌。
[1] 《歡樂時光-契訶夫傳奇》最後一幕的唱詞。
[2] 出自《屈辱》一書,孟祥森譯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