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這一筆錢一定要花嗎?其實生活還有很多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很多人都會說因為錢不夠、因為沒錢,所以無法做想做的事、無法實現夢想,那很好,知道在哪裡卡住,我們就在哪裡檢視原因、找出解決之道就好!如果卡在沒錢,我們就來檢視一下可能會沒錢的原因!

一般多數人平常會需要花到哪些費用?

例如,飲食、住宿、交通、通訊(電信費/網路費)、日常家用、購物(3C換手機、買書)、休閒娛樂、交際費、稅金、健保費、保險支出、養小孩、孝親金等等。
我們整理了以下8個方面的金錢支出,有些人可能以為很多支出都是必要支出,但是即使是必要支出,也是有很多不同的支出方式,並不一定要花到那麼多錢,或是根本就不必要支出,只是被自己既定的想法給綁死了而已。
所以我們提出一些不同的「思考點」,我們在檢視自己的支出的時候,其實可以不斷問自己這些問題,就像是整理物品的檢視方法,有些思考角度只是你忘記了、有些只是你剛好沒想到而已,其實人生有很多選擇

1. 住宿

問自己:你一定要住在台北市嗎?
先不要馬上下結論說,「我不可能不住台北啦、我工作在台北啦!」不管可不可能,我們先把它當作是一個選項來思考,一旦建立新的思考觀點,我們才能夠應用到生活的其他面向。
如果真的有可能找到其他縣市的工作,雖然總收入減少,但支出也跟著減少,而你的時間和可支配所得可能也跟著變多,這會不會是你的理想生活另一種可能呢?
問自己:住在台北的理由是什麼?交通方便?週末比較多展覽可以逛?比較多百貨公司可以逛?好朋友都在這裡?家人都在這裡?還是有什麼原因?
有時候想一想,你可能會發現好像真的沒有什麼一定要住在台北的理由!(XD)
有些人可能甚至住在中南部的家人都有多餘的房子可以去住,但是因為自己只想住在台北,所以就買台北的房子,然後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來?
問自己:如果每個月房貸壓力很大,那一定要買房嗎?
有時候不強求一定要住在台北、不被房貸壓垮,輕鬆愉快的生活和工作,最後反而可以賺到更多的錢、甚至能夠存到直接用現金買下台北的房子也不一定,在台北上班未必就是能夠穩當繳房貸的唯一方法。
當自己每天都被壓力和焦慮感壟罩,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可能都表現不好,甚至衍伸更多壓力和不健康,賠了身體、精神、熱情,所以有些堅持有時候可能是不必要的!
如果這是一份你夢寐以求的工作,一定要在台北,好,那問自己:
問自己:不能遠距工作嗎?能否提高自己的能力跟老闆談遠距?
先不要馬上下結論說,「我老闆不可能啦!我又沒那麼優秀!」
你覺得老闆不可能讓你遠距工作,你有試過嗎?會不會只是不信任自己的能力而已。我們是不是可以試著去瞭解老板真正的考量點是什麼,進而跟他談呢?現在市面上有那麼多資源探討遠距工作,難道這真的不可行嗎?
如果能夠達成遠距工作,不但不用硬要繳台北高額住宿費,還能再省下通勤交通費!只要一個方面的生活方式轉換會大方面的影響所有面向!
我們原本也以為自己會住在台北一輩子,結果現在都不太去台北了!(只待了7年XD)

2. 交通

問自己:一定要開車嗎?一定要騎機車嗎?
因為早上會遲到!那早上為什麼會遲到?因為昨天晚上滑手機滑太晚,結果晚睡晚起,所以一定要買機車、要定期換機油、換輪胎、繳燃料稅,這些都是沒辦法的事!
問自己:不能住在離公司比較近的地方嗎?
為了要省房租,所以住在離公司比較遠的地方,但反而要開車會騎車,多了交通費和時間成本;交通和住宿其實蠻有相關的,通常會互相影響。
其實住在旅店或青年旅館也是一種選擇,很多旅店都在交通非常方便的位置,像是我們就有住過離維尼的前公司特別近的一家旅店,可惜以前沒想到可以住在旅店!
很多旅店的月租方案可能就和離捷運站較近的套房租金差不多,而且還不用押金,也不用綁約一年,也不用水電瓦斯費、WIFI費,每天還提供打掃清潔、備品、飲水,還不用自己倒垃圾,甚至還提供早餐,還能直接走路公司,也是省下一筆錢!
問自己:住在離公司近的旅店不行嗎?
這時候可能會有人說,「可是我不喜歡跟其他人一起住」,那我們也能進一步去探討自己不喜歡和他人一起住的原因,如果找到原因之後發現自己可以調整和適應,那生活不就又多了一個選項了!
這時候可能又會有人說,我東西那麼多,旅店房間的收納空間又沒那麼大,放不下我所有的物品,所以不可能住旅店!哈哈~東西多好解決,趕快整理吧!
在我們實踐極簡生活之後,住在哪裡都快活!(XD)

3. 飲食

問自己:是不是每餐都吃7分飽?
適當飲食是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關鍵之一,不論吃什麼食物,如果每餐都能吃7分飽的話,身體大都能維持不錯的狀態。
如果你觀察到自己每次吃完飯肚子都很飽,那麼其實你可以在飲食方面省下更多錢!如果選擇7分飽的飲食份量,等於可以省下3成的飲食費用!(XD)
問自己:上班很忙只能外食?沒時間自己煮?那不能換工作嗎?
自己煮飯、控制份量確實可以比較省,但有些人因為上班加班的關係,沒時間幫自己準備便當,於是又怪到工作上!(XD)
目前分享到前三個面向的支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幾乎支出都跟自己的工作型態給綁再一起,只要解決工作的問題,似乎很多問題都解決了、錢就可以省下來了,果然解決方法要從工作下手!(XD)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不用加班、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自己帶便當,我們可以怎麼跟他們學習,還是維持原樣比較輕鬆?人生其實是有很多選項的,只有自己會把自己綁死!
問自己:一定要吃三餐嗎?不能餓了再吃嗎?
如果你有關注「少食生活」的資訊,就會知道三餐未必是必要的,我們吃飯是為了不要餓到,如果秉持著「餓了才吃、不餓了就停下來」,你會發現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吃那麼多。
因為吃三餐的生活模式已經太習慣了,起床就會去吃早餐、中午12點到了就去吃午餐,所以我們很難發現這件事,推薦大家開始觀察自己的身體飢餓狀況,你可能會意外發現起床之後其實肚子還沒餓呢!

4. 通訊

問自己:網路、電話費真的有使用那麼多嗎?
其實現在有愈來愈多的電信方案推出,大家可以試著去找到合適自己網路用量的方案,而且自己過往的數據用量其實都可以請電信業者查詢一下就會知道囉!
問自己:同樣是吃到飽?需要每個月支出那麼多嗎?還需要家用WIFI嗎?
各家網路吃到飽方案也是琳瑯滿目,同樣是吃到飽,我們自己會選擇最便宜、最適合自己的方案,由於我們是在家工作者,每天剪片、架站、用筆電超過6小時,幾乎都是使用手機的網路,所以吃到飽方案是比較適合我們的。
維尼用的是亞太吃到飽每月296的老用戶續約方案,布蘭達是用亞太吃到飽每月199的新戶方案,家人聽到都嚇一跳,以為每個月一定要花599、799才能吃到飽,由於我們幾乎到在市區旅店或咖啡廳,並不是在偏遠的地區,所以亞太的方案也是OK的,剪片、架站、看影片都很順,花點時間做功課找到適合的方案真開心!

5. 日常家用

一定要買瓶瓶罐罐嗎?
觀察一下自家的浴室,請問洗髮精只有一瓶嗎?沐浴乳只有一瓶嗎?潤絲精只有一瓶嗎?還是都很多瓶呢?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嗎?該不會有些還放到過期了呢?
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和檢視的,很多無形的支出和浪費都是發生在日常用品,我們很容易以為日常用品是必要的、該花的,多買也沒關係,最後才發現明明都是花該花的錢,怎麼都會存不到錢呢?
我們最近在嘗試poofree用清水洗頭、減少洗髮精和沐浴乳的用量,偶爾搭配手工的洗頭皂,也減少牙膏的用量,發現身體其實不需要那麼多清潔劑也是沒問題的,不但減少家中的瓶瓶罐罐,也能減少化學泡沫流到海洋,還有被皮膚吸收,這也是生活的一種選擇。
一定要買保健食品嗎?一定要買保養品嗎?
平常因為一直用電腦,所以「必須買」葉黃素,因為一直加班身體很疲勞,所以「必須補充」B群、維他命,那有沒有可能減少電腦用量、中間多休息,或是不要加班、換工作,或是減少滑手機以增加運動和睡眠休息的時間,還是買保健食品比較方便呢?
自己是不是有先調整飲食、調整睡眠、早睡早起、固定運動、給自己足夠放鬆休息的時間、不去擔憂這個、煩惱那個、困擾自己呢?如果這些都做到了,再來買保健食品會不會更有效呢?
基本上,我們更偏好從根本的問題來調整生活,只要根長的好,莖和葉就會長得好,開花也可以預期了!

6. 購物

問自己:
  • 手機一定要買最新旗艦的款式嗎?因為比較潮?因為工作太辛苦要犒賞自己?
  • 看書比不上買書的速度,那一定要買書嗎?能不能用借書的方式呢?
  • 衣服都穿過10次以上了嗎?還有沒穿過的衣服在衣櫃裡為什麼要再買新的呢?
  • 收納盒一定要買很多個嗎?有先整理過房間5次了嗎?
  • 3C用品有在持續使用嗎?不久沒用是否故障了?最新的3C一定要買嗎?
不買心情不好、不吃大餐心情不好、不吃甜點、不買飲料心情不好,難免有時候確實會有心情低落的時候,但也可以檢視一下這些心情不好發生的頻率,如果真的太頻繁,就是自己目前的生活模式可能有很大的問題要調整,也是該全面大整理一次的時候了!
在我們離開不喜歡的金融業之後,開始實踐極簡生活之後,支出在無形之中已經比以前在上班時期砍了至少一半,不斷地檢視自己的生活、不斷調整自己,生活真的會愈來愈自在、支出無形中就減少了!

7. 交際

問自己:
  • 有多少人是你想要真心來往、認真對待的對象呢?
  • 我們需要花那麼多的錢和時間在他們的身上嗎?
  • 和家人、重要的朋友一起在家裡追劇、吃飯會花很多錢嗎?
相信很多人每個月在交際費用上都花了不少錢,我們以前在金融業就是這樣(XD),後來調整生活之後,將大部分的時間改為陪家人、將朋友的聚餐減少一點,就算沒有省到交際費,和家人相聚的時光已經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提升了不少!
問每個人「你認為你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每個人都回答是「家人」,但是把時間和錢都花在和其他人的聚餐中,這不是很矛盾嗎?(XD)

8. 進修

問自己:
  • 之前報名的線上課程已經上完了嗎?有落實在自己的生活和事業上了嗎?
  • 前面的課程還沒學習完之前,要再買新的課程嗎?有多餘的時間學習嗎?
  • 擔心自己輸給別人才學習進修嗎?還是單純享受學習的過程呢?
不管是買新書或買課程,當下一看到想買的時候,買了馬上學習是最有效、最有感的,因為我們正在興頭上,很多書買了之後放在家裡就不會想看了,因為感覺(那個FU)已經沒了,新的東西永遠是最吸引人的、書店的新書絕對比書櫃上的舊書好看(XD),所以盡量在還沒學習完舊的東西之前先別買新的,否則買新的東西的樂趣就沒了啊!

在說沒錢之前,我們可以先檢視自己的生活,看看自己能夠在那些地方調整和努力,看看自己是不是被自己既定的想法給綁住、生活變得沒有彈性呢?
擴增自己生活的選項吧!從中選出最棒的生活!
以上就是8個方面的支出檢視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因此減少冤枉錢的支出,享受更自在、開心的生活!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7K會員
657內容數
生活不用很多物品,只需要精準的物品、空間、生活模式, 我們享受身上只有足夠的物品、但擁有全世界的無限生活! 最喜歡研究與分享​「整理思維、簡單生活、游牧生活」, 如果這些內容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太幸福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極簡人的家 的其他內容
【Day161|2021年4月6日,星期二】 原則上回到老家會配合家人一天至少吃兩餐,起床之後我們泡了一杯黑咖啡一起喝,然後工作到下午一點吃午餐。姨嬤平時不太煮魚給自己吃,但我們回家時,他都會去買不少好魚回來煎給我們吃,其實我們家吃飯也很單純,除了煎魚之外,最常煮的就是炒空心菜和荷包蛋,然後搭配白
最近有一個YouTube頻道的觀眾來信,希望我們可以解答關於「感情斷捨離」方面的問題,看來大家在整理完自己的物品之後,都開始朝向檢視自己人生更大的面向來努力了,我們對於整理物品還蠻有自信,但說到整理人生,我們也還在學習的階段,以下內容分享我們一點點的經驗和想法,希望能夠稍稍提供大家一點點的參考!
【Day151|2021年3月27日,星期六】 今天我們又到咖啡廳工作,一人點了一杯熱拿鐵,然後四點半左右維尼點了一個原味起司蛋糕,留了一點給我吃(如圖XD)。 六點左右,我們回家煮菜,煮了媽媽煎的豆包,一人吃了三片,還有媽媽朋友送的米粉和地瓜葉。不過今天煮得有點小失敗,因為青菜悶到有點變黃了
【Day141|2021年3月17日,星期三】 今天起床之後,去了市場結果發現豆皮都賣完了,於是我們決定今天先不煮,而改吃外食,接著就去咖啡廳邊喝拿鐵邊剪片囉! 寫到這邊的時候突然靈機一動,不曉得大家會不會覺得我們每天都一直用筆電不會膩或是不會厭煩嗎?其實只要把我們想成每天都在追劇或都在看電影會比
【Day127|2021年3月3日,星期三】 今天我們九點起床,起床之後先喝了一杯水,和媽媽聊天一陣子之後就跟他說待會我們要去運動公園拍片,去之前我們回到暌違已久的菜市場,買了兩把菠菜、六塊豆皮和三塊油豆腐,預計我們三個人晚上一起吃。 今天拍了兩部影片,一部是會員影片,我們聊了物品和安全感,另一部
最近有一個YouTube頻道的觀眾來信,希望我們可以解答關於理想生活的疑問,由於他的問題很高難度,我們花了很多篇幅試著提供一些思考方向給他,由於內容蠻有意思的,再加上也許會有人有跟他類似的疑問,於是我們就整理成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啦!
【Day161|2021年4月6日,星期二】 原則上回到老家會配合家人一天至少吃兩餐,起床之後我們泡了一杯黑咖啡一起喝,然後工作到下午一點吃午餐。姨嬤平時不太煮魚給自己吃,但我們回家時,他都會去買不少好魚回來煎給我們吃,其實我們家吃飯也很單純,除了煎魚之外,最常煮的就是炒空心菜和荷包蛋,然後搭配白
最近有一個YouTube頻道的觀眾來信,希望我們可以解答關於「感情斷捨離」方面的問題,看來大家在整理完自己的物品之後,都開始朝向檢視自己人生更大的面向來努力了,我們對於整理物品還蠻有自信,但說到整理人生,我們也還在學習的階段,以下內容分享我們一點點的經驗和想法,希望能夠稍稍提供大家一點點的參考!
【Day151|2021年3月27日,星期六】 今天我們又到咖啡廳工作,一人點了一杯熱拿鐵,然後四點半左右維尼點了一個原味起司蛋糕,留了一點給我吃(如圖XD)。 六點左右,我們回家煮菜,煮了媽媽煎的豆包,一人吃了三片,還有媽媽朋友送的米粉和地瓜葉。不過今天煮得有點小失敗,因為青菜悶到有點變黃了
【Day141|2021年3月17日,星期三】 今天起床之後,去了市場結果發現豆皮都賣完了,於是我們決定今天先不煮,而改吃外食,接著就去咖啡廳邊喝拿鐵邊剪片囉! 寫到這邊的時候突然靈機一動,不曉得大家會不會覺得我們每天都一直用筆電不會膩或是不會厭煩嗎?其實只要把我們想成每天都在追劇或都在看電影會比
【Day127|2021年3月3日,星期三】 今天我們九點起床,起床之後先喝了一杯水,和媽媽聊天一陣子之後就跟他說待會我們要去運動公園拍片,去之前我們回到暌違已久的菜市場,買了兩把菠菜、六塊豆皮和三塊油豆腐,預計我們三個人晚上一起吃。 今天拍了兩部影片,一部是會員影片,我們聊了物品和安全感,另一部
最近有一個YouTube頻道的觀眾來信,希望我們可以解答關於理想生活的疑問,由於他的問題很高難度,我們花了很多篇幅試著提供一些思考方向給他,由於內容蠻有意思的,再加上也許會有人有跟他類似的疑問,於是我們就整理成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活成本的重重考量 生活成本高是許多人在大城市生活時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從房租、水電、交通費用到日常飲食,每一項支出都像一塊塊小石頭,不斷的加重你的負擔。但你是否想過,這些看似沉重的負擔,其實也包含著無限的可能性?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在台灣,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是許多家庭的夢想。然而,隨著房價的飆升,這個夢想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相反地,在鄰近的日本,房價相對較低,但許多人仍選擇租房。這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為什麼日本人不買房? 台灣與日本房價比較 台灣房價現狀 台灣房價在近年來快速上升,特別是在台北等大都市。根據統計,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中,買房是許多人的夢想。這篇文章討論年薪百萬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並提供了多項因素,例如工作性質、父母支持程度、有無生小孩的打算等等,來幫助讀者計算自己能負擔多少房貸。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根據年薪計算房屋預算的表格,讓讀者迅速找到合適自己的房子預算。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在畢業後選擇北漂,但北部生活費用高昂,不一定能帶來更好的生活水平。過度生活壓力可能導致焦慮、無法存錢等問題。
Thumbnail
想上班的理由只有一個 : 缺錢 想離職的理由大約四種 : (A)錢不夠、(B)不快樂、(C)缺乏自我價值感、(D)以上皆是 不論你今天要不要上班,看到這裡的你是不是默默選擇了(D)呢?
Thumbnail
北漂一族在房價高漲薪資不漲的時代,買房成為不小的挑戰。本文分享北漂族買預售屋的理由與注意事項,並提供挑選預售屋的三大重點。
Thumbnail
@看到TVBS的版上有一則討論,有一篇報紙報導提出,年輕人買不起房,是因為亂消費浪費錢,如買昂貴的珍奶,便利店消費,吃百貨公司或名店餐廳等,把薪水花完了,所以沒有積蓄。這一則報導,下面引起一堆網友留言,大多是說房租和物價太高才存不到錢,他們不是亂花薪水才存不到錢。@筆者覺得,台灣各城市的捷運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活成本的重重考量 生活成本高是許多人在大城市生活時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從房租、水電、交通費用到日常飲食,每一項支出都像一塊塊小石頭,不斷的加重你的負擔。但你是否想過,這些看似沉重的負擔,其實也包含著無限的可能性?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在台灣,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是許多家庭的夢想。然而,隨著房價的飆升,這個夢想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相反地,在鄰近的日本,房價相對較低,但許多人仍選擇租房。這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為什麼日本人不買房? 台灣與日本房價比較 台灣房價現狀 台灣房價在近年來快速上升,特別是在台北等大都市。根據統計,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中,買房是許多人的夢想。這篇文章討論年薪百萬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並提供了多項因素,例如工作性質、父母支持程度、有無生小孩的打算等等,來幫助讀者計算自己能負擔多少房貸。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根據年薪計算房屋預算的表格,讓讀者迅速找到合適自己的房子預算。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在畢業後選擇北漂,但北部生活費用高昂,不一定能帶來更好的生活水平。過度生活壓力可能導致焦慮、無法存錢等問題。
Thumbnail
想上班的理由只有一個 : 缺錢 想離職的理由大約四種 : (A)錢不夠、(B)不快樂、(C)缺乏自我價值感、(D)以上皆是 不論你今天要不要上班,看到這裡的你是不是默默選擇了(D)呢?
Thumbnail
北漂一族在房價高漲薪資不漲的時代,買房成為不小的挑戰。本文分享北漂族買預售屋的理由與注意事項,並提供挑選預售屋的三大重點。
Thumbnail
@看到TVBS的版上有一則討論,有一篇報紙報導提出,年輕人買不起房,是因為亂消費浪費錢,如買昂貴的珍奶,便利店消費,吃百貨公司或名店餐廳等,把薪水花完了,所以沒有積蓄。這一則報導,下面引起一堆網友留言,大多是說房租和物價太高才存不到錢,他們不是亂花薪水才存不到錢。@筆者覺得,台灣各城市的捷運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