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充斥著你意想不到的心理學!假裝也是一種有科學依據的生存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近期對心理學產生極大的興趣,因此開始拜讀幾本相關的重要著作,認識得越多,就會發現,人的一切行為,就是存在於一個社會套路當中!不論是人類本性還是生活習性,在近代歷史中,有些科學家、心理學家們,已經做了大量的臨床實驗,證實這套理論的可信度!那麼,先從作者自身的過往的生活經驗來應證該心理學的神奇之處,最後再來揭曉這本有趣的心理學書名!

當時正閱讀此書的幾個章節,突然間,腦海啪滋過去一段回憶,頓時讓我想到那段國中求學階段,因為生病,為了自救,便想出一套脫離苦海的方法,沒想到當時的思維竟然是建立在這套心理學理論上!

記得小時候有過幾次生病的經驗,總是出現發燒、頭痛的症狀,有時嚴重到感覺腦袋都要炸掉了,導致成天昏昏沈沈、睡了又醒、醒了又睡,持續處於很不舒服的狀態。儘管試著不斷喝水、睡覺、發呆來忽視痛苦的存在,但,卻遲遲沒有辦法減輕痛苦感。剎那間,內心有股聲音傳來:「我不能再這樣繼續讓自己感到如此痛苦!我應該要開心,讓開心分子來趕走痛苦分子!要讓身體感覺好像康復了!」雖然聲音很堅定,當下卻是很煎熬,光靠腦袋說服自己現在狀態很好,根本比登天還難。於是,突發奇想出奇招!決定在房間播放起我喜歡的音樂(一定要High歌),當周遭環繞起音樂與旋律,身體不自覺地開始手舞足蹈地跳舞,來向身體宣誓說:「我已經恢復體力,現在能夠活蹦亂跳,做任何我想做的事了!」

依稀記得,那時候我媽上樓探視我,看到我跳來跳去的,還念我說:「你生病就是要好好躺在那邊休息,你在那邊跳來跳去幹嘛?!」我回應說:「我睡過了、也吃藥了,但我就還是覺得很難受,實在睡不著,所以我想要讓自己的身體以為我快好了,連帶也讓心情變好了呀...」

故事說到這裡,到底這方法是否管用?答案是!而且莫名管用!

我發現當我開始用行為表態我的健康與快樂狀態,奇蹟似地,不過半小時,竟然覺得身體變得輕盈、心情愉快,並且有些胃口、想吃點東西,不再讓自己像個病懨懨的「病人」那般,只能在床上讓人照顧。自從那次嘗到甜頭後,往後只要受到疾病纏身,並且在我身體狀態允許情況下(已吃藥、看醫生、足夠的休息等等),我就會再次使用這個方法,果不其然,總能更快帶我脫離疾病的折磨。

當下的我還不懂這背後有什麼理論或法則存在,我只知道,不論是疼痛或是不舒服的程度,往往都是自己將那種「不安感受」不斷地放大,並「期待」趕快脫離苦痛。但事實則是,大多數的問題(苦痛),並不會因為你的期待而如願地盡快解決。因此,當下唯一能做的是:【轉移注意力、改變行為】。

raw-image

這種透過行為進而改變思維的作法,就與接下來要介紹的心理學書中所提到的理論「As If 裝假成真原理」如出一轍!此書就是由這位國際著名的英國怪咖心理學教授・李察.韋斯曼 (Richard Wiseman),所著作的「撕掉勵志書」。

節錄大綱:科學證實,你的身體可以迅速改變你的大腦!怪咖心理學博士透過種種有趣、甚至匪夷所思的實驗證明,簡單幾個身體動作,竟然可以「裝假成真」,快速有效改變想法與人生!

而這樣的行為其實就是一種「假裝成真原理」,這種假裝不僅可以改變 「情感」「健康」「意志力」各種層面,裝假成真原理: 想快樂,就做會讓你身體感到快樂的事吧!透過實際行為,再來改變我們的情感上的感受。

好比如說,我開始假裝微笑,會不會我就感到開心?假裝我皺眉,會不會我就開始難過?當然會!這就是裝假成真原理。當你微笑,你感到快樂;當你逃避,你感到害怕。所以是行為改變我們的情感,而不是情感改變我們的行為。

美國60年代知名的「民謠之后」瓊.拜雅(Joan Baez) 曾說:「行為是絕望的解藥」透過行為讓自己遠離憂傷、遠離絕望吧!」

李察.韋斯曼透過這些驚人的實驗,科學家發現,原來不只大腦會影響身體,身體也會影響大腦。這個簡單的觀念促成了一系列快速、簡單、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變得更快樂,擺脫焦慮和憂鬱,墜入情網,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解決拖延的問題,甚至延緩老化。

最重要的祕訣就是:「想要某項特質,就表現出你好像已經具備了。」

從說服到拖延,從害怕到恐懼,從熱情到性格,這些心理學的革命性理論告訴我們,改變行為模式都可以裝假成真,最後真的讓我們改變人生。或許,這方式與理論不見得你認同也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但至少,這也是一個有依據的嘗試方法!過去,多數人告訴你要轉念要轉念,但是,偏偏身體當下就是處於一個不愉快、不舒服的狀態,又如何用腦力來強迫肢體呢?不如就從生活中的日常行為,換個方法(作法),開啟革命性的行動小改變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逆商教主Jinjin Wen的沙龍
24會員
57內容數
人的一生有將近2/3的時間在工作,因此從工作找到熱情並享受生活才是生命意義。 10年以來的行銷、企劃、活動、主持經驗,幕前幕後於刃有餘。 創業從0-1,開創新北市第一家巧克力工廠,教你有效的人脈經營與天使投資管道, 一路從研發、業務、行銷、管理等實務經驗,帶你從不同角度,找到你夢想的藍圖。
2021/02/06
身為一位女性旅人,晶晶如何在一年的南美獨旅中盡可能的避險呢?揭露一件件當地真實的犯罪模組... 1.做好被搶的心理準備 2.千萬,別停下你的腳步 3.分心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3.就算是男人,也沒有比較安全 有人對你噴灑奇怪的液體,當下你只能...一切就是奇奇怪怪什麼都不奇怪,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2021/02/06
身為一位女性旅人,晶晶如何在一年的南美獨旅中盡可能的避險呢?揭露一件件當地真實的犯罪模組... 1.做好被搶的心理準備 2.千萬,別停下你的腳步 3.分心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3.就算是男人,也沒有比較安全 有人對你噴灑奇怪的液體,當下你只能...一切就是奇奇怪怪什麼都不奇怪,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2021/01/14
這是另一篇不為人知的後記故事,許多人聽完我在智利的聖地牙哥首都經歷一無所有的悲慘經歷之後,以為故事就這麼結束了嗎?噢~不!人生有無限的(壞事)可能會發生! 眼前一群如喪屍般地從我面前呼嘯而過,你試著想像:【一名穿著時尚的亞洲女子,就站在川流不息的喪屍人群間】 幸好我順利攔下一名逃亡者,問道...
Thumbnail
2021/01/14
這是另一篇不為人知的後記故事,許多人聽完我在智利的聖地牙哥首都經歷一無所有的悲慘經歷之後,以為故事就這麼結束了嗎?噢~不!人生有無限的(壞事)可能會發生! 眼前一群如喪屍般地從我面前呼嘯而過,你試著想像:【一名穿著時尚的亞洲女子,就站在川流不息的喪屍人群間】 幸好我順利攔下一名逃亡者,問道...
Thumbnail
2021/01/12
一個父親問兒子4次"那是甚麼?"兒子回答4次"麻雀"後大發雷霆; 父親不發一語後,進家拿出自己的日記叫兒子念片段:『幾天前小兒子跟我在公園,他問了我21次"那是甚麼?",我回答了 21次"麻雀", 每一次都是緊抱著他並慈愛的回答我那純真的小孩』我們對父母的在乎與耐性,似乎年紀越增長,卻更少了?
Thumbnail
2021/01/12
一個父親問兒子4次"那是甚麼?"兒子回答4次"麻雀"後大發雷霆; 父親不發一語後,進家拿出自己的日記叫兒子念片段:『幾天前小兒子跟我在公園,他問了我21次"那是甚麼?",我回答了 21次"麻雀", 每一次都是緊抱著他並慈愛的回答我那純真的小孩』我們對父母的在乎與耐性,似乎年紀越增長,卻更少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期望的力量是什麼 在職場與生活中,我們有太多身份跟角色在互相切換,在切換的過程中很容易忘記了自己的存在,這個自己就是內在小孩。沒有梳理自己的內心,會讓我們的生活不快樂,每天一睜眼就感覺到壓力滿載,說實話還真的想挖一個洞把自己藏起來。 期望效應的奇蹟 曾經有一次
Thumbnail
期望的力量是什麼 在職場與生活中,我們有太多身份跟角色在互相切換,在切換的過程中很容易忘記了自己的存在,這個自己就是內在小孩。沒有梳理自己的內心,會讓我們的生活不快樂,每天一睜眼就感覺到壓力滿載,說實話還真的想挖一個洞把自己藏起來。 期望效應的奇蹟 曾經有一次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有過殷切期盼過世的親人再度現身回到的自己面前? 或是我們發現某個人似乎過度自信而到達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 其實這些看似「妄想」的行為不一定有害,反而有可能是為了讓當事人減低不適感而形成的現象。 《妄想的力量》的作者是行為科學家,專攻迷信與非理性行為,他告訴我們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有過殷切期盼過世的親人再度現身回到的自己面前? 或是我們發現某個人似乎過度自信而到達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 其實這些看似「妄想」的行為不一定有害,反而有可能是為了讓當事人減低不適感而形成的現象。 《妄想的力量》的作者是行為科學家,專攻迷信與非理性行為,他告訴我們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
Thumbnail
作者: 李察.韋斯曼 原文作者: Richard Wiseman 譯者: 洪慧芳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3/04/10 作者文案: 想減肥嗎?想找到好工作嗎?想更快樂嗎? 從心情到記憶,從說服到拖延,從復原到關係,快用短短59秒扭轉你的人生! 我們真的可以改變人生嗎?心理學家
Thumbnail
作者: 李察.韋斯曼 原文作者: Richard Wiseman 譯者: 洪慧芳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3/04/10 作者文案: 想減肥嗎?想找到好工作嗎?想更快樂嗎? 從心情到記憶,從說服到拖延,從復原到關係,快用短短59秒扭轉你的人生! 我們真的可以改變人生嗎?心理學家
Thumbnail
👍論及身心合一,知識就是力量! 談到秘密或吸引力法則,總是被自詡信奉科學的人嘲笑為迷信;但這本書卻以許多科學實驗來打臉這些人,也讓我重新認識人類大腦的力量⋯⋯ 書中內容並非對吸引力法則做出贊成或反對的評論,單純就「期望效應」的現象與實驗來反省我們對運動、飲食、壓力、意志力、學習…等領域的影響。藉由
Thumbnail
👍論及身心合一,知識就是力量! 談到秘密或吸引力法則,總是被自詡信奉科學的人嘲笑為迷信;但這本書卻以許多科學實驗來打臉這些人,也讓我重新認識人類大腦的力量⋯⋯ 書中內容並非對吸引力法則做出贊成或反對的評論,單純就「期望效應」的現象與實驗來反省我們對運動、飲食、壓力、意志力、學習…等領域的影響。藉由
Thumbnail
英文有句話叫做: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意思就是:裝久了就成真了。 這個方法在身份轉換期很有用,透過「假裝」來把你變成那個你想要變成的那種人。久了之後,不知道為什麼,自然而然就成那樣。 我自己在身份轉變期,也是從假裝開始。從我剛考上技師,不太適應這個身分開始。不知
Thumbnail
英文有句話叫做: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意思就是:裝久了就成真了。 這個方法在身份轉換期很有用,透過「假裝」來把你變成那個你想要變成的那種人。久了之後,不知道為什麼,自然而然就成那樣。 我自己在身份轉變期,也是從假裝開始。從我剛考上技師,不太適應這個身分開始。不知
Thumbnail
疾病,是來自真我的訊息 你和真正的自己之間的差異證誘發著疾病! 病由心生,意味著疾病慧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作者透過運用語言技巧及心理技術來改變動腦方式的獨家方法,協助人們改善各種身心或心理層面的徵狀。 當你能以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疾病,是來自真我的訊息 你和真正的自己之間的差異證誘發著疾病! 病由心生,意味著疾病慧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作者透過運用語言技巧及心理技術來改變動腦方式的獨家方法,協助人們改善各種身心或心理層面的徵狀。 當你能以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所謂認知,就是看待與思考事物的方式 「認知」一詞比較抽象,跟「想法」有什麼不一樣呢?
Thumbnail
所謂認知,就是看待與思考事物的方式 「認知」一詞比較抽象,跟「想法」有什麼不一樣呢?
Thumbnail
「裝著裝著就真了(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生活中總會聽到這句話,有時候真假裝、有時候假假裝,這做法好似就是個在社會上的生存法則。如果,你看懂這就是心理學下神奇的理論,那麼你會發現不只大腦會影響身體,身體也會影響大腦。而,這或許是你突破生活窘境的新方法!
Thumbnail
「裝著裝著就真了(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生活中總會聽到這句話,有時候真假裝、有時候假假裝,這做法好似就是個在社會上的生存法則。如果,你看懂這就是心理學下神奇的理論,那麼你會發現不只大腦會影響身體,身體也會影響大腦。而,這或許是你突破生活窘境的新方法!
Thumbnail
所以你以為的現實,可能並不是「客觀的」現實,只是一群人在演戲,而你也跟著演了起來而已 路西法實驗一般的論點是在討論人性當中的善與惡,一個好人如何變成壞人、或是環境是如何激發一個人內心當中的惡魔 但我認為在現代社會當中,比較多人是那些需要被拯救的「假」囚犯...
Thumbnail
所以你以為的現實,可能並不是「客觀的」現實,只是一群人在演戲,而你也跟著演了起來而已 路西法實驗一般的論點是在討論人性當中的善與惡,一個好人如何變成壞人、或是環境是如何激發一個人內心當中的惡魔 但我認為在現代社會當中,比較多人是那些需要被拯救的「假」囚犯...
Thumbnail
一本能幫助我們掙脫謊言、假象和故事束縛的神奇小書。 作者強調:這本書談的並不是任何理念、概念、理論或哲學。因為我在這裡分享的一切全都來自於你能夠從自身的經驗中看到些什麼…最終看出一切是怎麼回事。  
Thumbnail
一本能幫助我們掙脫謊言、假象和故事束縛的神奇小書。 作者強調:這本書談的並不是任何理念、概念、理論或哲學。因為我在這裡分享的一切全都來自於你能夠從自身的經驗中看到些什麼…最終看出一切是怎麼回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