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接觸斷捨離概念後,逐步開始練習減法生活,但因為各種阻礙,物品的減少始終沒有跟上增加的速度,也一直沒有好好紀錄自己的心路歷程。隨著此次開始「正式」執行斷捨離,並且記錄下每天的心得後,感覺愈來愈得心應手,有「意識」的關注自己所擁有物品的數量,也大大降低了新增物品的機會。
DAY 26 手寫筆記
以前讀書時,有一些用空白A4紙寫的筆記,以及課程講義或補充資料,都裝在一本一本的資料夾中。
曾經,這些一本本資料,都被視為青春回憶的證明,看到當年自己認真努力的字字心血,怎麼捨得丟掉呢?
如今,覺得夠了。
雖然沒有豁達到直接整本丟掉,而是一頁一頁翻過,抽出已經不會再用到的資料,蒐集起來當作單面回收紙使用。
由於需要慢慢檢視,單面紙的消耗也沒這麼快,故今天就先整理其中兩本,其他的再陸陸續續整理。
在整理類似物品的過程中,真的只要「開始」,就會愈做愈順手呢!之前第一次整理學生時期的課本或筆記時,難分難捨、心中有無限糾結,但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斷捨離之路,在割捨「有回憶的物品」時能愈來愈平心靜氣,把不捨的感覺化作動力,感謝曾經走過的每一段路和緣分,而非執著於物品的保留上。
DAY 27 飯店備品類
今天整理了飯店拿回的備品,把久放的沐浴乳拿來刷洗浴室、牙刷刷洗手檯,好好清掃了廁所一番。
每次入住不錯的飯店,都會帶走精緻的飯店備品,但放久了沒有使用也是浪費,經過今天的反思後,提醒自己未來住飯店時,若有帶回家的飯店備品,像是洗髮精、沐浴乳,就要在短時間內用掉,不要再有「以後可能會用到」、「出門可能可以帶」的想法。
未來做法
飯店備品帶回家後不是收起來,而是直接放進浴室,在回家後的幾天就把它用完。
不論是住飯店還是民宿,在台灣幾乎所有飯店都會準備盥洗的洗髮精、沐浴乳,為了讓自己在旅程中更輕盈自在,早已沒有自備洗髮精和沐浴乳的習慣(會自備牙刷、牙膏、洗面乳及毛巾),因此飯店拿回的小瓶裝或單包裝洗髮精或沐浴乳,真的沒有什麼機會再帶出門。另外像是梳子、浴帽等,完全用不到的,很久以前就不在取用,保持原有完整包裝,節省資源,留給下一個人使用。
這幾天先把庫存使用掉,未來不再囤積飯店備品,若有需要才拿取,取用後就要儘速用完,不造成浪費。
DAY 28 使用真正喜歡的那一個
由於每天裝筆電充電器出門的收納包拉鍊壞掉了,今天就整理了收納包、化妝包類的物品。
這類的收納包,除了自己購買、也常有活動會贈送,真的把同品項全部聚集起來,才會發現自己擁有這麼多相同功能的物品。
一直認為這類東西相當實用,可以收納包包裡的小東西、也可以把東西分門別類收納好,也就不知不覺擁有愈來愈多。
突然發現,只要東西數量減少了,收納包也就不需要這麼多了吧!許多斷捨離的文章也常常提醒大家不要購買過多收納工具,而是要先著重於物品的減量上。
透過今天的整理,不只讓我知道自己有多少閒置的收納包,也赫然發現自己落入了山下英子小姐所說過的「因為捨不得用,反而一直沒有使用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個物品」。
我的收納包這麼多,但最喜歡的那兩個卻一直沒有使用,反而總是選擇免費贈品、或是自己次等喜歡的款式來使用。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真正不受罣礙,自在的使用有怦然心動的、真正喜歡的那一個呢?
斷捨離之路,持續努力中。
DAY29 化妝用品
今天把化妝保養品整理一輪,因為之前已經整理過一次,早把該淘汰的都處理掉了。這次則是把一些剩一點點的粉底液、眉筆,先拿出來,以及試用包、小包裝的贈品等等,打算這陣子先用掉,減少化妝空間的物品數量。
跟衣著一樣,如果風格太多變,就會需要很多的配件和不一樣的妝容。但如果風格確立,每天使用的粉底、口紅就不需要太多變化,數量不會太多,同時也不用花太多時間思考要畫什麼妝。
想要讓生活空間如樣品屋一樣舒適、有質感,要先讓所有物品一目瞭然,彼此間留有空間,而不是全部交疊、互相造成壓力。
DAY30 先用舊的筆
今天書寫時打開抽屜,拿了幾支用最久的筆,其中一隻螢光筆就這麼畫一畫沒水了,剛好和它道別。心中默默想著未來抽屜打開,只有少數幾支筆的舒服樣子,最近會先把用一半的、打開過的文具用完,且不再購買新的,先讓物品減量才能規劃出舒服的生活空間。
以前的我總是會在物品上「缺乏安全感」,藍筆、黑筆怎麼可以只有一支?沒有備用筆芯了?橡皮擦,總要備個兩三塊才夠吧!這個鉛筆盒還好好的,卻已經購買新的一個備用,明明不是考生了,2B考試筆還有好幾支...
出社會後,一方面告別學生身份,使用文具的機會下降了,另一方面也是在進行斷捨離後態度逐漸改變。這類物品在我們便利的生活環境中,並不需要囤積,需要時再去購買即可,漸漸空出的抽屜讓人覺得愈加神清氣爽,也愈來愈有動力持續下去。
斷捨離DAY 26-30 天
1. 為了讓物品減量,先把囤積的品項用完。
2. 進行斷捨離不代表浪費,先慢慢使用掉已經購買的囤積物,而不是要丟棄他們,只是未來不再耗費這麼多空間在囤積備用品上面。
3. 有意識的整理,也慢慢改變消費習慣。
4. 朝著腦海裡勾勒出的舒適生活空間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