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閩南語接近中古甚至上古音,除了音韻學上的反切對照,轉換,等學理根據外,最好的例證是狀聲字詞。最多的狀聲字為外語的譯文擬聲字,自古留下的外文最多的就是梵文,如,菩提 Bodhi ,娑婆Sahā,隨便在網路上找一篇大悲咒,裡面的經文用閩南語念會比國語更接近梵音;而今天要講的是鷓鴣鳥的叫聲,鷓鴣鳥在詩詞裡面有特殊的含意,而這個含意跟他的習性與鳴聲有關,鷓鴣長於南方,起飛時向南不向北, 《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鳥獸都眷戀故土,何況人呼!
重點來了!鷓鴣的叫聲,自古有記載的有五種,計有 「但南不北」、「懊惱澤家」、「杜薄州」 ,而最接近實際叫聲的 一個是『鉤輈格磔』,國語發音為 ㄍㄡ ㄓㄡ ㄍㄜˊ ㄓㄜˊ 台語發音 ka(u)-tiu-kik-kak8,再來實際聽視頻,聽起來其實是五個音『格鉤輈格磔』,至少我聽起來有,kik -ka-iu-k(u)a-k(u)a等音,是不是與台語音最接近呢?!最後兩個音聽起來是像 ㄍㄚ ㄍㄚ 或是 ㄍㄩㄚ ㄍㄩㄚ,唐.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正穿詰曲崎嶇路,更聽鉤輈格磔聲。』(註一)就是紀錄這個音。第二個是,『行不得也哥哥!』這是一般平民百姓擬出來的音,更具有強而有力的文學戲劇效果,重點在最後兩個具有ㄍ聲母的雙聲字宛如『哥哥』,第一個『行』台語是 kiann5 也是有ㄍ聲母;後來的詩詞,崁入『行不得也哥哥』 極容易勾起 送別時表達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成為怨婦懷思與摯友別離不捨詩作中的常例,更成為詩作中的特殊格式。(註二)
視頻:
《唐詩鑑賞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