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妳立了大功回來,我們在思考該給你什麼以示我們的感激之情?妳覺得功績勳章如何?」
「妳那些功名利祿留給在乎的人吧!」面對勳章獎勵她無動於衷,只誠懇的說:
「請妳分擔一些責任給我……我沒事可做,沒有任務,這讓我很痛苦。」
《王冠》第三季,美國甘迺迪總統遇刺後,繼位的原副總統詹森,取消了原本對英國的金援。詹森態度強硬,拒絕會見英國大使,唯一肯見的,只有當時人在美國旅行的王妹瑪格麗特公主。
瑪格麗特公主,伊莉莎白女王唯一的妹妹。
姊妹倆個性天差地別,姊姊堅忍、保守、內斂、一絲不苟;妹妹聰敏、浪漫、任性,放縱不羈。
比起已故的黛妃、或是近期鬧得滿城風雨的哈利王子,美麗又驕縱任性的瑪格麗特公主,可算是王室攻佔新聞頭條的話題先驅。
這次出訪前,女王再三提醒妹妹不要率性而為,但瑪格麗特又怎會乖乖服從?
她唱歌、跳舞,大開黃色笑話,不羈的放蕩慧黠反而擄獲詹森的欣賞,成功修復了英美關係。
凱旋回歸,瑪格麗特很得意,卻也很卑微。
她向女王證明了她的外交才華與能力,也懇切的哀求姐姐,多給她一些任務,不要讓她壯志難伸,虛度光陰。
對才華洋溢的人來說,最痛苦的不見得是貧窮,
而是沒有任何舞台,剝奪了他表現的機會。
他們是那麼的才氣縱橫,那麼的聰慧敏銳,那麼的幽默迷人,
他們率性自我,活的瀟灑不羈,活的風風火火;在人群中,他們是鶴立雞群的風雲人物,任何場子有他們,就有了讙謔恣意,氣氛一定是熱烈狂歡,人們為他瘋狂。
但諷刺的是,人們迷戀他們的才氣,卻又忌憚他們的光芒。
於是這些才子們坐困愁城,有志難伸,英雄無用武之地。
只能更加放浪形骸,用縱情聲色麻痺「有才卻無天可補」的空虛。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快問快答說出一個古代最知名詩人,大家第一個喊出的名字,一定是「李白」。
詩仙李白,謫仙人李白,浪漫派詩人代表,詩歌浪漫狂放,大開大闔,獨樹一幟。
在後代無數歌詠的形象中,
李白就是那個「劍、酒、月」的化身,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名作〈將進酒〉,是李白最知名的勸酒歌。喝吧!喝吧!人生苦短,面對良辰美景的得意時,更當浮一大白,才不負這花前月下。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多自信的口吻!多一擲千金的豪氣!這是李白對自我價值的肯定,更是一種不為金錢所奴役的豪爽!
課本賞析都是這麼說的,歌頌著李白的狂放雄壯。連流行歌曲都有一首〈李白〉,歌手高唱「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
但,真的是這樣嗎?
讓我們看一下李白是怎麼說的吧!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何為聖?立德曰聖;何為賢,立功為賢。換句話說,聖賢,就是對社會有功,有價值之人。
可聖賢是寂寞的,還不如當個飲者吧!
請注意這句話,當我們說「當XXX太累了,我只要OOO就好了」的時候,
表面看似認同後者的選項,但仔細品味,
往往有種「退而求其次」「明知不可為而乾脆不為」的酸葡萄語氣。
而歷史留名的飲者有哪些人?陶淵明、阮籍、劉伶……
這些人都有個特質,他們嗜酒、縱酒,是因為生逢亂世,不願跟著隨波沉淪,卻又無機會施展抱負,
酒成了唯一的麻藥、酒鄉是唯一的安樂鄉。
況且,李白還舉了一位飲者: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讙謔」
陳王是誰?就是曹植,那個才高八斗、七步成詩的曹子建。
曹植是出了名的大才子,丕、植兄弟爭繼承權,剛開始曹植一片形勢大好,曹操偏心愛子建,曹丕只有在旁哭的份。
但曹植也是出了名的縱情任性,《三國志‧魏書》說他「任性而行,不自彫勵,飲酒不節」。
曹操厲行後宮節儉,曹植的妻子卻著「綉衣」,高級華服穿好穿滿,跟上司老爸對著幹。
更別說他多次醉酒誤事,甚至酒駕夜闖司馬門。
要知道,司馬門自秦代起就是皇帝專用的天子之門,只有天子或天子使者才能自司馬門出入。而此時獻帝仍在,曹操名義上仍是臣屬,又哪輪的到曹植大搖大擺的走司馬門?
「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由是重諸侯科禁,而植寵日衰。」《三國志‧魏書‧曹植傳》
在繼承戰的牌桌上,曹植本來一手好牌,最終卻落得敗者為寇,被兄長苦苦相逼、軟禁終身的下場。不得不說,有很大部分他是輸在自己的個性上。
李白以曹植為例,嚮往曹植當年一場宴會「斗酒十千恣讙謔」的狂歡作樂。但有趣的是,李白和曹植又是如此的相似──天縱才華,縱情浪漫,有志難伸,懷才不遇。
在詩歌中提到陳王,李白是以此自喻的。他們本質上是同一種人,聰穎、率真、迷人、但又任性危險。
試想想,如果你是主管,你敢重用一個才華洋溢,但做事隨興所至,自負任性的下屬嗎?
曹操不敢傳位給多次喝酒誤事的曹植;玄宗也不會想重用一個整天喝得醉醺醺「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老闆叫你還要等你酒醒?)
同樣的,當任性出名的瑪格麗特公主提出要求後,在戲劇中,王夫菲利浦親王對女王如此分析溫莎家族成員:
宛如一種神話動物,雙頭鷹──溫莎家族向來都有「迷人的成員」和「沉悶的成員」。
維多利亞女王、喬治五世、喬治六世,到今日的伊莉莎白女王,
一脈相承的古板、枯燥和陰鬱,
但這條沉悶的血脈,卻也是盡責、可靠,英勇的承擔君王職責。
另一條血脈,迷人、聰慧、有個性,但危險──譬如說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愛德華八世),或是瑪格麗特公主。
人民喜愛這條血脈的直率真情,迷戀他們的風采。但這樣的王室成員,也是負面新聞和八卦爆點的製造者。
我總覺得這張老照片某種程度的展現英國王室姊妹花的不同性格
「她在華盛頓也許很成功,但認真的外交不能只靠喝酒跳舞達成,
我們不能因為她偶然的運氣,就改寫規則。」
是的,規則。
一個班級中常出現兩種類型的學生,一種多才多藝,活潑勇於表現。聰明很會抓重點,每次臨時抱佛腳也能有佳績;他可能隨便一句話就逗得全班大笑,老師上課總CUE他,無疑的是團體的焦點;
另一種平凡踏實,上課勤抄筆記,一步一腳印,不違規不鑽漏洞,但也沒有太突出的才藝、各科表現中規中矩,苦幹實幹、沉默實在──
這樣的孩子在這幾波教改下很不吃香,我們的教改一直強調「適性揚才」、「多元學習」,強調孩子要展現自己的獨特性。
但卻忘了,還有更多數的孩子,在這樣的審核制度下被打上「平庸」二字標籤。
但不跳脫放蕩,不代表他沒有個性;不出類拔萃,不見得是他不夠努力。這群孩子長大後,更多是社會的中堅分子,他們可能忠貞誠懇地為公司、家庭付出,卻因個人特色不夠鮮明而被視為無趣沉悶。
我們期待天才,喜歡看天才打破框架、破壞規則;所以我們的漫畫戲劇、小說中充滿著這樣的主角,冒險大膽,突破自我。(看看哈利波特三人組吧,他們每集都在違反校規)
但我們忘了,天才輩出的時代,往往也是亂世。諸子學說百花齊放,因為是春秋戰國亂世;三國英雄輩出,因為是亂世。
亂世中失序的無政府狀態,最適合天才縱情發揮;但當太平之世,各項制度平順運作時,天才型人物不按理出牌、屢屢打破規則的做法,反而容易成了亂源。
李白嚮往縱橫家巧舌如簧,以文采一步登天,而不願採取常規中規中矩的取得官場入門票。打破規矩是人們羨慕的一種「名士風度」,偶一為之讓人崇拜,長久為之卻是對自我和周圍的天真試探。
最終官場容不下一個李白,他的光彩奪目是一種刺眼,他的張揚跋扈惹得「世人皆欲殺」。
當李白的〈將進酒〉嘆息人生苦短,聖賢寂寞的「萬古愁」時,他確實探得了千百年來,天才型人物於世難容的定理。
但李白看不穿的是,正是因為他個性中的飛揚跋扈,縱情任性,視一切規則為無物,才使得他跟整個社會不斷碰撞衝突,換得一身傷。
他或許懂詩文,但他沒有讀懂社會。
曹植、李白、瑪格麗特,他們最後只能又躲入詩酒中,用縱情聲色麻痺自我。然後世人更加讀不懂他們囂張跋扈後的空虛,看不穿他們放浪形骸下的痛苦。
影片的最後,失落的瑪格麗特回到自家,坐在化妝檯前卸妝。
最後一幕的她,眼神空洞落寞,但已沒有淚水。
我想像著,縱飲狂歡三百杯,五花馬千金裘都典當換酒的李白,
在第二天酒醒之後,一身的酒氣,滿地的酒器穢物,
他的眼神,是否也是空洞寂寥,滿是落寞?
「但願長醉不願醒。」
醒時太痛苦,因為這世界對他太殘忍。
「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話在十五歲時講,是積極進取;但李白寫這句詩時,已是個連過五十的老人了。
年過半百,還在提醒自己「必有用」,這已不是積極進取,而是半生迷惘,仍未找到自身價值的寬慰之詞罷了。
我們嚮往天才,但我不希望學生成為李白。恃才傲物、堅持逆風飛行的結果,就須有勇氣承擔不被認可的寂寞。不能讀懂社會的世情,不能認清自身個性中的缺陷,只剩下滿肚子的憤世嫉俗,這是天才的悲哀。
我們不喜平凡,但平凡踏實,也可能是一種溫和蘊藉的真實力量。就如保守無趣、但盡忠職守的伊麗莎白女王,執政七十年,九十六歲高齡依舊執行公務。無論王室其他成員怎麼荒腔走板,女王依舊憑著她的忠誠守護了英國,陪伴著人民哭與笑,並得到人民愛戴。
女王執政七十年的白金禧慶祝影片,當柏靈頓熊脫帽致意「謝謝您所做的一切」,我突然有點想哭
林徽音、陸小曼的才情美貌如詩如畫,但如山脈般堅忍踏實的張幼儀著實令人敬佩。
孫悟空能力強、豬八戒是開心果,但一個只有孫悟空、豬八戒的團隊不可能成功到達西天。當悟空脫隊、八戒擺爛時,白馬、沙悟淨的沉穩堅忍,才是團隊的穩定力量。
天才或許開創了一個文明的黃金時期,
但文明社會的穩定秩序,卻有賴一群沉穩踏實的中堅分子。
才華是一時,而堅忍是一世。
天才或是平凡,這是兩種生命型態,沒有對錯。李白確實開創了中國詩詞歌的黃金巔峰,這是他不可抹滅的璀璨成就。
但在課文不斷地歌頌禮拜之下,我更想用別的角度切入,讀李白真正的痛苦與困境。
無論你是屬於哪一種人,
看清自己的定位,不貢高我慢,不妄自菲薄,
才能真正達到「知命」的內心安泰,不怨不尤,
而不是在晚年,依舊徒呼負負,大嘆「萬古愁」。
歌手李榮浩大唱「如果能重來,我要選李白」,
我說,如果真能重來──我不希望我活到最後,依然還只是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