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長成你想要的樣子了嗎? ——給有光、給花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少年大學念七年畢不了業,手搖杯打工慢手慢腳整天被顧客罵。他對他的未來很多迷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要留在台北大染缸繼續混、還是回老家接乩童。
一手照顧他長大的阿嬤突然倒下,回到老家,他覺得大人們好煩好鬧。阿嬤有四個兒子,四個都不爭氣。阿嬤還沒走,就急著去找阿嬤存摺分家產。四個大人在阿嬤身邊大打出手,少年又氣又無奈,就像每一個看不慣長輩行為的你我,只能別過頭裝作沒看到。
他長大的房間是老厝的加蓋頂樓,房間很小,卻處處回憶。牆上貼著幾張手作卡片,是他跟阿嬤的記憶。老厝隨便一個轉角,這個溫和的大男孩總能絮絮叨叨的說出一番過去的故事。
他還記得,家族曾有過的榮光:從這到那邊(手指遙遙比劃著),都曾是咱家的田水;他還記得,家人曾以阿嬤為中心,歡快的團聚控窯,那時阿母還未離家,他笑嘻嘻的依在阿母懷裡,彷彿不用長大。
那些又愛又恨的親人都在這,是斷不了的根
外面的世界很大,老厝很小;但他斷不了老厝的根,那些又愛又恨的親人都在這,斷了老厝,大家就會四處飄零。
這是今年台灣最紅的一部自製戲劇。播映以來不但收視率節節上升,更引起許多年輕觀眾的共鳴。
「我想起了我阿嬤⋯⋯我也是阿嬤帶大的。」
「喪禮時,真的會看到各種親友醜態⋯⋯」
阿嬤帶大的孩子,怎會不懂歸有光的思念?
然後在五百年前的明代,有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他八歲喪母,只能聽著家中老婢叨念著:「對,伊阿母當年⋯⋯」淘揀殘存的回憶。
他也是由阿嬤一手帶大,一直記著當年他在書房唸書時,阿嬤拿了個阿祖用過的笏板(不是泡麵、但合理推斷也會有宵夜),鼓勵他好好念書,出人頭地。
(大母)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
他還記著家裡曾有過的榮光和期許,卻也阻止不了家族分裂。一間好好的老厝被隔的廳不成廳、灶不是灶,他看盡家中長輩總總醜態,無能為力下只能自許:
期許自己有一天不要變成這樣討厭的大人、期許有天自己能讓這個家族重新找回榮光。
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後秦皇帝築女懷清檯;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於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餘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坎井之蛙何異?」
蜀地寡婦清、諸葛孔明皆是憑一己之力重振落魄家族,立德、立功,甚至也「立家」的代表。少年躲在自己那個小小房間,默默的寫下這二人、寫下對自己的期許。對未來、對自己,他覺得光明可期。
然後在很多年後,他聯考n次失敗,妻子過世多年,他已經成了大人,卻不見得是他想要的樣子。在外漂泊打拚多年,依舊一事無成,回到老厝,翻到十七歲時寫的日記本,看到當年自己寫的文章,他沈默了。
那些愛的人出現了又離開;那些厭惡的事從不離去。他只能努力的讓自己不要染上醜陋的習氣,可他在世人眼中,始終是個魯蛇。
最後的最後,他只提筆,默默寫了最後一段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很淡很淡的一句,但人生太多事,有時也只換得一滴淚的訴說。
2017的鄭花甲、1517年的歸有光,兩個橫亙五百年的少年,卻有著如此相似的成長背景。少年有光不會理解花甲時代的手機高鐵民主自由,少年花甲對有光的印象可能只是
「噢,就是篇很無聊的課文,老師一直唸注釋,我睡著了。」
可是他們其實如此相似,甚至──
我們的生命中,也都有過類似的情感:對家人的思念、對不成器長輩的憤怒、年少時對自我的期許,長大後看著過去的日記,唇邊那一抹苦澀的微笑。
這些情感,橫跨千年依舊可以引發共鳴。花甲少年轉大人,不正是一篇喜劇收尾的「項脊軒志」?
我們今天學習過去的思想與文章,要排除2000多年帝王專制的複雜背景,就原典來思考其中普遍的觀念,看它能否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對人類發出永恆的呼喚,呼喚我們的心回到最原始最純粹的情況,領悟「人性向善,擇善固執,止於至善」,讓我們這一生可以有一個方向、有一種指引,在沮喪低沉跌倒時,找到爬起來的力量。
出於傅佩榮教授的話,我略作修改。
教師是母鳥,先將食物咀爛、容易吞食了,才餵給嗷嗷待哺的幼雛。時代有落差的文章自然要整合,細心整理出適合這時代的菁華,但絕不是全盤否定。
沒有任何知識不是建立在前輩的肩膀上,沒有任何的天才作家可以前無古人。
否則,當真會後無來者。

#推薦課堂搭配影片
羊咩將「花甲男孩轉大人」中的相關影片記錄於下,提供給各位老師教學時參考噢
(因為有版權問題,所以這邊就不附上連結了)
第三集
20:00~25:15 叔叔伯伯們討論賣掉祖厝,四叔(柯叔元飾)講述老厝的回憶(可和本課藉屋懷人呼應),花甲看破舊豬舍回憶昔日阿嬤辛苦拉拔孫兒長大的過程
49:37~53:11 叔叔們為分家大吵,可搭配「諸父異爨」
第七集
16:30~16:35 阿嬤過世後,花甲在阿嬤房裡睹物思人,可與有光思念大母段落結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古文讀起來霧煞煞,但說到底依舊是人類的那些事,用看戲的方式打開古文,發現他們的悲歡離合其實就是一場場精采大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莊子》大概也是莊子在返回母星後留下的USB。 要直接閱讀不是很容易, 羊咩會推薦幾本我自己讀過,適合當入門教材的莊子相關書籍。
我們的心,可以放大到什麼地步呢? 盧貝松電影《露西》,正好可以成為這課的註解。
在資本主義掛帥的社會裡, 你能為自己創造多少符合市場需求的價值,就能為自己標上一個漂亮的身價。 但仔細想想,我們有多少求而不得的憤恨、沮喪、甚至自我否定, 也都源自這些符合社會期待的正面信念?
莊子提出了思考的方法:「物無非彼,物無非是。」 萬物沒有一個不是「他方」,也沒有一個不是「己方」 你以為的正義,也許只是他人眼中的恐怖份子
你知道自己的粗鄙了, 那麼,學習終於可以開始了。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莊子》大概也是莊子在返回母星後留下的USB。 要直接閱讀不是很容易, 羊咩會推薦幾本我自己讀過,適合當入門教材的莊子相關書籍。
我們的心,可以放大到什麼地步呢? 盧貝松電影《露西》,正好可以成為這課的註解。
在資本主義掛帥的社會裡, 你能為自己創造多少符合市場需求的價值,就能為自己標上一個漂亮的身價。 但仔細想想,我們有多少求而不得的憤恨、沮喪、甚至自我否定, 也都源自這些符合社會期待的正面信念?
莊子提出了思考的方法:「物無非彼,物無非是。」 萬物沒有一個不是「他方」,也沒有一個不是「己方」 你以為的正義,也許只是他人眼中的恐怖份子
你知道自己的粗鄙了, 那麼,學習終於可以開始了。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父親是南部人,因工作的緣故,我出生於台北,之後因阿嬤年紀大了,父親請調回到南部。南部高雄是我的家鄉,我們起初是住在一個叫做甲仙鄉的地方生活,大姑媽小姑媽也都在附近居住,兒時有許多記憶都是在兩位姑姑家。其實真正的老家並不再這裡,只因老家在偏遠的山區,沒有太多工作的選擇,所以下山後第一個算是有開發
Thumbnail
@最近重看這部戲,在劇情中,尋找到一些不同的發現。 這部花甲少年可以說是為害羞甚至有些自閉的歌手盧廣仲,所量身打造的戲劇。主角鄭花甲的木訥,善良,害羞,在其他演技派演員,如龍劭華,劉冠廷等的襯托下,讓鄭花甲這個腳色,顯得非常的可愛和可親,深具觀眾緣。 @筆者覺得,這部花甲少年轉大人,講得
Thumbnail
廣場的這棵大樹, 從青翠走向枯黃, 再由凋零回歸茂盛, 就這麼輪迴著, 我總會想起白先勇的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Thumbnail
“哥哥,哥哥,聽說父親要帶你去小亞細亞,他在那裡幫你找了數學家還有天什麼學家的新老師!”少女眨著星空般的眼睛欣喜的看著哥哥說。 昔日麥海中遐想的少年如今已風華正茂,由於從小跟隨經商的父親,讓他對東方的宗教與文化已經有了些許瞭解,相對于父親為他選擇的道路,他還是更加喜歡這幾年學習的詩歌與音樂。少年朝
Thumbnail
長大是不是就意味著變成那種我們討厭的人?我很喜歡書腰上的這一句話: 「當時,做了什麼決定,讓你變成現在的你?未來,又能做些什麼,讓以後的你不再後悔」 年輕的時候一定做過一些蠢事,如果有機會能夠再來一次,你願意把握這個機會嗎?
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這邊我們順一下時間軸。 小有光八歲的時候,失去了媽媽。
前文說到,在歸有光碼第一段文字的時候,他是個18歲的少年。雖然只有18歲,但年紀小,志向可不小喔對不對。 那麼可能有人會說啦,A某啊你說他的志向是振興家族,484你自己腦補的啊?你有什麼佐證嗎? 當然不是腦補喔,在第二段,我們讓當事人自己出來說說:
國峰跟媽媽長年來吃了不少苦,歷經無家可歸,沒人收留,連唯一可以相信的大舅都見死不救,於是母子兩支身北上,國峰找到了加油站的工作,不過才做了三天,被一個老爺爺叫喚著「艾亞」,這國峰想說爺爺是不是認錯人,直到爺爺拿出照片給自己看,正是自己小時候的長相,爺爺主動提出要跟國峰回家的要求,接著換媽媽嚇一跳。
Thumbnail
數日後,揚州市集暗巷裡的某間書攤前,老闆正在大聲招呼著。 「大作家青山一發推出最新小冊子啦!『土火雙行』裡的同袍兄弟之愛絕對讓妳心動、感動更激動!前五十名還有親筆簽名,快快快!」 瞬間,整條巷子擠滿了興奮而驚呼不已的少女少婦們。
Thumbnail
第五章 見父親 國中二年級的一天,大姑姑對小剛說:"下週六,我要帶你去見見你的親生父親。" 小剛的臉頓時變得僵硬。自從阿嬤鳳英離世後,他就一直被姑姑們撫養,從未見過生父的面。內心滿懷忐忑,種種疑問在腦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父親是南部人,因工作的緣故,我出生於台北,之後因阿嬤年紀大了,父親請調回到南部。南部高雄是我的家鄉,我們起初是住在一個叫做甲仙鄉的地方生活,大姑媽小姑媽也都在附近居住,兒時有許多記憶都是在兩位姑姑家。其實真正的老家並不再這裡,只因老家在偏遠的山區,沒有太多工作的選擇,所以下山後第一個算是有開發
Thumbnail
@最近重看這部戲,在劇情中,尋找到一些不同的發現。 這部花甲少年可以說是為害羞甚至有些自閉的歌手盧廣仲,所量身打造的戲劇。主角鄭花甲的木訥,善良,害羞,在其他演技派演員,如龍劭華,劉冠廷等的襯托下,讓鄭花甲這個腳色,顯得非常的可愛和可親,深具觀眾緣。 @筆者覺得,這部花甲少年轉大人,講得
Thumbnail
廣場的這棵大樹, 從青翠走向枯黃, 再由凋零回歸茂盛, 就這麼輪迴著, 我總會想起白先勇的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Thumbnail
“哥哥,哥哥,聽說父親要帶你去小亞細亞,他在那裡幫你找了數學家還有天什麼學家的新老師!”少女眨著星空般的眼睛欣喜的看著哥哥說。 昔日麥海中遐想的少年如今已風華正茂,由於從小跟隨經商的父親,讓他對東方的宗教與文化已經有了些許瞭解,相對于父親為他選擇的道路,他還是更加喜歡這幾年學習的詩歌與音樂。少年朝
Thumbnail
長大是不是就意味著變成那種我們討厭的人?我很喜歡書腰上的這一句話: 「當時,做了什麼決定,讓你變成現在的你?未來,又能做些什麼,讓以後的你不再後悔」 年輕的時候一定做過一些蠢事,如果有機會能夠再來一次,你願意把握這個機會嗎?
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這邊我們順一下時間軸。 小有光八歲的時候,失去了媽媽。
前文說到,在歸有光碼第一段文字的時候,他是個18歲的少年。雖然只有18歲,但年紀小,志向可不小喔對不對。 那麼可能有人會說啦,A某啊你說他的志向是振興家族,484你自己腦補的啊?你有什麼佐證嗎? 當然不是腦補喔,在第二段,我們讓當事人自己出來說說:
國峰跟媽媽長年來吃了不少苦,歷經無家可歸,沒人收留,連唯一可以相信的大舅都見死不救,於是母子兩支身北上,國峰找到了加油站的工作,不過才做了三天,被一個老爺爺叫喚著「艾亞」,這國峰想說爺爺是不是認錯人,直到爺爺拿出照片給自己看,正是自己小時候的長相,爺爺主動提出要跟國峰回家的要求,接著換媽媽嚇一跳。
Thumbnail
數日後,揚州市集暗巷裡的某間書攤前,老闆正在大聲招呼著。 「大作家青山一發推出最新小冊子啦!『土火雙行』裡的同袍兄弟之愛絕對讓妳心動、感動更激動!前五十名還有親筆簽名,快快快!」 瞬間,整條巷子擠滿了興奮而驚呼不已的少女少婦們。
Thumbnail
第五章 見父親 國中二年級的一天,大姑姑對小剛說:"下週六,我要帶你去見見你的親生父親。" 小剛的臉頓時變得僵硬。自從阿嬤鳳英離世後,他就一直被姑姑們撫養,從未見過生父的面。內心滿懷忐忑,種種疑問在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