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訊息量這麼龐大的世界,想要透過「閱讀」這回事,學習、吸取他人的寫作技巧、經驗、思想,究竟要從哪邊下手?是寫作新手可以好好想想的。在這個網路興盛,幾乎人人都可以當作家的年代,它的門檻不高,又可以透過書寫發表自己的思想或是創作慾望,撇除掉現實層面的經濟問題,它倒是一門很享受的行業。
在寫作之初,都明白「多看」這回事。不管是多看書、多看文章、多聽他人的演講,對於寫作都有幫助。可能有些天才或是極具天賦的人,信手捻來就是一篇文章、一本書,不過對於大部分的人,還是穩紮實打,奠立自己的寫作基礎為佳。
在寫書法前,會先「臨摹」,在寫作之前,也在進行這回事,在想要寫一個主題的文章或是創作之前,多少會去碰一下相關的內容,從裡面參考一些值得下筆的部分,或從裡面激發出新意。所謂的「參考」不是指你從頭到尾都模仿他的,而是有適合你的,你取出來,用你的「方式」呈現,其它就放著。「參考」跟「抄襲」可談的內容太廣泛,這次先把重點聚在「看」這回事上。
想要「臨摹」、「參考」,到底要「臨摹」、「參考」什麼?也就是「多看到底『看』什麼?」
現代人閱讀書大,每天都在「看」,但到底有沒有想過自己在看什麼?能從看到的內容獲取自我想要的部分?特別是剛踏入寫作一途的人。這篇文章分享一下自己在「看」的時候,到底想要取得的是什麼?
一、小說
雖然現在時間不多,小說看得比較少,其它書看得比較多,不過在生命當中,「故事」性的書籍比例偏高,所以先談小說。在看小說的時候,我除了在享受小說帶來的精采劇情,首先會注重它的「辭彙」。
其實在看的過過程,想要獲得的,絕對不止於此,但這篇文章要談的比較多,所以以會率先注意的為主。在看小說時,我會去看作者的辭彙。不管是華麗也好,質樸也好,「看小說,學文筆」,是最輕鬆的時刻,透過這本書去學一些優美的辭彙,為什麼作者要這麼寫?為什麼要這樣形容?
舉例來說:我曾經在一本言情小說看到作者寫激情中的一對男女,但作者寫得相當唯美,不斷以「光」與「熱」來代表熱情與情境,那個段落相當吸引我,原來這樣寫不會讓人覺得「色色的」?我也在另外一本小說當中,看到作者將天空寫的相當唯美,令人心神嚮往,想要在當下放下小說,衝去天空底下。所以在看小說時,自然而然的學習用字遣詞,好的小說,對於文筆有絕對的助益。
註:想要更了解「看」小說的重點,可以上我的部落格:
二、散文
這裡指的散文,也包括網路所提到的一般性文章,像是兩性議題,或是心靈雞湯等都在其中。可能有人會覺得那些都「廢文」,他所寫的東西我也會寫,這就重點來了!為什麼他所寫的東西我們也會寫?因為看的人捉到了這些文章的「含意」。兩性議題討論男女之間的問題,心靈雞湯是人在挫折時,所給予的撫慰。
兩性議題實在太廣了,男女之間為什麼會吵架?男女之間為什麼有距離?男女的錢該怎麼管?諸如此類的問題,所以在看這類的文章時,雖然標題可能就指出了重點所在,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就不會看它的優美的辭彙或句子,而是看它這篇文章所要表達出的「含意」,也就是「精神」所在。
三、社論
社論在我閱讀的含量上比例不高,因為喜好的關係,我比較喜歡的是一些軟性的小說或散文,但如果有引起我興趣,或是為了某個目的,不得不看社論時,還是得翻開來看。畢竟,我看軟性文章的時間比社論性的文章還要來得快。因為在看社論時,我看得相當慢。
社論有作者的想法在,一字一句都是重點,以前在學「論說文」時,社論是很好的「臨摹」作品,說真的,在看社論時,我的大腦應該滿痛苦的,要想的東西很多,像是這裡為什麼要用這個字或詞?一般社論都要「中肯」,所以觀點、立場很重要,而修飾過後,或是委婉的文句可以刪掉一些戾氣。
看社論時,通篇文章看完之後,在大腦裡已經有了概念,而「結論」能夠讓它更為深刻。如果要跟人家聊起這篇社論,捉住「結論」就可以發揮,對我來說,「結論」是那篇文章的濃縮再濃縮,精華再精華,所以我在看社論時,會注意這裡。所以時間不夠的話,看完通篇文章,我會再反覆咀嚼結論。
閱讀是好事,好的閱讀是在看過之後,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只是有些人想要「看」卻不知道要「看什麼」?所以簡單分享一下自己在「看」的時候,所注意的重點。也許不同人在閱讀的時候有不同的重點,這篇文章也是「參考」、「臨摹」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