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蒂隻身前往陌生的新英格蘭領土,投靠從未謀面的阿姨一家人。但她華美的衣服、新潮的思維,在當地保守的清教徒眼中,竟變成邪惡的象徵!她宛如一隻受困的活潑熱帶鳥,一心渴望解脫……直到在黑鳥湖畔遇見了女巫漢娜,迷惘的心才獲得安慰,但吉蒂也因此被指控為女巫!在社會壓力和忠於自我的掙扎中,吉蒂將如何證明她的清白?
故事背景:
處於動盪甫定的十七世紀,吉蒂從改革開放的英國到達思想保守的新英格蘭,當時信奉清教徒的人們認為唯有撇除一切外務、抵制奢華、禁止慾望,才能過上安穩的生活。在這樣民風封閉的地方,絕對不允許一名穿著浮華、舉手投足充滿自我意志的女孩為所欲為。也是這樣的背景,促使了當時嚴重的獵屋行動。書中對女巫漢娜莫須有的控訴,在在說明了當時女性的地位,以及「無知」的可怕。
文本分析:
1.夾在開放與保守間的光
整個故事裡,最欣賞小慈的角色。雖然他不如吉蒂思想前衛,也不如茱迪擁有姣好的容貌,他無法在外拋頭露面,卻不知不覺成為整個家的精神支柱。
雖然環境惡劣、天不從人願的疾病勘擾,但她從容無畏的個性不但成為吉蒂的心之所向,也成功奪得約翰的青睞。
「吉蒂很快就發覺小慈是家裡的精神支柱。他勸的了爸爸消了脾氣,鼓勵膽怯憂愁的媽媽,以溫柔約束了叛逆的妹妹,又努力的把一個性情不穩定的外拉進這個家。小慈軟弱?這人真是個睜眼瞎子。」(p.74)
但小慈身為長女、又行動不便,這也讓他把自己的感受放在最後面,無論發生什麼事,總是藏起自己,成就別人。小慈心屬約翰,約翰亦然,但她隱晦的感情卻不為人知,也間接造成了妹妹茱迪錯把約翰對小慈的情感投射在自己身上,而引發的,名為誤會的悲劇。
「吉蒂看著小慈,她知道那個夏天的黃昏,她明明看見小慈眼中的愛意,她沒有看走眼。小慈沒有茱迪那種自負,支撐著她的事比自負堅強許多的一種特質。」(p.155)
而小慈終究還是將自己從愛情里犧牲了。但她的善解人意與成熟,我認為是給吉蒂做一個很好的榜樣。當茱迪抱怨約翰要投身軍旅,無法陪他過聖誕節時,小慈卻用充滿智慧的一句話,證明了她的大愛。
「茱迪,你要設法體諒別人,有時候,一個人並不是不在乎,而是必須向自己證明一點什麼。」(p.191)她就像一株不起眼的小草,然而沒有了她,沒有人能阻止土壤的流失一般。
2.擺脫困境的捷徑-依附男人?
在威樂之地格格不入的吉蒂,面對寄宿家庭裡嚴峻的經濟壓力,他不得不分擔家事。能繼續待在阿姨家最好的方法,就是快點獲得冷酷姨父的認同,然而要獲得認同,就必須讓他看到自己的價值。
養尊處優的吉蒂笨手笨腳的學習農活,但與先前生活極大差異,讓他幾近崩潰。
鎮上的貴族威廉一眼就對吉蒂有所青睞,這讓吉蒂不禁不疑惑著,如果要擺脫這種窘境,是不是只要跟威廉結婚就好了呢?那時候的他,是不是就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猛桌雜草,要是嫁給威廉‧艾斯比,他會不會要他跪在菜窪地裡拔草呢?......要是未來真的能夠得到解脫,他也許可以暫時忍受這種苦活。」(p.89)
然而,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吉蒂開始思考自己究竟是想從所處的環境中「解脫」,還是真心愛著威廉?
「漢娜,我怎麼曉得?他是好人,又喜歡我。而且,我如果不嫁給她,怎麼能從姨父家解脫出來?」「孩子,祝福你。可是你要記住,要是沒有愛,逃到那兒都得不到解脫。」(p.184)
漢娜的話就像當頭棒喝,這讓我不禁想到最近社會上氾濫的一句話,所謂的「嫁給愛情」。其實有時候談戀愛好像照鏡子一樣,最後走到婚姻這道關卡的人們,並不是真的找不到除了對方以外,還能再更愛的人,而是在這個階段,你終於找到一個能和你相處長久的人。而那個「能相處長久」的確信,似乎是來自於自己終於成長成,能和對方相處下去的人了。
而威廉究竟是不是吉蒂值得託付終身的好對象?在威廉發現吉蒂與漢娜有所往來的那一刻揭曉了。「人家會以我們結交的朋友,來判斷我們的為人。以我們今天的地位,人們會拿我們當作是非對錯,得體與否的榜樣。」吉蒂總算明白他與威廉並不再同一條基準線上,他們嚮往的生活勢必截然不同。「我喜歡住漂亮的房子,可是這不表示我要當別人的榜樣,不表示我不能選擇自己的朋友。」(p.253)
3.未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
吉蒂是受過教育的女孩,這在威樂之地是少之又少的情況。這也讓他有機會成為鎮上的老師,但所謂的老師,卻不是他所想的那樣。
威樂之地的老師專做「聖經的導讀」,不教孩子識字,只是在解讀聖經的意涵。百無聊賴、千篇一律的教條令吉蒂痛苦難捱,擅作主張讓孩子們演出聖經的故事,但這個舉動卻讓人們覺得他是在「褻瀆」神明。這件事讓他和小慈都丟了工作,因為自己的行為影響了小慈,加上無論做什麼都被處處限制,思想被綑綁無法掙脫的吉蒂終於忍無可忍,急著投奔草原的自由。
「他跑個不停,終於來到大草原......高大的青草在他頭頂上沙沙作響,草原悄悄把她擁抱起來,接納了他。」(p.101)
而他也在這片廣納包容的草原上,遇見了女巫漢娜。漢娜慈祥和藹、絲毫不帶有色眼光的文後與眼神,很快就受到吉蒂的青睞。他見識廣博、什麼話題都能自由暢談的個性讓吉蒂彷彿找到了救命繩,在被道德綁架的現實裡有了可以遁逃的地方。
但現實與夢想事有極大隔閡的。村民們封閉的思想無法接受開放大膽的思維,女巫只能離群索居。生活的困頓讓人們急著將不安與焦慮找一個出口發洩,而這個出口自然而然扣在了漢娜的頭上,因為他總是奇裝異服、說著「自己」的思想,甚至不肯上教堂禮拜。
「因為他們根本不了解他。人們總會害怕自己不懂的事。」(p.130)吉蒂和小謹的對話道出了人們對未知的想像,因為不了解,所以不去了解。於是未知成了一隻飢渴的野獸,成為人們憤怒與黑暗的代罪羔羊。
而當傳染病肆虐,病毒肆虐的速度遠遠快於人們的認知,這股情感便雪上加霜了起來。「有個人說她的孩子整夜啼哭,一定是有人用針戳她。另一個小孩看見床邊站著一個長了角的黑色怪物。有一個女人說一天早上,吉蒂在路上跟她的小孩講話,十分鐘不到,那孩子開始大咳特咳,然後病了五天。」各種光怪陸離的傳聞只為了要證明這一切並非空穴來風,所有事件的巧合都將聚焦在這個邪惡的女孩身上,村民們認為是她和漢娜帶來了厄運。
在將吉蒂定罪、審問她是否使用巫術的法庭上,小謹的爸爸第一次說話了:「誰說女人不應該跟男人一樣讀書識字?這麼一來,除了巫術和其他傻是之外,女人總算有別的事情可以想了。不管怎麼樣,以後每天晚上終於有人讀聖經給我聽了。魔鬼會跟自己做對嗎?」(p.236)這裡他指的是,自己的太太也不識字,如果女兒識字、能夠唸聖經給他聽,那不是一件美事?誰說識字是男人的專利,也憑什麼將知識與褻瀆神明做莫須有的連結?懂得越多,不就越能帶來更多的方便嗎?
4.有自己的思想,毋須仰仗別人的光
「我聽膩了巴克里博士說的話。約翰,難道你再也不懂得自己思考了嗎?」那個在港口初遇、滿眼希望的男孩-約翰,原本追尋夢想、渴望知識的他,也在不知不覺中,在潮流的大染缸中失去了自己的顏色。
從這裡便可看到信仰對威樂之地人們的影響。當萬籟俱寂、百業蕭條的不安感陣陣襲來,能成為光的是信仰,而倚靠信仰的代價卻是失去了自己的光,從眾了起來。究竟,怎麼做才是最好的方法?我不禁也隨著吉蒂的遭遇苦澀了起來。
故事的最後,吉蒂用自己的思想證明了「知識」對一個女人而言的重要性。在流言滿天飛的威樂之地,他終於從一個恃寵而驕的外地女孩,慢慢蛻變成從容自信的女性。〔黑鳥湖畔的女巫〕帶給我一種絕無僅有的沉靜,即便生處的時空背景不同,依然能體會書中主角們為生活的困頓與生命的迷惘,更能隨著情節的推展,逐漸找到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