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發展的三種境界
佛教禪宗有一種說法,用來形容思維的不同境界。
- 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 三重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人的思維就是這樣一個從簡單,到複雜,再到重新迴歸簡單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某件事的理解會呈現螺旋式的深入🌌,但最後,又能簡單地歸納某件事情的本質。
如果人認識世界和自我的方式,也能以這種螺旋深入的形式發展,那他的思維,就是一種有彈性的思維。
而這種思維的要訣,跟溝通對話很像,就是不要太確定你知道的東西是什麼,從而為探索的可能性留下空間、留足彈性。
先前我問過一個問題:知識、道理,包含你對世界的總結,是百分之百正確的?
我認為:並不是,因為他一定有適用的領域。
有適用;就會有不適用。
就跟要判別一個理論是否"科學",就要去找尋它的"可反證性"一樣。
也因為有不適用的地方,所以道理都是局部性的,並沒有一個通行世界的"真理"。
而我們所說的真理,也只是局部的道理。
也正因為所有的知識都是局部的,我們如果要挑刺;去找出它不夠完善的部分;並不難。
相反的,要聽到它對的地方,卻並不容易。
你要先接受他所說的都是錯的,才能聽到他說的對的地方在哪裡。
套用上三重境界,就會變成:
- 一重境界,知識(包含自己的總結)就是真理,它說的都是對的⭕。
- 二重境界,知道它有錯,所以批判、排斥❌。
- 三重境界,開始務實,知道它哪裏有用、哪沒用,所以重新接納並嘗試善用⭕❌。
有趣的是,我就曾經歷過這樣的境界。
首先是看山是山"的第一階段。
我曾提及:
我曾以為自己是個完全內向害羞的人。
也因為這樣對自己的認知,造成了限制,讓我沒有勇氣踏出去與人交往。
而因為後來的人生及創業經驗,加上決心改變的努力,讓我一度變得非常外向活潑,甚至於有些侵略。而那段時間,我也很厭惡;並不覺得自己害羞內向。進入"看山不是山"了。
看起來改變了;扭轉了?其實沒有,每每在像火焰一樣燃燒熱情🔥過後,我感受到的是重重的疲憊及違和,私底下的我,反而更安靜,甚至到了陳悶的地步。
隨著學習成長,我才逐漸意識到:原來我的害羞內向並不是絕對的。只要妥善管理好狀態,在某些場合、某種情境下,害羞內向是可以轉為熱情外向,進而去發揮所長的。
所以現在如果我介紹自己,我會說:[我個性上"比較"害羞內向,所以如果我安靜,絕不是不開心。]...等等
這時候,我不再因為這個標籤而有心理壓力,相反,我還認同了敏感內向。這是「見山還是山」的三重境界了。
所以,能認識到你所了瞭解的,永遠都只是局部🗺的知識,這非常重要。
因為既然是局部的知識,局部以外的部分,才會變得分外迷人。
你才會想,那剩下的部分是什麼呢?
這就為進一步的探索留下了空間,而這個探索的空間,其實也是你思維發展的空間,也是你自我發展的空間。
就像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像我的內向害羞一樣。
而對自己及世界的認知,也可以套用在這上面。
我們產生這些知識,也接受並相信這些知識。
當你知道它有侷限,就不會非黑即白,而變成一種應該思維。
而思維對環境有兩種適應方式,同化以及順應。
我們對知識的認知,有三重境界:一重,知識(含自己的總結)就是真理,它說的都是對的。二重,知道它有錯,所以批判、排斥。三重,務實知道它哪裏有用、哪沒用,所以重新接納並嘗試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