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於主辦單位-好伴設計,他們是這麼介紹自己的:「好伴社計是一間扎根在臺中舊市區的設計事務所,透過帶有『社會設計』內涵的企劃及實作,引導眾人一起投入具有公共性的行動,創造社會價值。願景是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改變社會的實踐者。(摘自-好伴設計臉書專頁-2022.06.11)」
好伴此次辦理的「舊城議題培養皿-工作坊」在演講開始之前,透過街區走讀的方式,先帶我們用雙腳踩踏一遍舊城的土地,走讀的路線設計則是以
綠川為核心去延伸發想。
本文為工作坊參與的心得紀錄,如果有興趣的話,就和我一起看下去吧!
一、綠空鐵道-公共參與
景點詳細介紹:台中綠空鐵道1908,全台唯一空中綠廊,舊鐵道變身空中花園
綠川的標誌鐵件。後方河流為綠川。右方步行步道為綠空的下方,很適合散步、拍照!格友們可以加入踩點行程!(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綠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裡頭展示過去綠川沿岸的「吊腳樓」房屋狀況(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台中舊火車站月台望向綠空步道,今年五月修復完成並且開放(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反思紀錄
在歷史學的範疇裡,我們經常會說「歷史」是帝王史,因為在學習歷史時,通常都是在學當時的皇帝/統治者的故事、法政,所有的記述都圍繞著帝王,貌似平民百姓不存在一樣。
又如同在都市治理的過程中,年代表一攤開來,標示的只有幾個零星的事件,諸如某縣市首長的政策、重劃區開發時程、大型建設完工時間等等,若我們慣性的用這樣的視野去看待周遭發生的一切,那麼,我們便會不斷的忽略,真切、努力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他們的「歷史」。
「地方」如何形塑?又將如何產生改變?「地方」其實來自三方的抗衡與拉鋸,包括「國家」、「市場」、「公民」。國家展現的是權力控制,市場只在乎利益最大化,而公民能發揮的力量則是參與。
好伴,其實也是英文「Happen」的諧音。透過社會設計邀請公民參與,然後靜候社區久未露出、嶄新的能量。面對社會問題,創造地方生活感。
在解決「社會問題」上,C. Wright Mills 也說,我們要將自己的煩惱,變成「社會議題」。
-
一天工作八小時、周休二日的生活型態,令我們無暇顧及感受、顧及生命中最重要的追尋。「舒適」是一種很現代的想法,只要有現代就會產生弔詭性,因為我們在區隔自然的同時,又想把自然納入宰制的範圍。或許綠色游擊、可食地景能使自然重新建構在都市生活裡。
讓都市生活的涇渭分明,從機械式的無機,邁向蓬勃可塑的有機體。
二、綠川-生態環境
反思紀錄
公共空間、公共事務的管理,是屬於誰的範疇?
在中文裡頭,有些詞彙會有相同的發音,但是是截然不同的釋義,閩南語亦然。有個有趣的說法解釋道:公共事務的管理是「公家」的。在閩南語裡,「公家」可以指「公家單位的事」,同時也可以指涉是「一起的事」。
綠川漫漫過去在市集也有擺攤過,他們在攤位上頭擺放著小蘇打洗衣粉,被路過的民眾詢問:「這有在賣嗎?」
可惜的是,當天他們並沒有販售任何產品,取而代之的,他們說:「我們在賣的是未來乾淨的一杯水,而且是免費的。」
綠川漫漫在為綠川倡議的過程中,引起了市府單位的關注,進而邀請他們分享對綠川未來規劃的想法,市府單位是這樣詢問的:「你們對於綠川有什麼想像?」綠川漫漫團隊的夥伴們則說:「對綠川整治的想像?在水質改善之前,景觀不是重點。」
-
之前有參加過筏子溪淨溪的活動,後續也有留下來一起堆砌河床的石階,在過程中大家一起互相分享觀察的感覺很好。就像分享者耀寬說的,轉念之後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便能向改變世界的方向前行。
因為改變世界不需要所有人的認同,才能開始、才能發生改變,改變世界只需要18%的人開始行動,便能一點一滴的,緩慢產生影響。
三、都市貧窮-無家者
反思紀錄
本議題的講者是目前〈看見台中城-隱者地圖〉的負責人:詹秀珠。
秀珠姐和我們分享許多兒時的生活經驗,他說:「市場是一個包容力很大的空間」在市場裡,可以見到乞丐、老闆、修行者同時出現,而他從小,就是在這樣充滿多元性的環境裡成長。直到建國市場被拆除。
-
在房價不斷高漲的情況下,空屋率也不斷攀升,大馬路邊的房子卻不曾停止興起。除了經濟負擔問題,高齡者租屋,也成難題。
在投資理財的話題裡,總不乏:「租屋好?還是買屋好?」其實還有一個選項叫:「買的起就不怕租」但更大的癥結點就在於,有多少人的戶頭,隨時能拿出三百萬現金?!又或是擁有一份能夠通過銀行貸款審核的「好工作」?
根據統計,87.8%的遊民都希望能租得起房子,脫離流離失所的生活。所以,要不就是這研究毫無意義,要不就是這社會給了無家者刷洗不淨的污名。
世界有很多美好,但是看見美好需要更多的愛與勇氣。街區走讀除了是交換故事,也是在人生導覽。我期許自己不需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而是成為一個和大家一起變好的人。努力學習、慢慢生活。
-
過去,我一直期待自己會成為一個多「成功」的人,但是,其實我壓根也不曉得我想要的成功到底是什麼。當下講者還在簡報的過程中,我的腦海便閃過了:「我期許自己不需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而是成為一個和大家一起變好的人」這句話。
當我意識到,原來,我對生命的追求,並不是成為一個超級光鮮亮麗、在社會有名望、在地方有聲勢的人。我渴求的,其實只是「平凡」。意識到這點後,我在內心大大的擁抱了自己。
平凡如果是一個特質,那它就是一個懂得看見細微事物的表現。享受平凡的美好、感知空間與場域,然後把這些都化作生活的養份與人生智慧,慢慢傳遞,慢慢渲染。
延伸閱讀
2022年夏季活動場次一覽表,分享給有興趣的格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