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約10月開始,台灣就會開始進入流感施打的季節。今年跟前三年不太一樣的是,面對新冠疫情的解封以及逐步邁向回歸正常生活,國民得重新面對在防疫之下被打趴將近三年的流感。
從疾病管制署的統計資料就可以看出,免疫負債這個詞是真的。上個月底門急診類流感總就診人數高於前兩年的人數。分離出的流感病毒株也以A流為主。近4週檢驗出A型流感病毒A型佔79%,B型佔21%。今年的流感季自去年10月1日起,目前共累積19例重症病例(16例H3N2、2例H1N1及1例B型),其中3例死亡。19例重症病人的年齡層分佈,仍是以65歲以上最高,共有8例。然而,相對於成人,幼兒比較容易出現重症。
用疫苗預防流感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只要年齡滿6個月都應該每年定期接種流感疫苗。6個月以下嬰兒接種流感疫苗,不會有持續性抗體反應,所以不建議接種。6個月至8歲以下兒童只接種一劑疫苗的抗體反應不理想,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接觸流感的次數不多,接種疫苗以後缺乏免疫增強作用 (immune booster effect)。所以八歲以下兒童第一次接種疫苗的時候,必須間隔至少4週接種兩次。往後再接種疫苗的時候,每年只需要接種一劑。
對於雞蛋過敏者到底可不可以打流感疫苗?
對於流感疫苗最大的迷思,莫過於對雞蛋過敏者不能施打流感疫苗這件事了。早期的建議的確是如此,不過依國際文獻資料顯示,對「蛋」的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接種流感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之機率極低,因此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專家建議可參依美、英等國作法,將「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自接種禁忌症移除。雞蛋過敏大多發生於接觸後30分鐘內,常見症狀是皮膚出疹與搔癢,依現有針對雞胚胎蛋培養製造法之不活化流感疫苗研究顯示,對於曾因吃蛋發生嚴重過敏症狀者,仍可在門/住診由熟悉處理過敏症狀醫事人員提供接種,並於接種後觀察30 分鐘,無不適症狀再離開。目前只剩兩類族群不適合接種流感疫苗,分別是已知對疫苗的成份有過敏者以及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不予接種。
需要跟新冠疫苗分開施打嗎?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目前實證顯示流感疫苗和COVID-19疫苗同時接種並不影響疫苗之有效性或安全性。
為提升接種效率及提高接種涵蓋率,去年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流感防治組及預防接種組聯席會議建議,流感疫苗與COVID-19疫苗,可以同時接種,民眾可依其需求選擇同時或間隔一段時間接種。同時接種流感疫苗與COVID-19疫苗之接種部位,考量臨床接種實務之可行性與參考WHO指引,建議接種於不同肢體。
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以及預防
如果確診流感,流感多為自限性,因此對非屬流 感重症高風險或流感高傳播族群之輕症病人,治療方法仍以支持性治療為主, 除非經個別評估後認為仍有投藥之必要性或防疫 風險,不然大多數人可自行痊癒而不需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 疑似或確診為流感之輕症患者,且為流感高傳播族群,可考慮 於類流感症狀出現後 48 小時內給予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 研究顯示症狀開始後 48 小時內開始治療,療效最佳。然而 有些研究顯示病情較嚴重或需住院病人若症狀超過 48 小時才投予抗 流感藥物,仍有縮短住院天數或減低死亡率的助益 。
抗流感藥物除了在病發後可以給予,也有預防的效果。以國人常聽到的克流感(Tamiflu)為例,必須在接觸病原的兩天內開始進行治療,每天一次,為期10天。根據二○○九年大流感的經驗,使用克流感應該可以降低併發症與死亡率。兒科用藥通常都用體重做計算,克流感也不例外。克流感在一歲以下兒童的療效尚未建立,但參考美國FDA緊急使用克流感的建議,唯獨一歲以下的克流感是按照年齡做計算。小於3個月的孩子還是不建議使用克流感預防,建議家長施打流感疫苗保護孩子。克流感也是孕婦以及哺乳婦女的首選抗流感藥物。
另一種抗流感病毒藥物: 舒伏效(Xofluza)的作用機轉,是在病毒循環初期階段即抑制病毒複製,適用於12歲以上的孩童以及成人對於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治療以及預防,另一個好處是單次口服,可以大幅的提高病人順從性。
在診間還是常常看到父母親因為擔心民間謠傳的流感疫苗副作用所以遲遲未施打流感疫苗,施打流感疫苗不是為了預防發燒咳嗽流鼻水,而是預防流感病毒造成的重症。雖說就算在疫情的高峰期就算打了疫苗,還是需要兩週以上才能形成保護力。仍然呼籲民眾施打流感疫苗,以及做好本身該有的防疫工作,也就是勤洗手,如果有症狀時切記一定要戴口罩並且遠離人群,才是面對流感病毒該有的態度。
參考資料:
疾病管制署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兒童感染症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