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談一點點宏觀經濟的問題。
最近矽谷銀行的危機看似被美國政府快刀斬亂麻地處理掉,但金融市場還是持續有異常的波動。包括美國中小型銀行股爆發股災,美國國債殖利率大跌,二年期國債殖利率在短短五天內,由5%左右跌到4%上下,跌幅高達兩成。這種波動幅度創下
1987年以來最高紀錄。可能有兩種原因,第一,投資者對聯準會的升息預期急遽降溫。第二,為因應潛在的金融風險,投資者大量購入美國國債。
關於第二點,是否還有後續其他未爆的金融風險,沒有人知道。如果光看矽谷銀行本身的問題(以短支長),不太像是會蔓延到大型銀行那裡去。因為我有家人持有一堆匯豐控股,所以這幾天我自己也有稍為留意一下。美銀在12日有發表一份報告,指匯豐銀行持有3,270億美元現金,且擁有年期少於1年的證券約1,840億美元,較年期超過5年債券持有量多4.3倍。這種結構看起來不太會在升息環境中出問題。
現在迫在眉睫的反而是上述的「第一點」問題,即美國馬上就要公布2月的CPI數據,如果數據繼續火熱的話,試問聯準會要不要繼續升息?關於升息,現在市場什麼說法都有,從降息到升息2碼都有,聯準會好像怎麼做都不太對,現在這種環境當聯準會主席真的想哭啊。如果降息或暫停升息的話,那麼通膨怎麼辦?繼續升息,會不會加大金融系統的壓力?
我個人認為,比較合理的做法,是視乎CPI數據的火熱程度,維持升息1碼或把升息幅度增加到2碼。如果聯準會接下來無視通膨,選擇不升息或甚至降息,只會讓市場「證實」金融系統確實存在莫測風險,才會迫使聯準會連通膨問題都放在一邊。故不升息或降息,都可能會令市場信心大為動搖、甚至謠言滿天飛,同樣會構成對金融系統的壓力,尤其是地區性中小型銀行。相反,若問題確實如同目前美國政府表面上所宣稱的那樣,已經大致上壓下去的話,聯準會應該要繼續升息才對。
如果接下來聯準會繼續升息,我會稍為安心、樂觀一點,即使可能令經濟承受更大壓力,甚至衰退,但最少可以先把通膨問題解決掉。相反,如果聯準會3月暫停升息或甚至降息,我會保守、悲觀一點。原因有二,第一,就是上文說的,會迫使聯準會把通膨問題擺一邊,也要暫停升息或降息,金融系統是否真的有點不妙?第二,現在通膨問題離解決還遠,這時候暫停升息或降息,付出的代價很可能是通膨問題拖得更久,一直反覆,對經濟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簡評Gitlab(GTLB)最新發布的2022Q4業績
Gitlab(GTLB)發布最新的
2022Q4財報後,目前盤前大跌33%,跌幅驚人,但應該不會太讓人感到意外。前陣子GTLB的競爭對手GitHub宣布
裁員10%,已經看得出來宏觀經濟問題已經波及到軟件開發平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