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錯亂: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作同一件事,而期待會有不同的結果。愛因斯坦
後悔在心理學中被視為一種負面情緒,源於對過去的選擇或行為感到不滿和遺憾。人們常常將後悔視為自我指責的結果,並認為它是一種負面情緒。然而,後悔實際上反映了我們對於自己行為的價值觀和目標的不一致,可以作為自我成長和改變的動力但是過度追求不後悔反而會成為毒藥。
當我們後悔時,我們往往陷入一種用現在狀態來比較過去的情緒狀態,對自己的過去行為進行自責和自我批評。我們會進行一系列的思考,像是:「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我會做些什麼不同的選擇?」或是「如果當初我做出不同的決定,結果會不會不同?」等等事物來比較並得到更好的狀況。短時間的比較可以幫助自身快速決定一些決定。如果後悔一旦拉長,這種比較的狀況已經不是幫助,反過來攻擊自己的能力表現並且給自己貼上一個"無能"標籤,這種負面情緒和反思往往使我們陷入困境,無法釋放。
在我大一那時,指考沒有很認真準備,用了65%的心力去準備,大約考到一個國立排名尾端的學校,當時心裡覺得蠻挫折的,明明付出的很多,卻只換來這樣,讓我心裡一直有種"如果考好一點,我的人生會不會有巨大改變或機緣"扎根於心,也開始我這六年大學時期做出一些我當時覺得很不理智的事。
第一件事是在大二,我當時暑期兵大一暑假做完還剩大二暑假,那時聽到一位財金系朋友很認真的說服下,再加上準備科目較少,最重要的還是"過一個不會後悔的生活"心態,準備政大保險系大二轉學考,當時我以為那位朋友會很認真幫我考試準備的一部份,但後來漸漸發現他並沒有太關心,也發現對他來說我只是剛好在那時課堂中可以打發時間的人,最後我一個人準備考試並且放棄當暑期兵的機會(這也讓我畢業後還要再補2個月的兵期)。心態不好加上課業繁忙而準備稀疏使我轉學考沒有考上。
第二件事在大五,當時雙主修財金時發現成績落在70-80分左右,自我感覺良好和"過一個不會後悔的生活"心態,跟父母借錢去報考研究所補習班,剛好跟第三件事情碰到(https://vocus.cc/article/647f4d02fd89780001ce1a41),當時因為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而陷入一直"我好像只能這樣平庸的活下去"或是"難道我的一生只能這樣了嗎..."影響,心思都放在觀察我的朋友而沒有專注課業和考試,因此讓我延畢一年。
這三件事情讓我知道一件事:"過一個不會後悔的人生"這個想法來去做事會很危險,因為你做這件事不是因為你的最想要的渴望,而是因為怕受到處罰而去做,這只會讓你越做越不開心,這就好比你出門買飯吃,不管你買什麼食物都好,目的都只是以果腹為目的外,想嘗鮮或是想放縱等等原因都是可以理解,並不能只是因為"不想後悔"而吃飯,如果沒有一個目前自身需要的動機去做事,很容易讓人覺得你好像只是玩玩而已。之前的我可能聽到別人說他的做事動機是不想後悔還覺得可以接受。現在聽到只是想給他賞幾巴掌讓他清醒一點。
做自己想做的事本來就是一個長途旅程,通過參與許多不同事件的反饋來知道自己的偏好,個人偏好不一定會跟大眾偏好一樣,如果一樣,恭喜你可以順利地開心過活,如果很不幸個人偏好和大眾偏好不同,規劃好物質和精神的比例條配一個可以讓你過舒服的生活的比例,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偏好,我建議可以參與任何一件事,從中找出喜歡或不喜歡來反推自己更適合或不適合甚麼,找出自己想過的舒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