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語言的唇齒、兩座顛倒的晨夕,諾拉與海聖不只輕輕在街頭擦肩,他們相伴,相擁,這是因緣;停駐兒時階梯,靜佇深夜紐約,他們相望、輕聲告別,這也是因緣。
《之前的我們》刺癢而親密,作為一部典型的 what-if 電影,諾拉、海聖與亞瑟各自持佔著關係裡的不同端點,卻有同生為人的自疑:如果⋯⋯
不只朝向著眼前真切的他人,更朝向另一種可能存在的自己。當鏡頭溫潤地掠過命運與機緣,我們看見角色相互接隴、錯離,用細軟的實心實意蜇痛彼此。
移民的身份認同、承諾關係中的道德判斷以及背負巨碩脈絡的社會期待,這些都是可以在幀幀影像間岔出的枝節,《之前的我們》卻成功專注地講完一個簡淨的故事,不有過多說教的野心,讓標籤不再指向一個必須被嚴肅討論的議題,只單純地成為一個人的部分。
當亞瑟試探地向剛結識的駐村藝術家諾拉問起我們是否也是因緣、多年後看向枕邊的妻子說出:你開闊了我的人生,對你來說我也是嗎?──如同《壞媽媽》裡談起韓國文化中所謂因緣:「所謂的緣分,是用來形容我們初次遇見的那些人,而所謂的命運,則是用來形容陪我們走到最後的人。」或許在故事的這端,亞瑟與諾拉住在婚姻裡頭,並非傳統信仰中奇蹟般的羈絆,卻也攜手兜兜轉轉,成為彼此相知相倚的歸屬。
「不切實際的誠實」是本片最觸動我的部分,過於浪漫與過於現實並存,在二十代重新相遇的兩人,諾拉面對異地距離與尚未完成的作家夢,選擇決絕地按下結束通話鍵,卻也在重新遇見海聖時率真說出想念與失落。果斷與遺憾交織,讓角色從擬定的 2D 螢幕走進現實,成為實存實感的「我們」。
不抽出去談更複雜現實的難題,不談新移民的困境、婚姻中的失信與裂痕,並非讓角色們閉上眼睛生活,而是試圖阻絕來自他者的聲音,實誠面對內心隱而不宣的細小情感。「兩棵樹種在同一盆栽,也需要自己的空間呼吸。」當我們順應著時間長出莖葉,伸出枝枒,距離便成了建立所有關係難以繞道的課題,戳破這樣青梅竹馬重逢的糾葛,摻去文化背景的痕跡,在這部電影裡,諾拉、海聖與亞瑟其實僅是圍繞著「關係」這件事兜圈,幾乎像踢著鞋底反覆發問:愛到底有沒有其他可能?
將可能性寄託於前生來世,或者用這輩子做出回答,我想這部片不只是關於愛情,更是關於愛的核心,關於不會重來的時間裡,所有的如果。
全文劇照:車庫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