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兩個孩子都大了,也都離家去讀書了,我差不多進入了所謂的「空巢期」。
以前在帶小孩的時候,就有人跟我說要多珍惜跟小孩在一起的時光,或是有些人的小孩比較頑皮的時候,也是用這種說法在安慰。但……這種說法完全是自我安慰吧?對正在為小孩疲累的母親來說,這種話,我個人覺得並沒有實際的幫助。
接下來,就是如果孩子都離開身邊,會多空虛寂寞覺得冷,我也覺得疑惑了,為什麼身為一個孩子都離開身邊的母親,為什麼一定要有這種悲情的感覺?當然不可否認,小孩都不在身邊的時候,會有點空虛的感覺,但「空虛」跟「悲情」是不能劃上等號的。「空虛」指的是感受,「悲情」就是自我認定了。
我想許多的文章都已經提過,女人也要有自己的生活重心,在進入空巢期時,才不至於因為「空」,而無所適從。當然了,也有許多女人不論是不是空巢期,都是十分忙碌的。
不可否認,有些媽媽們因為從以前到孩子成年時,重心都在孩子身上,所以當孩子出外求學或到異地工作時,會有落寞的感覺,似乎身為一個媽媽,世界只能有小孩跟家庭?
我和那些鼓勵女人要有自我生活重心的文章論點一樣,在孩子之餘,也要保有自我。在這件事上,我個人給週遭的人的形象還滿強烈的。因為在他們讀國小的時候,我可能出差,或是跟朋友出國,我常戲謔自己是「拋夫棄子」。
這麼說也不是我完全不管小孩,撇除掉因為生活而奔波,我覺得在跟小孩互動的過程中,覺得我該出現的時候會出現,其它不一定需要我的時候,孩子就自我成長吧?媽媽全程陪伴是一種選擇,媽媽不在孩子身邊時,是給孩子一個摸索成長的空間。我覺得我給兩個小孩的時間和空間還滿大的。(水瓶媽媽的思維?)況且,我也有自己的事想做。
這些事情不是什麼聽起來很龐大的夢想,只是以前想做,或是因為時間關係只能做一半,既然進入空巢期,以前想做的事情不就正好拿出來做?空巢期因為「空」,所以會被認為孤單寂寞覺得冷,但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時,「空」不是正好嗎?
這並不是說想做的事情因為小孩出生,而被擔擱、拖累,這對小孩來說是不公平的,既然選擇了生小孩,那麼,就只是每個階段做不同的事情罷了!
在我寫小說的那些年,有帶小孩,跟沒帶小孩時所寫的小說進度,是有差距的,那也無妨,寫快跟寫慢,持久就夠了。創作二十多年,如果加上有些因為其它原因沒出的書,小說也破百本了。加上經手採訪或編撰的書籍,我沒有做記錄,但累積起來或已兩、三百本了?
我一直在做我想做的事,那孩子大了,寫作的時間就更多了,有小孩的時候在寫,小孩不在身邊的時候也在寫。既然我想從事的是寫作,也有其它的寫作工作,那「空巢期」正好,「空」的才有空多寫一點嘛!
所以,從很早以前,聽到其他人對我這麼說時,其實我是有點反感的,到現在還是同樣的想法,空巢期並不可憐,也不悲情,畢竟,人一忙起來的話,不管是空巢期還是更年期,我都只有寫作期跟截稿期。
至於做個任性而沒有全程陪伴小孩的母親,他們大了之後,就真的疏離了嗎?現在他們成年了,女兒回來會跟我說身邊發生的事,有時候跟兒子出門,偷牽他的手,他也不反對。在家的時候,跟孩子們互相擁抱,兩個小孩也都願意躺在我的大腿上,把我的大腿當枕頭,有時候說著話,說著說著就睡著了……我覺得這樣也就夠了。
做自己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從小孩子進入自己的生活,仍保持做自己想做的事,等他們有了自己的羽翼,出去外面的天地,空巢期不好嗎?不,我覺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