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已經升上高年級了,可以給我零用錢了嗎?」
八月底,準備升五年級的女兒即將開學前,突然開口跟我講了這句話,我才驚覺原來她已經長大,到了想要自己買東西的年紀了。
我順口問:「那妳想要零用錢做什麼呢? 」
「ㄜ......拿去花吧!」遲疑了一下,女兒回答。
我頭上兩條線頓時冒了出來,只好接著問:「那你想花在什麼地方?」
「恩......我還沒想到......」
這下確定不是兩條線,明天我起床時應該煩惱到頭髮都掉光了吧!
的確之前工作比較忙,沒什麼時間陪她們聊天,最近適逢她們暑假,剛好我時間也空了出來,比較多時間陪她們,女兒也比較願意開口跟我分享她身邊的瑣事了!
現在想來,我從來沒跟她談過理財,投資,儲蓄......這些方面,甚至連「錢」的基本是什麼?「錢」要拿來做什麼用?為什麼我們會需要「錢」?「錢」是不是越多越好?......這些我們都沒聊過!
但她知道如果有想要的東西,開口跟爸媽拿錢就可以買到了。以結果來說,她的確獲得了她想要的果,但她不知道因啊!這很不對,但總不能推薦她看「窮爸爸富爸爸」、「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類的書吧!
還好google了一下,發現了這本驚為天人的孩童理財小說!
主角是個小女孩,很愛狗狗,但公寓不能養狗!爸媽為了她便決定買下一間房子,可是為了房貸每個月底都愁眉苦臉,在一次意外救起了小狗錢錢後,錢錢便透過心電感應和女主角溝通,教她怎麼好好賺錢。
故事循序漸進,從夢想開始一步步教會主角如何實踐、從興趣延伸到教會主角把喜好變現金、從房貸要怎麼還到教會主角認識通膨,從投資到教會主角如何正確運用資金,72定律、541法則、夢想存錢筒......等等,真的很推薦有小孩的朋友們帶著孩子一起看這本書唷!
這是一個東西方文明碰撞基本的寫照
之前工作帶團去一些英語系國家時,經常會住homestay,幾次住下來,發現年長的home爸媽,家裡都有貼著孩子的照片,而我住的房間大部分都是孩子長大了搬出去住,剛好也空下來,就當個副業接待來學英文的學生,也順便多個人來熱鬧一下家裡!常常會想說東西方的差異真大,不說台灣,現在的日本也是有很多的啃老族,窩居在爸媽的家中,經濟來源可能還是父母給的基本生活費。而造成這樣差異的,可能要從文明說起。
早期的西方文明可以說從希臘那邊開始,簡單來說就是土地不甚遼闊,物產不豐富,可能這個島只能種草,居民就只好養羊過日子。但還是需要其他的東西來補充營養啊!所以就開始有了貿易,貿易最大的特徵就是交換,兩個部落簡單交換以物易物沒問題,但牽涉的量體大了,就沒辦法這麼單純了,所以金錢及誠信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已經植入在他們的基因裡了吧!當然後期契約的產生就是為了杜絕沒有誠信的人,人性如此,倒也沒必要深究!
而東方文明就剛好與之相反,土地遼闊又肥沃,人們沿著河岸兩旁而居,進而變成了村落!每個村落都是大的群體,群體中的人都可以各司其職,你養雞我種地,東西產出來大家一起吃,不用太計較。漢代有土司,唐朝有節度使之類的職位,就是因為天高皇帝遠,那些邊拓地帶村落自己已經自成一格,也沒什麼在鳥皇權,基本上各朝代都是只要他們乖乖繳稅大部分就任他們自理!
所以在東方的文明裡,不需要談論太多金錢,大家說不定都是親戚,大部分都物品做出來都是為了交換而已。之所以也沒有品牌或是智財產權概念也是這樣,隔壁村子阿桑做出很好看的衣服,花點錢買過來後,我找我村阿嬸照著做一套也可以,習慣了產出來的東西都是自己村落用。對於金錢的概念就相對薄弱許多。
看到這邊可能會有人想說,我身為龍的傳人們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會存款,外匯存底數一數二,西方外債都還要求我們購買。的確,但那也是個性的問題,農業文明知道儲蓄但不知道怎麼運用,海洋文明喜愛嘗試冒險有夢最美隨夢飛翔,我們就不討論了。總之這邊想說的是,對於金錢,兩邊的認知有著基本上不太一樣的差異。
*****故事中的執行步驟*****
3. 錢要怎麼來,最初沒錢的時候,錢的來源是透過自身的能力從有錢的人身上來,能夠把興趣結合工作的內容最好。不斷嘗試為別人解決問題,你就可以一直有錢賺。
4. 賺錢的幾種模式:將注意力集中在你知道的、你會的都、以及你擁有的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