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D5(原來運動很棒?!)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次鬱症發作,陰錯陽差之下我為自己做的第一件事是報健身房。報名那時候的心理狀態差不多像D3那篇描述的那樣,心裡真的非常累,但是還想要撐著,沒有意識到已經是需要幫助的程度,比起心裡的累,身體上的疼痛在那時更令我心煩。

長年的緊張導致肩頸肌肉緊繃,加上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習慣姿勢不正確,最嚴重時上半身24小時持續劇痛,半日不能動彈。一開始為求速效而且還沒研究治療方式,痛起來就找民俗療法,但是手法都太激進,有一家國術館還把我的手捏傷,我轉而尋找療效跟手法都比較和緩的物理治療所。科學是最棒的。遇到好的治療師,徒手治療的技術很好,持續調養了一年多,疼痛的部位漸漸好轉,我終於可以正常生活,偶爾能用肩膀背東西,但是痊癒的幅度也停滯了。物理治療帶來的幫助好像到達極限,我停止物理治療。

這段時間我體驗了為什麼有人會久病厭世。當身體的控制權被剝奪,只是簡單的拿取東西都有一道隱形的障蔽伸手不可觸及,肉體就像靈魂的背叛者,會討厭同是屬於「自己」的一部份。心靈總是憤怒、被冒犯,討厭的對象虛無飄渺,於是就討厭自己。

這段期間我與前任分手,在搬家的時候因為提太多重物患部復發,只好大老遠的回到從前的物理治療所求援。

這次解體危機解除後,可能是因為分手從根本解決了我當時憂鬱情緒的來源,身體輕鬆很多,印證了心理跟生理確實有關聯。

不到一年,還沒有意識到心理狀態的崩壞,身體已經又痛起來。甚至是多發性的各處疼痛,身上所有受過的傷都回來找我,連月經都變成很大的問題。

這次我不想再消極的靠物理治療,趁著疼痛還沒有凌駕行動力,我第一次報名健身教練課,想讓身體變健康強壯,從根本解決問題。

我去的健身房是朋友介紹的,路線接近運動治療,動作設計的目的都是為了恢復身體自然行為,我很接受這樣的理念,把自己對運動的認識全部歸零,完全接受教練的指導,也很幸運的遇到溫柔的教練,像對待老太太一樣幫我從復健做起。在運動的這段期間,我重新認識一次自己的身體,發現我跟我的軀殼原來這麼不熟,肌肉應該要能辦到什麼事情我幾乎沒有概念,身體能讓我移動,坐在桌前看書打字,拿起食物吃飽肚子,這樣就好了,直到它越來越耗弱,我已不能再隨心所欲,才被逼得不得不去了解它。

每一次重新跟肌肉建立連結,感覺自己站立、坐下、走路的姿態,像多羅羅一樣一步一步拿回身體,我發現情緒會欺騙自己但是身體不會。只要我今天努力過,即便沒有成功達成目標,下一次上課的時候再次嘗試同樣的動作也會變得輕鬆,不知不覺中焦慮減緩了,我更加相信自己擁有變好的能力。如果有人也正在憂鬱中受苦,真的很推薦從身體開始恢復。


當一切正開始往好的方向前進,母親病了,我的生活被打亂,像再一次回到荒蕪中。

身心受創然後努力痊癒的一名學姐。 不會主動干擾你但是來找我我會認真跟你聊聊的那種學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兩枚銅板只能回答是非題,除此以外的問題再不會有答案了。
這個時候如果看到現任的睡臉我總能馬上安心,確定現實生活中我是歷劫歸來的人。
從這天開始,我的人生第一次專心的跟憂鬱症共處,開啟與它共存的生活。
兩枚銅板只能回答是非題,除此以外的問題再不會有答案了。
這個時候如果看到現任的睡臉我總能馬上安心,確定現實生活中我是歷劫歸來的人。
從這天開始,我的人生第一次專心的跟憂鬱症共處,開啟與它共存的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大家都知道做有意義的事情很有意義,那戰勝「為什麼要由我扛」的秘訣到底是什麼?在這個大家主要時間都在自求多福的時代。
Thumbnail
離開的一路上 正在準備加速奔騰的高鐵上。 不知道怎麼著的,心裡七上八下的。 也許此行是要告別住了一段時間的租屋處。 倒數37天
12/06/2011 11/24日南二段第五日 如果不去嘗試,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能耐。 今天星期四,真的是莒光日了。   晴空萬里,達分尖山 清晨五點的山屋外,下著濃濃的霧雨。 我喜歡下著雨的莒光日,有著陰柔的美。 每天早上出發,沒有開胃菜,就是直接上主菜,一段陡上。 出了山屋就鑽
Thumbnail
在神社重新修復時聯繫上神社建築師春田直信的家人,包含兒子春田直明與目前擔任春田建築株式會社社長的孫子春田直人,孫子直人每次來到台灣出差都會特別來看祖父設計的作品,上一次來訪父子也捐贈資金給予桃園神社作為修繕之用,同時也捐贈一筆資金給予桃園大火殉職的消防員家屬,建立了台日友好的長久情誼
目前在做日間文書代理義工第三天,就要做好自我調整的規畫。 平日的慢慢累積 和固著性共存,就有見到突然的順序改變,也能順利適應。 事實上,自閉症者無法在職場上的維持,是因為有強烈的固著性。 見到突然的改變順序,反而容易引起誤解。 因此就強制資遣不說,也有因為見不到自閉症者的無法對視,也不滿意。 所以我
Thumbnail
與病毒共存及新冠長期症 有人說,假如你身邊沒有朋友確診新冠病毒,那表示你認識的朋友太少了。 也有專家說,如果你今年沒有確診新冠病毒,那明年也會確診,不然就是後年,反正遲早一定會感染上的。 據估計,未接受疫苗的染病者大約百分之十到五十會出現長期症狀,接種疫苗後最多可降低百分之五十的風險。
Thumbnail
台灣進入日常與病毒共處的「後疫情時代」。這場席捲全球的新型病毒不只改變了既有社會經濟活動,也衝擊了人們的幸福感受。 讓我們一起看見COVID-19 疫情下的全球幸福樣貌,以及擁抱全體人類的幸福永續指標。
Thumbnail
台灣近期疫情大爆發,六號單日累積確診病例數來到36168例,這看起來是個相當可觀的數字。 病毒遭到輕視並非沒有原因: 如今肆虐台灣的Omicron變異株,雖然傳播速度驚人,可是重症、致死率卻不如前幾代COVID-19。 筆者很支持這項措施,不過攤開數據,個人認為可以再「共存」一點。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大家都知道做有意義的事情很有意義,那戰勝「為什麼要由我扛」的秘訣到底是什麼?在這個大家主要時間都在自求多福的時代。
Thumbnail
離開的一路上 正在準備加速奔騰的高鐵上。 不知道怎麼著的,心裡七上八下的。 也許此行是要告別住了一段時間的租屋處。 倒數37天
12/06/2011 11/24日南二段第五日 如果不去嘗試,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能耐。 今天星期四,真的是莒光日了。   晴空萬里,達分尖山 清晨五點的山屋外,下著濃濃的霧雨。 我喜歡下著雨的莒光日,有著陰柔的美。 每天早上出發,沒有開胃菜,就是直接上主菜,一段陡上。 出了山屋就鑽
Thumbnail
在神社重新修復時聯繫上神社建築師春田直信的家人,包含兒子春田直明與目前擔任春田建築株式會社社長的孫子春田直人,孫子直人每次來到台灣出差都會特別來看祖父設計的作品,上一次來訪父子也捐贈資金給予桃園神社作為修繕之用,同時也捐贈一筆資金給予桃園大火殉職的消防員家屬,建立了台日友好的長久情誼
目前在做日間文書代理義工第三天,就要做好自我調整的規畫。 平日的慢慢累積 和固著性共存,就有見到突然的順序改變,也能順利適應。 事實上,自閉症者無法在職場上的維持,是因為有強烈的固著性。 見到突然的改變順序,反而容易引起誤解。 因此就強制資遣不說,也有因為見不到自閉症者的無法對視,也不滿意。 所以我
Thumbnail
與病毒共存及新冠長期症 有人說,假如你身邊沒有朋友確診新冠病毒,那表示你認識的朋友太少了。 也有專家說,如果你今年沒有確診新冠病毒,那明年也會確診,不然就是後年,反正遲早一定會感染上的。 據估計,未接受疫苗的染病者大約百分之十到五十會出現長期症狀,接種疫苗後最多可降低百分之五十的風險。
Thumbnail
台灣進入日常與病毒共處的「後疫情時代」。這場席捲全球的新型病毒不只改變了既有社會經濟活動,也衝擊了人們的幸福感受。 讓我們一起看見COVID-19 疫情下的全球幸福樣貌,以及擁抱全體人類的幸福永續指標。
Thumbnail
台灣近期疫情大爆發,六號單日累積確診病例數來到36168例,這看起來是個相當可觀的數字。 病毒遭到輕視並非沒有原因: 如今肆虐台灣的Omicron變異株,雖然傳播速度驚人,可是重症、致死率卻不如前幾代COVID-19。 筆者很支持這項措施,不過攤開數據,個人認為可以再「共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