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https://japanese-restaurant-7980.business.site/
以前我在台北工作,自助餐大概只有兩種計價方式: 一是素食自助餐的秤重方式,一斤多少錢由店家決定。二是葷食自助餐多半看菜色計價,有魚有肉自然比較貴,但如果是一般蔬菜,價格都會固定,一樣菜5元,跟員林一樣,但員林現在漲到10元了。
然而員林這家從下午5點開始營業到凌晨4點的清粥小菜店,其計價方式一直令我不解: 如果有買白飯或稀飯, 一樣非肉的菜是10元(包括滷蛋、菜脯蛋、滷豆腐、油豆腐等)。
以我買的一個便當為例,內容有白飯、高麗菜、滷豆腐、菜脯蛋。 白飯5元+滷豆腐10元+高麗菜10元+菜脯蛋10元=35元,可以讓一個女生吃到撐,所以我通常會請他們減去三分之二的飯量。
可奇怪的是,如果你沒買白飯,高麗菜就會變成15元,雖然菜量也會增加,但量實在太多,多到你會吃腻,若你還想點別的菜,就得再加15元,然後就會整個多到吃不完。
我曾在沒買白飯的情況下,請他們幫我夾10元的菜就好,對方卻跟我說:「不行,這樣我們不會夾。」
便當盒有白飯時,你會夾10元的菜量,怎麼便當盒沒白飯時,你就突然就不會夾了?
不就夾一樣的量,是有什麼好不會夾的?
於是同樣菜色的便當,若你沒買白飯,那就高麗菜15元+滷豆腐10元+菜脯蛋10元=35元。 所以不管有飯還是沒飯,便當都是35元。
但沒飯的話,高麗菜會過多吃不完,於是為了不浪費食物,你只好多買你不想吃的白飯,而如果白飯沒人吃,到頭來你還是浪費了食物? 為什麼會有這麼莫名其妙的計價方式?
我想店家一定有某種目的,才會設計這種計價方式,那目的是什麼?
是不希望客人只買菜不買飯嗎?可是不買飯有什麼關係?少煮一點就是,也沒什麼損失吧?還是說少賣白飯和稀飯,整體營業額就會下降,所以必須提高菜錢做為彌補?
菜錢提高到15元,菜量也是給15元,還是沒多賺啊?那你搞那麼複雜幹什麼?
於是為了多買幾樣菜,又不要每道菜都過量,我只好買白飯,然後因為吃不完,就冰起來,冰到隔天就失去胃口不想吃,最後還要倒到樓下垃圾區的餿水桶裡......
出處:小丸子梗圖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