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獻給想死的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書名:《獻給想死的你》

作者:綾崎隼

出版:皇冠

封面圖片取自 Bookwalker


簡介

一位小說家美作里奧在小說《Swallowtail Waltz》即將完結時,以社群宣布死訊。不久後,一名粉絲因此自殺未遂。


隨後,小說的粉絲社團中,有七人決定組成團體,在廢校舍還原小說場景,試著要拼湊出小說的結局。在團體生活的幾天後,完結篇的原稿竟然出現在校舍,而團體也因原稿的出現而開始產生猜忌,即將面臨崩裂⋯⋯


當作品上升至真人

我滿喜歡書中在他們發現第一篇原稿時,猜測作者美作里奧的過程。我覺得就像是某種追星的情懷吧?粉絲們會因為喜歡故事,開始喜歡上某些角色,會想成為那些角色,或是猜測和解讀劇情。隨著對故事越來越熟悉和喜歡,便開始對作者也感興趣,會去猜測他的性別、他經歷過什麼才能寫出這樣的故事等。


但上升真人的臆測,甚至到有出版社相關人士的洩密,不論作者是不是真的死亡,都是對當事人的不尊重。尤其美作里奧又是個姓名、性別、和長相都成謎的作家,那些猜測和自以為正確的優越感,某方面來說也類似八卦週刊報導那樣捕風捉影吧?滿喜歡在書中看到這樣的討論。


發布後的承擔

當作品、評論一旦被發表出去,便表示作者、筆者們有承擔後果的責任。作品畢竟是人做的,表示不會每個人都會喜歡這部作品。當作品超過或不足大部分讀者們的期待時,那就是對於作者最大的考驗。美作里奧將熱門角色寫死了,導致評論大炎上。這樣的炎上導致美作里奧承受極大的壓力而停更,甚至發佈了死訊。


想到我常常在 LINE WEBTOON 看漫畫,那是個可以讓讀者評論週更漫畫的平台。有時在留言時也會想,我會不會不自覺留下讓創作者備感壓力的言論?我留下的評論是出自於想抒發想討論、還是顯示某種優越感?有時不太會分辨其中的細微差別。但在那個平台上也可以看到某種眾生相,雖然大家都喜歡某部作品,但真的什麼人都有,覺得滿有趣。


作者 vs 讀者

小說後半的一大重點,是描繪美作里奧的創作歷程,以及讀者對故事的熱愛。


創作對於美作里奧是救贖,同時也是詛咒。創作讓他抒發現實的痛苦,卻也因讀者們的回饋讓他患得患失。他耽溺於讀者們對於故事的熱愛,同時也因負評而開始懷疑自己;他將自己困於孤島上,如同小野田寬郎在盧邦島中,等待著某個不存在的命令、在島中追尋著虛幻、塑造出既巨大又渺小的自己,彷彿自己就是全世界,然而全世界卻持續向前遠去,等待新的故事出現。


即便實際上是個自憐自艾的作者,他的故事卻救贖了許多讀者。讀者著迷於書中人物間的糾葛,以及難以預測的精彩劇情。我想只要是喜歡故事的人們,多半都會有期待下一話、等不及看下一集劇情的心情。讀者們對於故事的渴望,也成為作者要完成故事的使命感。


這些渴望與使命感,再經由出版社編輯們的校稿、裝訂、封面設計和行銷,才能促成手中的小說漫畫等。或許一件作品的起頭是屬於創作者,但發表後,它集結了眾人們的力量,屬於創作者與眾人共有的成品。


結語

我滿喜歡這本峰迴路轉的變化,懸疑的氣氛會吸引人一口氣想看完整本。雖然算滿好猜,且因為一些主要角色們的設定都偏向涉世未深,容易放大自己的年輕人,因此一些對白會顯得過於直白。但又覺得,這也是從自己的世界走出,逐漸認識世界的必經心路歷程吧?若作者是以這樣的心態描繪故事中的人物,其實也滿能引起共鳴的。但可能我算是走過了某個階段,這本可能更適合對自己迷惘和討厭的人看吧?


不過我也滿喜歡因劇情需求,由不同的角色描述他們眼中的事實,營造出看起來是這樣的事,其實每個人都有他們的秘密,而讓事情沒有看起來的那麼單純。當這些秘密所引起的猜忌,更是讓故事增添了不少緊張感。


最後的後記更是打破第四道牆,是滿別出心裁的設計,這點我也覺得很不錯。


作品雖說是創作者靈魂的一部分,但它不能代表作者的全部。或許身為讀者很容易將兩者混為一談,甚至會有個浪漫想法是作者是最熱愛作品的人。但其實創作的過程往往都在強逼每個創作者去面對、挖出可能是自己不願面對的自己,在堅強、脆弱、使命感、救贖和自我懷疑是會不斷來回跳躍。我朋友曾說:「創作者都是走過地獄的人。」因此結束那個地獄,也是結束某一個階段的自己。


因此作品和創作者本人不能混為一談,可以說那是他們走過的結晶和所看所學所歷練,但人終究會繼續往前走,即使偶有停滯,也會有力量驅使自己繼續走下去。

嗨,這裡專放我所看的電影、書籍、動漫等心得,有時會搭配自己的創作抒發對作品的情感。歡迎不吝賜教,請保持基本的禮貌交流即可,謝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怪物們彼此嘶吼啃咬著,誰也聽不進彼此為了什麼而掙扎或攻擊,誰也無法理解彼此內心的渴望,只期望對方按照自己所期望的方式,圓滿自己。殊不知自己也一腳踏入了他人所設的牢籠,彼此在大環境下進行困獸之鬥,即使勝利了,也早已傷痕累累。之後便往下一個不同形式的籠子走去,直到自己的聲音能被聽見。
花店的花給我一種要花包裝成人們喜歡的樣子,如同書中所提到的「物化」這件事。爭先恐後的想要成為一個模子,想被買回去,但美麗後只剩快要消失的自己。白玫瑰則有純潔和天真的意涵,但當「純潔和天真」變成一種包裝,那會變成什麼樣子?
台劇很難得可以看到如此精緻且全面探討「邪教」議題的劇。它不但談到宗教/身心靈團體所帶給人們的種種影響,亦探討著家庭、霸凌等議題,突顯出當人們在精神脆弱時,總會希望能抓到一片浮木,並希望浮木能帶領自己到達彼岸,從中得到救贖。 但邪教之所以為邪教,是因為他們如同毒品般,給予失去希望的信徒們一個美好幻境
隨著晚風靜靜搖擺的模樣,或許才是真實的他吧?
不遠處的一輛怪手往他們的車子前行,他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堡壘被拆除。
無論是什麼時代,文字連結了各個世代的人們,就如同每個人都仰望過同一片天空。
怪物們彼此嘶吼啃咬著,誰也聽不進彼此為了什麼而掙扎或攻擊,誰也無法理解彼此內心的渴望,只期望對方按照自己所期望的方式,圓滿自己。殊不知自己也一腳踏入了他人所設的牢籠,彼此在大環境下進行困獸之鬥,即使勝利了,也早已傷痕累累。之後便往下一個不同形式的籠子走去,直到自己的聲音能被聽見。
花店的花給我一種要花包裝成人們喜歡的樣子,如同書中所提到的「物化」這件事。爭先恐後的想要成為一個模子,想被買回去,但美麗後只剩快要消失的自己。白玫瑰則有純潔和天真的意涵,但當「純潔和天真」變成一種包裝,那會變成什麼樣子?
台劇很難得可以看到如此精緻且全面探討「邪教」議題的劇。它不但談到宗教/身心靈團體所帶給人們的種種影響,亦探討著家庭、霸凌等議題,突顯出當人們在精神脆弱時,總會希望能抓到一片浮木,並希望浮木能帶領自己到達彼岸,從中得到救贖。 但邪教之所以為邪教,是因為他們如同毒品般,給予失去希望的信徒們一個美好幻境
隨著晚風靜靜搖擺的模樣,或許才是真實的他吧?
不遠處的一輛怪手往他們的車子前行,他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堡壘被拆除。
無論是什麼時代,文字連結了各個世代的人們,就如同每個人都仰望過同一片天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一天在手機的新聞訊息跳出了關於「現代大人」有關的評論記事,傳統上所認為的「30歲大人」是一個有結婚、有車子、有孩子、甚至有房子的樣貌。然而,現代大部分已經30歲的「大人」卻大不相同。評論說這是一個「長不大的時代」,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變遷吧。 「我真的可以繼續這樣下去嗎?」 這個問題其實從20
Thumbnail
《影響力領導》這本書的作者研究了150名以上的領導者,並對於他的前任和現任成員展開360度訪談程序。領導人有兩類,乘數領導人和減數領導人。這本書以案例對比了乘數領導人和減數領導人的做法,有的時候案例具體到你會覺得歷歷在目。最後作者還放上對付減數領導人和如何成為乘數者的策略,方法和案例很多,非常實用!
Thumbnail
在人人都用網路社交的年代,任何人、事充斥眼簾,但昨晚在Threads一個串文,留了我一大步,內容反應時下許多問題,卻似乎也衍生許多契機。 這名作家已出書,所以稱他為作家,至於書的內容像自傳也是紀錄,因為他在Threads上追蹤數7000多人,我不是他的追蹤者,因為他的舉動我並不忍心認同,在
Thumbnail
某天晚上順手拿起堆積在床邊的書,想說來讀點感動的故事好了,沒想到作者下手這麼重,第一篇就大催淚!
Thumbnail
簡單宣佈一下,我的長篇小說《劇情需要你們去死》由昨日開始正式在《鏡文學》連載,往後逢星期一及星期四會更新一章,相關連結在文未,懇請大家多多支持。
Thumbnail
如果有一種方法,經過科學研究證實,可以有效降低負面情緒、舒緩壓力、減輕焦慮、讓睡眠品質變好、讓人覺得內心平靜而充滿幸福感,你想瞭解看看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致富心態不像某些艱澀難懂的投資理財書籍,作者藉由分享許多理財的故事,傳授正確的投資和理財觀念,首先作者在寫給小孩的信中提到,不是所有成功都是努力工作的結果,相同的也不是所有貧困都是因為懶惰,這代表有些成功人士的成功可能是來自於運氣,因此好運可以讓你成功,而風險則可能讓你從天堂瞬間掉
Thumbnail
除了每個月的正職薪水,下班後還有其他額外收入,但是為什麼真正進銀行帳戶的現金永遠不夠? 明明就有加薪,為什麼還是月光族? 這些問題每個月底都會自動體現在我的銀行餘額上。 藉由閱讀《獲利優先》書中知識,反轉對使用金錢的心態與舊式獲利公式,讓這些問題得到解答。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一天在手機的新聞訊息跳出了關於「現代大人」有關的評論記事,傳統上所認為的「30歲大人」是一個有結婚、有車子、有孩子、甚至有房子的樣貌。然而,現代大部分已經30歲的「大人」卻大不相同。評論說這是一個「長不大的時代」,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變遷吧。 「我真的可以繼續這樣下去嗎?」 這個問題其實從20
Thumbnail
《影響力領導》這本書的作者研究了150名以上的領導者,並對於他的前任和現任成員展開360度訪談程序。領導人有兩類,乘數領導人和減數領導人。這本書以案例對比了乘數領導人和減數領導人的做法,有的時候案例具體到你會覺得歷歷在目。最後作者還放上對付減數領導人和如何成為乘數者的策略,方法和案例很多,非常實用!
Thumbnail
在人人都用網路社交的年代,任何人、事充斥眼簾,但昨晚在Threads一個串文,留了我一大步,內容反應時下許多問題,卻似乎也衍生許多契機。 這名作家已出書,所以稱他為作家,至於書的內容像自傳也是紀錄,因為他在Threads上追蹤數7000多人,我不是他的追蹤者,因為他的舉動我並不忍心認同,在
Thumbnail
某天晚上順手拿起堆積在床邊的書,想說來讀點感動的故事好了,沒想到作者下手這麼重,第一篇就大催淚!
Thumbnail
簡單宣佈一下,我的長篇小說《劇情需要你們去死》由昨日開始正式在《鏡文學》連載,往後逢星期一及星期四會更新一章,相關連結在文未,懇請大家多多支持。
Thumbnail
如果有一種方法,經過科學研究證實,可以有效降低負面情緒、舒緩壓力、減輕焦慮、讓睡眠品質變好、讓人覺得內心平靜而充滿幸福感,你想瞭解看看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致富心態不像某些艱澀難懂的投資理財書籍,作者藉由分享許多理財的故事,傳授正確的投資和理財觀念,首先作者在寫給小孩的信中提到,不是所有成功都是努力工作的結果,相同的也不是所有貧困都是因為懶惰,這代表有些成功人士的成功可能是來自於運氣,因此好運可以讓你成功,而風險則可能讓你從天堂瞬間掉
Thumbnail
除了每個月的正職薪水,下班後還有其他額外收入,但是為什麼真正進銀行帳戶的現金永遠不夠? 明明就有加薪,為什麼還是月光族? 這些問題每個月底都會自動體現在我的銀行餘額上。 藉由閱讀《獲利優先》書中知識,反轉對使用金錢的心態與舊式獲利公式,讓這些問題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