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如先前隨筆的其中一篇AI建議摘要:
“閉嘴的藝術:學會與他人共處的智慧
學會閉嘴與人相處,擁有點醒性質的建議與意見時,要注意觀察對方是否真的需要,一切建議都可以被視為說教。對待他人的抱怨與困境,閉嘴、安靜陪伴是最好的良藥。”
摘要內容差不多是我想的事情沒錯,但不是「我想說的話」,我覺得兩者是不同東西。
AI摘要得很好,內容看似是抓到了我想說的意思,但卻不是我想傳達的、沒有抓到「我」本身。那種摘要就跟網路上千篇一律的農場文沒什麼不同,而現在確實也有不少文章或甚至影片是直接採用這樣的方式生成。
沒有想開農場的打算,若真有想特別寫摘要會選擇自己寫,所以覺得自己不需要使用這樣的功能,至少現在還用不到。
有很多事情其實都已經知道答案卻仍舊在汪洋大海中尋找「答案」,這是為什麼?
或許是因為大多時候我們在尋覓不可見的某些東西,不是眼前看見的那些東西。
論「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跟「讓自己變好的過程中可能會想些什麼、做些什麼、經歷什麼、實際獲得什麼」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更多時候我們已知前者但尋覓後者,後者屬未知的範疇,而在透過精確計算產出結果的AI的世界中「未知」與「模糊」並不存在,就算有也僅僅是經過模糊處理的精確結果。多數時候AI僅能提供我們前者的答案,滿足不了我們對人心與人性有更深刻認識的渴望,我們渴望同類的經驗為我們指引通向未來的道路,而我們的同類是活生生的人、不是AI。
想減肥就少吃去運動、想健康就早睡、想升級就去學習磨煉。
但,為什麼?為什麼有人可以做到,有人很想要卻做不到?我是屬於哪一邊?
現在甚至還出現了有人因無法分辨網路上的是AI還是人而變得疑神疑鬼的案例,我從自己的兩個角色身份去思考、學習如何分辨人類與AI產物的差異:
身為接收者
如果真的已經知道了那些事情、滑過一篇又一篇農場文,打了一劑又一劑強而有力的良藥,我又為何仍於茫茫大海中尋覓,希望能夠找到幾行在讀過之後真正讓自己感到疏心解惑並且試著做出行動改變什麼的那幾行文字?我真正渴望獲得的是什麼?再者閱讀某些內容時,我是否能同時讀到那個人本身的思維意圖、感受以及想表達的情緒?要相信自己的直覺感受,直覺也需要透過練習培養。
身為使用者
AI所提供的建議與資源確實方便好用又合理,但若真的有自己想傳達的事情而非只是想經營一座勵志幹話農場以利收益,那麼在使用上就需要保持謹慎與覺察,什麼時候建議是可採用的、什麼時候又越線成為了去自我化的工具?AI很完美,但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因為不那麼完美所以才顯得美,而我使用AI的原因是什麼?是用於掩飾自身能力的不足、還是作為增幅自己技能的有力工具?
何以判別界線,我也還在摸索,但我想身而為人多少對於這些感受都擁有天賦,隨著對界線判別的認識加深,同時也會能增加自己身為接收者時的敏感度。工具沒有錯,問題往往出於使用者的起心動念。
科技進步促成的影響與疫情一樣不可回溯,比起花時間與精神去抗拒,還是先沉澱一下思考自己與AI的關係、想想身為人類的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善用這些便利工具來因應這個大AI時代吧。
我想只要我還有想說的話要傳達,大概就還不會有點下「使用AI建議」按鈕的一天,
雖然只不過是段內容摘要,但使用習慣會蔓延仍須謹慎看待。
就算廢話很多,但只要對自己來說是有意義的廢話,那就依然有存在的必要性。
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也像這樣的AI功能,雖然有得用很方便但卻不見得真的是現在的我所需要的呢?有關AI真的很多值得思考的事情,明明是塗鴉邊思考的內容卻跟畫圖一點關係都沒有,圖像創作的話題或許之後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