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聲音的溫度」,我提到文字的感覺是1D的,因為總有一條線的距離;而聲音是2D的,因為聲音會迎面而來。面對面卻不是3D,而是2 D的。為什麼呢?其實標題就已經告訴你知道答案了。但是,為什麼我會感覺「面對面」是2D的呢?
根據維基百科的描述定義:「維度(英語:Dimension),又稱維數、因次和次元(日語:次元/じげん),是描述物件狀態所需的獨立參數(數學)或系統自由度(物理)的數量。」0維是一點,沒有長度。1維是線,只有長度。2維是一個平面,是由長度和寬度(或曲線)形成面積。3維是2維加上高度形成「體積面」。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點、線、面、高度構成3維的體積。而就抽象的事情來說,或許我們可以把「維度」解釋為「參數」,是屬於哲學、思考、感受、情感面向上的參數。
那麼我們來數一數維度,字是點(0D),文句是線(1D),聲音除了文句還多了音線,成為面(2D)。以上證明聲音確實是2D的。那麼面對面呢?當我們看到一幅畫、一張照片、一段影片,你會說它是2D還是3D呢?答案很肯定是2D的吧?
看畫展看展覽的時候,你不太會駐足停留,觀看影片(例如電影、戲劇或YouTube)的時候,卻容易被固著住。因為你無意識中在過著影片裡的另一個人生。
那麼面對面,回到孤獨之後,難道不是像做了一場夢、看了一場電影。你如何證明卻實在發生過呢?
兩面相貼仍是一面,兩面相對也只是兩面,竟然這樣的啊!這樣的體悟,是在一次跟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碰面之後,我突然發覺到感受到:到底有沒有見面呢?還有一次很久沒有回家的孩子,回家後又返校,我又有了同樣的疑問。好像見了面、一起吃頓飯、聊聊天,不足以讓我有足夠的實體感。
對的。就是這個問題吧!如果沒有實體感,就仍只是一個「面」,就像看了一場電影一樣。
再回頭想想看看點如何變成線?線如何變成面?進而成為3維的體積呢?有了X軸Y軸Z軸,還不夠,他們必須連結必須相交。如果這三條線沒有相交一點,或是第三條線沒有與「面」相交,線仍是線,面仍是面。
人們的五感裡,視覺、聽覺、嗅覺是單線,「隔空」就可以感受到,味覺和觸覺則需要「實體」的接觸。海倫凱勒因為觸摸到了水的流動,才感受到活的世界,因為摸到嘴唇和喉嚨的震動才了解如何說話。如果你的伴侶說著愛你,卻從來不牽你的手,如何證明他愛你?初生的寶寶母親如果不抱他,如何讓他了解安全受到保護?人類是如此的遲鈍而脆弱,需要實體的證明。
所以我一開頭就破題告訴你答案了,面對面產生的連結還是不足的,仍是2D的。唯有你拉起他的手,擁抱他,你們的生命才有真正的連結和相交。所以,頓悟體認到這點之後,每次孩子回家,我都要擁抱他;在家裡的親人,至少也要摸摸他的頭,牽牽他的手,讓他知道家人實際的存在。而遠方的朋友啊!我好想擁抱你。
那麼,你和他的見面是2D還是3D呢?
話雖然如上這麼說,但是,實際上,還有男女親疏之別,如果你還不能確認你們的關係,當你想伸出你的手,當你想擁抱他人的時候,請先取得同意。開口問雖然有點笨,至少不會無禮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