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路過而是走進世界的綠色旅行—文訊雜誌邀稿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近年ESG 與SDGs 的風潮席捲全世界每個領域,休閒旅遊也開始出現永續旅遊、低碳旅行、綠色旅行、生態旅遊這些名詞,除了聚焦在不耗費太多能源與資源的角度外,也是強調對環境友善的負責任的旅行。

   其實這不是新概念早在2005年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資源組在歷經長達數月的討論與十多次的會議,擬定出「生態旅遊白皮書」,我是推動小組的召集人之一。生態旅遊或一般說的綠色旅遊的真正意涵應該回到它產生的由來。1990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首先推動,之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也在它所屬的永續發展部門成立了生態旅遊的常態單位。由此可見,生態旅遊是保育的工具,而不是旅遊業者眼中「創造觀光業盈收的工具」。

    而且生態旅遊並不是獵奇大自然的高檔活動,只有遵守三個原則才是真正的生態旅遊。

一、尊重自然保護自然。

二、尊重當地居民,並協助當地居民的永續發展。

三、提供遊客直接參與保育行動的機會。

   跟大眾旅遊最大不同在於不用商業機制的削價競爭(因此不可能多收錢資助當地的保育工作),以及使用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吸引觀光客(探險尋奇或採摘各種珍貴野生動物、植物),這種外來略奪式且將本求利的現實,很容易就會以消費乃至耗盡自然環境的方式求得一時的業績及較高的盈收。

 

    台灣是個生態與人文都非常豐富的地方,能讓國內外遊客看到美麗的寶島,基本上是好事,但是,我們也很担心,若是以「大眾旅遊」的操作方式與心態去面對生態敏感的地區,尤其遊客數量的「績效」與生態旅遊地必須有的「承戴量」限制,這兩個要求恰恰好是相反的。因為生態旅遊基本上不是娛樂消遣式的觀光,而是一種生態保育的工具,是一種賦有教育內涵的環境行動,若是認知不同,操作出的結果就會有天壤之別。

    除了生態旅遊之外,工作假期更能給民眾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所謂工作假期,意思是指藉由參與勞動工作,得到放鬆的功能。也就是這個景點不必費心思建築聲光物質設備給遊客,反而只要提供旅行者一個實際接觸到土地的勞動工作,能夠讓他們參與到生態保育的直接行動,這樣訴諸理想與關懷,或許能吸引到更多品質更好的遊客。

   

    很多人都以為已將台灣走透透,但是大家也許只是開著車忽嘯而過,頂多在路旁觀景涼亭停車5分鐘拍個相片,或許找排隊店吃美食,因為不斷經過的熟悉感,反而喪失了對台灣真正的瞭解。

    我自己年輕時到哪裡都開車,這些年只要有大眾運輸工具可以到的地方,我就盡量不開車,包括旅遊也是,以前用四輪環島旅行,後來用兩輪騎單車,現在改用雙腳漫遊台灣。讓自己不再『路過』,而是專心探索這個同時擁有遼濶海岸連綿山脈以及溪流平原及豐富自然生態與歷史人文內涵的地方。

    這些年我已經不太去所謂的風景名勝,如今只要任何一片小山坡,一條不知名的小溪流,就能夠讓我徜佯大半天,我也漸漸了解,生命的意義並不是在累積數量完成清單,重要的是能否增加感受的深度。

 

    到山林裏去,就做我們真正想在山林裏做的事,因此,吃大餐、唱歌,那些就留在都市裏吧,『輕裝,簡食,徐行、寧靜』,應該是自然愛好者在自然裏的基本素養了!

   有一位朋友剛從加拿大旅行回來,聽他說買了長長的法國麵包,帶幾瓶紅酒,就這麼一個人在美加邊境的五大湖區漫遊了好幾天。這是近年我最推崇的旅行方式了。

   我喜歡在周末假日找個人煙罕至的不知名郊山去走走,通常小背包裏塞幾顆水果加上素粽或黑麥麵包就上路了!這種在大自然中的野餐,其實是人生中最豪華的享受。

  達爾文曾說:旅行是種子的信仰。因為透過旅行而傳播生命,這是植物最偉大的宿命。我也認識不少朋友過著一種像游牧民族一般,可以隨時打包遷移到另外一個地方生活的日子,這總讓我想起澳洲原住民的「漫遊」,吟唱著生命之歌,穿梭在夢的路徑,找到自己與腳下土地相處最舒服與自然的位置。

 

     另外,古道健走也是我喜歡的旅遊方式。

     我們都知道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但是我們卻常忽略了台灣也是全世界非常難得的高山島,一個擁有二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島嶼。

    所以我們雖然是在海島上,但事實上卻是住在山腳下或山裡面,我們的祖先為了工作與生活,經常必須翻山越嶺,久而久之,就在山裡面走出一條又一條的山徑,這些到今天都還沒有被拓寬或改建成車輛可以走的道路,就稱為古道。

    這些分布在台灣各地的古道,不管從南到北,從西到東,不管是穿越高山,或者在丘陵間連結附近的村落,每個古道的功能或目的都不一樣,有的是官方的軍事用途,也有老百姓運送商品貨物的通路,或者是原住民狩獵的捷徑,當我們走在這些古道上,除了欣賞周邊的自然生態之外,還可以去探索祖先的生活方式。

    每條古道一定是從一個或一群人的故事開始,我們也能知道我們腳下的這個駁坎,某個歷史上的知名人物也曾在此歇腳,山徑古道除了地理上可以連結二個地方之外,也可從空間走向時間,走向古人的生活場景,產生更多思古幽情的歷史情感。

  或許我們可以浪漫的描述,古道是台灣土地上一條一條的掌紋,刻畫著我們祖先的命運與故事,每次的古道健行,不只是有益健康的休閒活動,更是一次又一次精彩的自然課與歷史課。

 

    長途健行是非常吸引人的經驗,這種不趕行程,就是為了走路而走路,哪時候達目的地都無所謂,甚至根本就沒有目的地,這種長途健行是我夢想中的奇幻旅程。這個時代通常走路本身就是目的,我們工作辦事情時會以交通工具來達到效率的要求,但是當我們穿上走路鞋往郊外走,找到步道後,步道不再是「過渡」,從一條步道到另一條步道,永遠在自然野地中,從一間旅舍到下一間旅舍,從一棟山屋到另一棟山屋,沒有一晚睡在同一張床上,這些室內只是暫歇,讓我們能在醒來後繼續走在大自然中的過渡。

    因為沒有目的地,總是在走,所以時間不再重要,日子也更加悠長。

    不斷走路,不再心懷功利與期待,只是走著,慢慢的天地間會有股溫柔的力量擁抱著我們,只要走路,不斷地前進。

    步行放慢了世界的速度,也因此才能重新獲得世界,進入另一個時空,在那裡不再形色匆匆,隨時自在地休息與品味風景。

    只要一上路,就從日常生活的繁瑣中解脫,不管是幾個小時或幾天或幾星期,都能深入自己的內在,聆聽風的呢喃,大地的無聲之歌,走在現實與夢境的邊緣。

    走路是獨處的一種方式,可以療癒被訊息過度轟炸的現代人。藉由在廣大的空間步行能夠與心中浩瀚的宇宙融為一體,邊界會消失。

    也有人形容長時間的行走會像是潛入世界另一個層次,另一個時空。即使走過村莊,路過城鎮,遠遠看著其他人的生活,平靜地走著自己的路,彷彿自己是來自於另一個銀河系。

 

   從小至今,我一直都很喜歡走路,走路的感覺很踏實,而且它是有意識的行為之中,和呼吸、心跳等無意識的身體韻動最為接近的,因此走路雖是屬於生理上的動作,卻可以從中激發出心靈的思維與領悟。

    這些年為了健康目的的走路也蔚為風潮,甚至更進階到為了休閒或心靈層次的走路。的確,行走可以是散步、漫遊、晃蕩的休閒,也可以是實用性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求生存的拓荒;行走更可以是從養生到心靈禪修的一種方式。宗教的虔敬者以沿街托缽、甚至用幾跪幾叩的苦行,甚至可以說是化身為暮鼓晨鐘來敲醒世人。自古以來,僧侶有種修行的功課,就稱為「經行」,不斷地走路,有意識地藉著走路靜下心,進而觀照全身。 

    走路也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最好的方式,一則是慢,另一則是隨興,隨時可以停駐,也隨時可以往旁、往前或往後探索。在追求迅速的時代,許多人開始警覺到「慢下來」使我們的心靈、精神或生理都更為健康,也發現步調慢一點,才能感受多一點、體會多一點、享受也多一點。


𝟮𝟬𝟮𝟰年𝟰月,萬物生長🌸

❝ 和諧.衝突.生生不息 ❞

客座主編 #古碧玲 領讀環境書寫 ✿

🍀本期專題〔關於環境書寫的敘事〕🍀

#古碧玲 ⟣環境書寫,啟動一個前所未有的當代書寫風貌⟢

#陳二源 ⟣惜情⟢

#林毓恩 ⟣恆常有光⟢

#凌拂 ⟣徑隱.山蕪.任其恣意⟢

#黃瀚嶢 ⟣椰子回家⟢

#黃宗潔 ⟣在動物與「我」之間⟢

#劉克襄 ⟣當代自然書寫的趨勢⟢

#呂樾 ⟣複數世界的可能⟢

#劉鎮 ⟣活在瀾漫溼地中的行者⟢

#包子逸 ⟣純種自然⟢

#林薇晨 ⟣塵螨的爪⟢

#姚若潔 ⟣關於自然科學幻想故事的啟示⟢

#李偉文 ⟣不再路過而是走進世界的綠色旅行⟢

#郭彥仁 ⟣後山有熊⟢

#李政霖 ⟣畫石⟢

#廖鴻基 ⟣落海⟢

#劉崇鳳 ⟣她是如此煥然一新⟢⠀

📖 本期人物 📖

⭐聚光燈|#平路《#夢魂之地》⭐

陳蕙慧對談⟣在歷史傷口邊緣,劃開無限逼近的一刀⟢

朱宥勳對談⟣當我們暫時「離開」自己⟢

✨ 資深作家|#柴松林 ✨

戴曉楓專訪⟣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文壇新秀|#林文心《#滿花》 🔥

鄭博元專訪⟣沒有生出孩子的母親,是最好的母親嗎⟢⠀

封面插畫 #王錦堯⠀

▃▃▃▃▃▃▃▃▃▃▃▃▃▃▃▃▃▃▃▃

🖊 《文訊》𝗩𝗼𝗹.𝟰𝟲𝟮|𝟮𝟬𝟮𝟰.𝟬𝟰 🖊

📚實體雜誌.電子書.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購物車加起來👉🏻  https://bookstw.link/5rnn4m

🛒電子雜誌也有👉🏻  bit.ly/3IGwifJ

⚡深入當代文學.掌握最新動態⚡

raw-image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要成為自然荒野的一部分,躺在石頭上聆聽流水聲,仰望爭相閃爍的星星,耳聞帶著草香的微風。當我們可以感受到「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這才是大自然賜與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在“荒野”最大的成就應該是他為保育守護,兒童教育,甚至議題抗爭都注入了盎然的趣味,帶動了更多懷著大愛做小事的人一起加入,讓一個個活動都像是廟會趕集,讓參與本身變成青春的巡禮,快樂的啓航。
全世界的華人幾千年來一直維繫至今不變的傳統,除了大年除夕的團圓飯之外,就是每年清明的返鄉掃墓祭祖。     團圓飯通常只限於個別家庭的直系血親碰面,但是掃墓祭祖往往就是整個家族的事,包括三等親、四等親……到叫不太出名字的族人在祭祖時齊聚一堂。
「傻瓜與超人」出版了,書的副標題是「30個超越自我,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故事」清楚明白的點出了書的內容,這是「頭殼壞去」有傻瓜之稱的曲全立導演,繼「美力台灣」系列之後,以「台灣超人」為名的系列影片的文字版。
前些年國外有一本探討當代兒童困境的書「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這本書引用了數以百計的研究報告與專家學者的經驗,指出現今許多孩子的精神障礙,或許是來自於缺乏與大自然的互動,也就是太多太早的靜態活動取代了在野外跑跑跳跳的機會。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要成為自然荒野的一部分,躺在石頭上聆聽流水聲,仰望爭相閃爍的星星,耳聞帶著草香的微風。當我們可以感受到「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這才是大自然賜與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在“荒野”最大的成就應該是他為保育守護,兒童教育,甚至議題抗爭都注入了盎然的趣味,帶動了更多懷著大愛做小事的人一起加入,讓一個個活動都像是廟會趕集,讓參與本身變成青春的巡禮,快樂的啓航。
全世界的華人幾千年來一直維繫至今不變的傳統,除了大年除夕的團圓飯之外,就是每年清明的返鄉掃墓祭祖。     團圓飯通常只限於個別家庭的直系血親碰面,但是掃墓祭祖往往就是整個家族的事,包括三等親、四等親……到叫不太出名字的族人在祭祖時齊聚一堂。
「傻瓜與超人」出版了,書的副標題是「30個超越自我,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故事」清楚明白的點出了書的內容,這是「頭殼壞去」有傻瓜之稱的曲全立導演,繼「美力台灣」系列之後,以「台灣超人」為名的系列影片的文字版。
前些年國外有一本探討當代兒童困境的書「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這本書引用了數以百計的研究報告與專家學者的經驗,指出現今許多孩子的精神障礙,或許是來自於缺乏與大自然的互動,也就是太多太早的靜態活動取代了在野外跑跑跳跳的機會。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在 【花費500+萬台幣,閱讀10000+本書後,31歲的我體驗到的3個生命轉變】提到我經過10年的大量閱讀,獲得了許多好處,以及重大的生命轉變。 而大量閱讀書籍,並不是那麼容易。 這篇文章想介紹給你「目錄閱讀法」,一種簡單卻極具效果的學習技巧,透過抄寫書籍的目錄到筆記本,提供了一種獨特的閱讀
56 我醒在一戶人家的牀鋪上。 身下被褥柔軟,鼻息間瀰漫着淡淡的香氣。我愣了愣,猛地從牀上坐起來,警惕地環顧四周。 屏風、花瓶、畫卷……顯然這是個凡人的房間,而且看裝潢,應該是某個富貴人家未出閣的女子閨房。 這是什麼情況?難道是仇天那廝多年未曾擁有身體,這下猛地一施法,偏差太大,導致我又穿越了??
Thumbnail
一個人,一個世界,遇見了另一個人,走進了另一個世界,會是天崩地裂或是風和日麗? 我們不斷從彼此的世界路過,淚流滿面,也還是要往前走,那是生命本能的驅動。
Thumbnail
面對家人突如其來的中風,所有病患家屬們肯定都相同地徬徨無助。真心推薦大家閱讀與腦中風、腦神經科學相關的好書,可以帶給我們各種不同方面的正向影響:可帶給我們知識、帶給我們希望、帶給我們能量、也帶給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病患。 (隨著爸爸病程的進步,我也會陸續新增我的閱讀書單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我是個女性。生理女性、社會女性。自我認同是無性別,只由於我太厭惡自己身為女性身份時總是被騷擾與被無意義的義務所勒索。 我生於一九九六年。處於一個介於壓抑與解放的年代。壓抑在於,我們沒有性教育;解放在於,我們都相信性別平等,我們有玫瑰少年,我們有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
Thumbnail
嗨,我是塔塔小姐,來寫我的第二篇生活紀錄了。 上篇有聊到在疫情爆發前我離職了,是的!原本以為找工作會很順利,還在很放心想說,我就休息到三月過完生好了,但大家猜猜我發生什麼事呢? 是的,我生了一場病,是一場外觀會有影響的病。先來形容我原先樣貌好了,我在社群媒體上是位眼睛大大、擁有甜美笑容的女孩,稱不上
Thumbnail
位於新月廣場附近的「宜蘭美術館」,位址就在車水馬龍的區域,或許是建物採用低調的卡其色彩,幾乎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以致於經過好幾年,我才知道原來它是棟美術館。
Thumbnail
<p>倫敦讓行人分兩段看不同號誌過馬路的設計,不但完全消滅人流與車流交織的可能,也減少行人等紅燈的時間,可說是真正「以人為本」的交通工程設計。</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在 【花費500+萬台幣,閱讀10000+本書後,31歲的我體驗到的3個生命轉變】提到我經過10年的大量閱讀,獲得了許多好處,以及重大的生命轉變。 而大量閱讀書籍,並不是那麼容易。 這篇文章想介紹給你「目錄閱讀法」,一種簡單卻極具效果的學習技巧,透過抄寫書籍的目錄到筆記本,提供了一種獨特的閱讀
56 我醒在一戶人家的牀鋪上。 身下被褥柔軟,鼻息間瀰漫着淡淡的香氣。我愣了愣,猛地從牀上坐起來,警惕地環顧四周。 屏風、花瓶、畫卷……顯然這是個凡人的房間,而且看裝潢,應該是某個富貴人家未出閣的女子閨房。 這是什麼情況?難道是仇天那廝多年未曾擁有身體,這下猛地一施法,偏差太大,導致我又穿越了??
Thumbnail
一個人,一個世界,遇見了另一個人,走進了另一個世界,會是天崩地裂或是風和日麗? 我們不斷從彼此的世界路過,淚流滿面,也還是要往前走,那是生命本能的驅動。
Thumbnail
面對家人突如其來的中風,所有病患家屬們肯定都相同地徬徨無助。真心推薦大家閱讀與腦中風、腦神經科學相關的好書,可以帶給我們各種不同方面的正向影響:可帶給我們知識、帶給我們希望、帶給我們能量、也帶給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病患。 (隨著爸爸病程的進步,我也會陸續新增我的閱讀書單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我是個女性。生理女性、社會女性。自我認同是無性別,只由於我太厭惡自己身為女性身份時總是被騷擾與被無意義的義務所勒索。 我生於一九九六年。處於一個介於壓抑與解放的年代。壓抑在於,我們沒有性教育;解放在於,我們都相信性別平等,我們有玫瑰少年,我們有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
Thumbnail
嗨,我是塔塔小姐,來寫我的第二篇生活紀錄了。 上篇有聊到在疫情爆發前我離職了,是的!原本以為找工作會很順利,還在很放心想說,我就休息到三月過完生好了,但大家猜猜我發生什麼事呢? 是的,我生了一場病,是一場外觀會有影響的病。先來形容我原先樣貌好了,我在社群媒體上是位眼睛大大、擁有甜美笑容的女孩,稱不上
Thumbnail
位於新月廣場附近的「宜蘭美術館」,位址就在車水馬龍的區域,或許是建物採用低調的卡其色彩,幾乎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以致於經過好幾年,我才知道原來它是棟美術館。
Thumbnail
<p>倫敦讓行人分兩段看不同號誌過馬路的設計,不但完全消滅人流與車流交織的可能,也減少行人等紅燈的時間,可說是真正「以人為本」的交通工程設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