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英語:*Eat Pray Love)*電影改編自伊莉莎白·吉兒伯特2006年的同名回憶錄,描述主角吉兒伯特在離婚後周遊世界的經過,她分別到了義大利、印度以及峇里,旅遊的過程,分別去對應著電影英文標題吃、祈禱以及愛。
本片最初是吉兒前往峇里,見到村中的藥師,藥師透過手相做了吉兒未來的預言「她會失去一切,並且再次回到這裡。」
吉兒夫妻一起參加了好友所辦的晚宴,而當吉兒和好友在幫小孩換尿布的時候,她問著好友為什麼會想生小孩。好友只跟她提到是否有一個想子你會拿來收集東西。並且讓吉兒看到自己的箱子,裡面裝滿著嬰兒的衣物跟用品。吉兒則想著自己也有類似的收納盒。但裡面所裝著的是各種旅遊資訊的書籍。
宴會結束在回程的路上,吉兒興奮的說著要跟丈夫要一起旅遊享受時光時,丈夫反而是將話題帶開,說自己受到宴會中的老師的啟發,想要再回到校園進修。而兩人之間陷入一片寂靜。回到家中兩人上了床就寢。但是在半夜吉兒下床,走在自己家中,思索著已經擁有著許多,為什麼就是有種空虛?
回到床上丈夫說出實話,他並不想要去旅行,而吉兒也講出內心話,她不想要這段婚姻。隨即談了。離婚。之後她去劇場見到了出演她所寫的劇本演員。兩人一拍即合便交往了,也因為男友而認識到印度的精神導師,更產生了想前往印度的進行靈修的想法,但始終未能成行。
而成功讓吉兒出發大概就是男友無心的一句話
也就讓吉兒將所有家當放在租用倉庫展開旅行。並且在義大利用一個當地笑話作為結尾跟開頭。
一個人不斷祈禱著神讓他中樂透,有天神顯靈跟他說
「孩子,你至少去買個彩券阿。」
吉兒開始旅行,也開始帶入本片的三個標題:吃、祈禱以及愛。
旅行最令人嚮往的部分,我相信當地美食肯定是會占有一定比例的。因為能看到食材、調理、口味的改變,產生原本沒體會過的口味。也因此整部片在義大利時,有著許多調理食物以及享用的畫面。從千層酥、義大利麵、冰淇淋以及披薩等等。不過裡面有趣的橋段或許反而是在於義大利人們與身為美國人吉兒的對談中。
而這樣的說法來自於,美國人總會讓自己工作到筋疲力盡,結束後的啤酒或美食,比起食物本身,更多的是對於自己辛苦的慰藉又或是對於壓力所做的宣洩。也因為吃只是作為娛樂與發洩的管道,當回過神後又因為高額的花費、卡路里的計算、宿醉帶來的不適等等,讓自己陷入了罪惡感之中。眼前出現的美食,卻不再是享受著品嘗食物的單純樂趣。
這也讓我想到另一部作品「孤獨美食家」,井之頭五郎雖然大多是在工作後去吃飯,但並不是作為慰藉與宣洩。更多的是來自他單純的肚子餓了而已。所找的店家也只是隨著當下想法去進行選擇,也因此可以看到的是到哪都有的菜色,豬排飯、咖哩、燒肉等等。偶而搭上店家特有的料理。所享受的也是一種隨機的驚喜感。而他在食用料理當下的想法,不再是前一份工作有多累人、待會有多少事情待辦。而是專心地享用所送上的料理。等吃完再回到工作上好好努力。
回到片中吉兒在義大利最後的一餐,是與當地朋友相聚的火雞大餐,朋友卻忘記解凍導致整個行程嚴重延遲。但其他人只是笑笑過去,而先享用其他菜色、紅酒。甚至睡了一覺,等待火雞退冰到烹飪完成,晚餐早已變成了早餐。但他們所享受的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的時光,而美食就是做為增添快樂的要素。
離開了義大利後,吉兒來到印度。也去了他所嚮往精神導師開設的道場。想要藉由冥想或是祈禱的方式讓自己內心可以尋求一些平靜,但奇怪的是有的只是更多的紛擾跟混亂。
像是在眾人唱誦經文時,要嘛不是睡著,要嘛就是翻閱著經文,想看還要多久才結束;又或是冥想時腦中卻不斷冒出各種念頭,之後需要有一個自己的冥想房等等的雜亂念頭。而身旁一同修習的年輕女孩,也在吉兒待在印度的時期,結婚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這個部分不禁讓吉兒,想起與前夫的過去種種回憶。先前的誓言跟回憶加重了對於自身的罪惡感。
這個部分反而與吉兒旅行前,與前夫的相處有所對比。前夫不斷轉換工作,骨董車交易、糕點主廚以及想再回到學校進修等等,可以說是不斷地轉換跑道,甚至前面所累積的經驗,可能都沒辦法帶到新工作。也沒辦法滿足吉兒前往旅行的渴望。甚至在進行離婚協議時,歇斯底里的行為讓吉兒無法忍受,寧可將全部財產給對方也不想再見一面。
也許在義大利因為剛離開原本環境享受快樂,以及大多有新朋友相伴的活動。直到在印度時才有自己獨處及思考的環境。加上眼前似曾相識的畫面,讓他重新想起了前夫。而在經過朋友的提點與對自己過去錯誤的自白。才讓吉兒體誤,而進而放下與原諒自己。
我們常對失戀的人說,最能讓自己忘掉失戀痛苦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忙起來。除了因為忙碌可以減少自身負面的胡思亂想外,也因為從其他地方,不論是工作或活動所得到的成就感,讓自己重新覺得自己是值得的。吉兒在義大利學會如何快樂,但在印度則是面對了內心的紛擾,最終通過冥想和反思,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
「從15歲開始就是不斷戀愛跟分手,我從來沒有自己獨處兩個禮拜的時光。」
「你跟前夫在一起時像前夫,跟現在男友在一起時又開始像男友了。」
在本片前段有提到兩個部份,或許可以從中推敲出吉兒對於感情的相處模式。會逐漸讓自己去偏向愛人,如果不是好友提起她自己放著那些旅遊雜誌的小箱子。或許就不會讓她想起對於「旅行」的渴望。自然整部片的故事就不會演到這裡了。也因此讓吉兒對於愛人產生恐懼,深怕自己只要愛上對方,就會重新讓自己回到完全失衡,以對方為主的生活方式。所以也去壓抑自己對於愛情的慾望,也過了無性生活好一陣子。
長期壓抑慾望反而會反噬。就像我們抑止對美食的渴望,最後反而常常造成暴飲暴食的後果。吉兒在峇里島遇到了新歡。甚至做愛太頻繁到膀胱發炎,就可以看出這慾望壓抑的多兇….。直到對方找吉兒一同去旅行,這個可說是前面伴侶所沒有做到的事情,她卻把對方推開,因為她害怕自己又會因此出現所謂的「失衡」。
「為了愛失去平衡,是過平衡生活的一部分。」透過村中長者的提點,吉兒才理解所謂的平衡應該是在光譜的兩端中尋求一個適當的點,而不是非黑即白的去選擇其中一種極端。因為極端只是讓自己回到最一開始的情況,想要用美食、娛樂去慰藉與宣洩,來忽視自己那些渴求卻不可得的方式而已。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這部片的標題,用吃、祈禱以及愛這三個詞彙組成,並且用主角在三個國家的生活,對應著去進行詮釋。重新去看待美食與快樂之間的關係,審視祈禱對於自身內心是否求得平靜,以及在自己與他人間的愛如何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