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孫子兵法》行軍篇火攻篇全文翻譯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孫子兵法之邏輯

孫子兵法之邏輯

「行軍」、「火攻」兩篇是「軍爭」篇的實戰操作

「行軍」開篇即是「處軍相敵」:處置軍隊、觀察敵情。這當然已是在戰場上。一支數百人、數千人、甚至數萬人的軍隊,在戰場上的運動,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即使是單純的移動、紮營、埋鍋造飯,絕非夏令營那種遊戲。「行軍」應當解釋為「軍隊移動、行動、行進」。

「火攻」是用『火』以『攻擊』,但不是現代人所稱的「火力」——是指槍砲彈藥的『威力』,雖然也有『火』的效果;孫子的「火攻」是直接用『火』的燃燒以掠奪敵軍,例如燒夷彈、汽油彈。

此二者,皆是「軍爭」所需要的。

處軍之一

總而言之,佈置軍隊、觀察敵情:穿越山區,應依傍山谷;選擇視野開闊、地勢較高之處;敵人由高下衝,不可由低往上迎擊這是佈置於山區的軍隊。敵人想要穿過河水,我方必須遠離河水;敵人渡水而來,切記不要在水邊迎擊,應等待敵人有半數上岸、半數仍在水中之時才出擊;若想要與敵接戰,不可依靠在水邊,應選擇視野開闊、地勢較高之處,且不可迎接水流;這是佈置於水上的軍隊。穿越沼澤,只有一個想法——快快離開!若是不得已在沼澤接戰,一定要依靠水草、且後方有樹林這是佈置於沼澤的軍隊。在平坦的陸地,要駐紮於能靈活行動之處,而且右與後要有高地,前有敵人則後方不可有阻礙;這是佈置於平地的軍隊。總而言之,這四種佈置軍隊的利益,是黃帝勝過其他四帝的原因。

竹簡本「戰降無登」,通行本卻變成「戰『隆』無登」,一字之差,造成不可讀。朔雪寒的《孫子兵法論正》考證為『降』,往下的意思。依傍山谷,應是為了取得水草;選擇視野開闊、地勢較高之處,應是避免侷限、低窪與潮濕。

朔雪寒的《孫子兵法論正》所考訂是「勿迎之於水『汭』」,『汭』即是水邊。通行本是『內』,可能是因相似而通假;進入「水中」迎敵,不是太蠢嗎?此外,接戰時依靠在水邊,則軍隊至少有一邊被限制行動,太不利。「無迎水流」應該是要避免敵人在上游蓄水並放水,衝淹下游的我軍。

處軍之二

總而言之,軍隊都喜歡高處而討厭低窪,重視陽光而避免陰闇,保養生氣要駐紮在物資充實之地,軍隊身強體壯而無各種疾病。必須佔於丘陵、隄防的日照面,且其在軍隊的右、後方;此是軍隊的利益、也是地形的助力。河上游下雨,而且水流已達到軍隊所在,不可涉河,等待舒緩。穿越山澗遇到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等,會受限的環境,必須即刻離開、切勿靠近;我遠離而使敵人靠近、我面對而使敵人背對。軍隊駐紮地的週邊有險阻、潢井、葭葦、小林、翳薈等任何可能藏匿的場所,都要反覆搜索,那些是奸細所在。

通行本在「養生處實」以及「軍無百疾」之間,有一「是謂必勝」。這很明顯中斷了原文語氣。如果放在「軍無百疾」之後,才通順。所以,這應是註文。

「養生處實」應該怎麼解釋?這不是兩件事而是一件事—要養生,就要將軍隊駐紮在物資充實之處。

「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是什麼?這些都可以從字面想像、推測。「天」可以解釋為「自然形成的」。而「險阻、潢井、葭葦、小林、翳薈」,從「可伏匿者,謹復索之,姦之所處也」來看,就是那些會遮蔽視線的處所,都是藏身的好地方。

相敵之一

敵人在近處卻保持安靜,是憑藉他有險可守;在遠處卻刻意挑戰,是憑藉他行動便利眾多樹木動搖,是敵軍來;眾多野草多有障礙,是要起疑。鳥飛起,是下方有埋伏;獸驚駭,是敵軍大舉而來。塵土高而尖銳,是敵軍車來;低而寬廣,是敵軍徒來;分散而成條狀又相隔遠,是伐木;量少而且有往有來,是下寨紮營。言辭卑下卻防備增加,是要進攻;言辭強硬且作勢衝鋒,是要退兵。輕車先出且居於側翼,是要佈陣;無約定卻要請求停戰,是有陰謀。人人奔走列陣,是日期已至;半數前進,是要引誘。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違者,樵採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辭卑而益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其側者,陣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這是通行本。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敵遠而挑戰,欲人之進者,其所居者易、利也。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遠者,採樵者也;少而往來者,營軍者也。辭卑而備益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居側者,陣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陣兵者,期也;半進者,誘也」。這是朔雪寒的《孫子兵法論正》所考訂。

「敵遠而挑戰,欲人之進者,其所居者易、利也」此句,通行本拆為兩句,誤;意思是,敵人在遠處對我挑戰、希望誘我進攻,是因為他所處的位置開闊並且有利。「散而條遠者」是塵土分散而呈條狀且遠隔,通行本為誤。「居側」在通行本是「其側」,誤;意思是,輕車先出動並且布置於側翼。「半進」在通行本是「半進半退」,誤;意思是,敵人用一半朝我靠近。

雖然朔雪寒考證如此—「敵遠而挑戰,欲人之進者,其所居者易、利也」。但如果與前一句「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合併來看,似乎應該是:「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者,所居易也。」意思是「敵人在近處卻保持安靜,是憑藉他有險可守;在遠處卻刻意挑戰,是憑藉他行動便利」。這樣似乎比較合理。

相敵之二

拄杖而站立,是飢餓;打水的人先喝,是極渴;眼見利卻不進取,是疲勞;鳥集中一處,是空虛。夜晚呼號,是驚恐;軍隊擾動,將軍不莊重;旌旗動搖,是部隊混亂;官吏常怒,是倦怠。殺馬吃馬肉,是軍隊沒有糧食;沒有設置取水用具,是不打算返回營舍。說話懇切溫和、慢慢訴說,是失去眾人的擁戴。數次賞賜,是窘迫;數次處罰,是困擾。對人先強暴而後敬畏,是不精明的極致。前來送禮謝罪,是要休息。部隊憤怒而逼近,卻久久而不交戰、又不離去,必須謹慎查察。

「仗而立者,飢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殺馬肉食者,軍無糧也。懸缶不返其舍者,窮寇也。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眾也。數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先暴而後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這是通行本。

「杖而立者,飢也;汲役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殺馬食肉者,軍無糧也;軍無懸甀者、不返其舍者,窮寇也。諄諄翕翕,徐言人者,失其眾者也。數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先暴而後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近,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此」。這是朔雪寒的《孫子兵法論正》所考訂。

「杖」此字當然比「仗」合乎道理。「汲役」是指鑿井打水的部隊,「汲而」固不通。「殺馬食肉」才合乎語法,「肉食」誤。「軍無懸甀者、不返其舍者,窮寇也」是說軍隊沒有設置取水用具、不回到紮營地,這是窮途末路的敗軍。依朔雪寒分析,也有可能前一句「軍無糧也」其實是註文,那麼整句就是「殺馬食肉者、軍無懸甀者、不返其舍者,窮寇也」,頗通順。「徐言人」是依據竹簡本,「言」當然是動詞、「徐」為副詞。

非多益

軍隊人數並非多多益善,不躁進、數量足夠、且集中力量、料算敵軍、擒獲目標而已。只有毫無思慮而且看輕敵人的,必定遭人所擒。基層尚未依附親近卻懲罰他們,則他們不服,不服就難以運用;依附親近卻不懲罰他們,則他們不可用。因此,用思想統一部隊,用操練整齊部隊。命令在平時就貫徹以教導部隊,則部隊心服;平時就不貫徹以教導部隊,則部隊不心服。命令在平時就貫徹,代表上上下下互信互賴。

孫子肯定地不認為軍隊人數愈多愈好。不冒進,數量「足夠」,而且團結、知敵情、取勝於人,如此而已。毫無考慮又輕視敵人,下場必然是遭敵擒殺。通行本「兵非貴益多」不如朔雪寒考訂「兵非多益」通順,從後者。

如何團結?先「附親」再「賞罰」。「附親」是朔雪寒考訂,「親附」則是通行本。竹簡本是「槫親」。是故,依從朔雪寒考訂。

此句話至今仍是真理。基層勞工如果尚未融入公司的文化與制度,公司如何給予獎賞、實施處罰?反之,已融入公司的文化與制度,卻應賞不賞、該罰不罰,如何能用?所以,用「文」合、用「武」齊。朔雪寒所考訂之「合之以文、齊之以武」,在通行本是「令之以文」;「令」與「齊」不稱,當為「合」(因為形相近而致錯誤)。

「文」、「武」各是什麼?「文」應當是「思想」,就是為誰而戰、為何而戰;清楚、明白,就會是「可與之生、可與之死,民弗詭也」。「武」則應當是「操練」,就是體能戰技、本職學能,透過操練達到力量上的整齊劃一。「是謂必取」當是註文摻入。

平常即不重視命令的施行,無法教導部隊。甚至更惡質的,下令者,自己就經常破壞規矩,士卒們當然離心離德、毫無戰力。反之,平常重視,長官以身作則,部隊就知道是認真的,大家心服口服。命令能通行,就代表上上下下互信互賴。

總而言之,用於攻擊的縱火,有五種:一是縱火於人,二是縱火於糧食,三是縱火於運輸,四是縱火於倉庫,五是縱火於地面。

「火攻有五」,朔雪寒考訂為「攻火有五」(竹簡本即是「攻火」),認為其用法就如同「伐謀」——以謀伐,而等同於「以火攻」。從之。

「火人,火積,火輜,火庫,火隊」:焚燒人員、焚燒委積(糧食)、焚燒輜重、焚燒倉庫、焚燒部隊。「火隊」又做「火燧」、「火墜」,朔雪寒認為那都無法解釋,應當是「火地」。其考證出「墬」在彼時即是「地」,音義皆同;「墜」與「墬」又如此相似,所以訛誤。「火地」自然指焚燒地面。

時日

縱火有條件,條件必須在平時就要準備好。火的燃燒是有時、日的:時是天氣乾燥;日是月亮位於箕、壁、翼、軫這四個星宿—這四個位置,是起風之日。

「行火必有因,煙火必素具」不通,朔雪寒考訂為「行火有因,因必素具」:放火要有條件(因),平常必須有所準備。那麼,什麼是『條件』?「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者,風之起日也」。『時』與『日』就是『條件』——乾燥之時、起風之日。要準備什麼?自然現象如何「人為」準備?孫子是要主事者了解天候的變化規律,以便於推測何時乾燥、何日起風。

五火

有五種縱火的型態,根據他們的變化而因應。這火如果發生在敵人內部,則我軍要在外部應接。火產生了,敵人卻反常地安靜,不可進攻;應擴大火勢,可攻則攻、不可攻則停止。如果可以從外部縱火、不必等待內應,依據時間用火。火發生在上風處、不可以從下風處進攻。晝間的風勢久、夜間則止息。軍隊都必須知曉這五種火攻的變化,依其規律去掌握他們。所以,能夠以火助攻的,是知識上的『明』;能以水助攻的,是力量上的『強』。水可以隔絕,火可以掠奪。

朔雪寒考訂為「火發於內,則軍應之於外」,而『軍』在通行本是『早』,誤。又,「火發,其兵靜而勿攻,極其火央,可從而從之,不可從而止之」,此句在通行本是「火發而其兵靜者,待而勿攻。極其火力,可從而從之,不可從而止」;在此從朔雪寒考訂。

「以數守之」,此「數」應指一種「規律」、「可以計算的規律」。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是通行本、而朔雪寒亦認為如此。但在此提出另一種觀點。首先,『奪』字按照說文解字,應當是「敓」;在此從之。其次,「不」與「水」、「火」都形體相近;甚至後兩字都很像,傳抄時容易訛誤。所以,既然提了「水」、卻不提「火」,有些不合理。或許,「不」自在孫子寫書時,其實是「火」。

弗留

在戰勝攻取之後,若不能或不願施行德政,這是所謂的凶兆;這種情況稱為「弗留」——部隊不應停留,速離。因此說:「明智的國主應思慮、賢能的將軍當謹慎(備)。」

《說文解字》曰:「政,正也。」所謂『兵凶戰危』,打完仗,應該好好地善後。但是若無法善後,或者不想善後,在那個當下,軍隊是處在危險之中的,一旦民怨爆發,難以善了。所以,速速離開吧!「命」或許應解釋為『命名』的意思,而不是『命令』的意思。

通行本是「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攻者凶,命曰費留。故曰:明主慮之,良將修之」。朔雪寒的考訂是「夫戰勝攻取,不修其政者,凶,命之曰弗留。故曰:明主慮之,良將備之」。當然,依從後者。

慎警

非有利不行動,非有得不投入,非有危不戰鬥。國主不可因憤怒而起兵,將軍不可因怨恨而出戰;憤怒可以恢復喜悅、怨恨可以回復愉悅;但滅亡之國無法回復、死去之人無法復生也。因此,明智的國主應謹慎,賢良的將軍當警覺,這是安定國家的常理。

「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興軍,將不可以慍戰。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怒可復喜也,慍可復悅也;亡國不可復存也,死者不可復生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之道也」。朔雪寒的考訂。

「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這是通行本。

雖文字有出入,但不至於誤解,意思其實相同。對於粗體部份,在此稍做一點論述。朔雪寒的「『主不可』以怒興軍,『將不可』以慍戰」意思是「『君主不該』因憤怒起兵,『將軍不該』因憤怒出戰」。後一句較前一句少一字。通行本則對稱。兩相參照,覺得如此較合乎孫子之意:「主不可怒興軍,將不可慍以戰。」不但字字對稱,而且前後句都同樣簡潔有力。

「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感覺上似乎是註文,前已有「非利不動」,這又出現一次,實無必要。沒有這一句,「主不可怒興軍,將不可慍以戰;怒可復喜也,慍可復悅也;亡國不可復存也,死者不可復生也」即一氣呵成!

謹慎與警覺是相當不容易的。『長期的』謹慎與警覺更是違反人性;所以,戰禍不斷。如之何!如之何!

5會員
28內容數
包贏?怎麼包贏?作弊都不保證包贏,你竟說打仗要包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gjj.hu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實虛」、「用間」兩篇是「作戰」篇的實戰操作 「實虛」篇告訴世人如何「致人而不致於人」——將敵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玩弄其於股掌。「用間」篇告訴世人如何「先知」——知道敵人的毛病是什麼、知道敵人的習慣是什麼,擺佈其於股掌。 「作戰」篇主張「兵貴速」;若能玩弄其於股掌、擺佈其於股掌,要「速戰速決」
「地形」、「九地」兩篇是「五變」的實戰操作 該兩篇都有「地形者,兵之助」語句;篇名也都具備「地」的元素。 「五變」:「故將通於五變之利,知用兵矣;將不通五變之利,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兵不通五變之術,雖知九地,不能得人之用矣」(此乃參照通行本與朔雪寒的《孫子兵法論正》而改),明白指出,欲得地
「形」「勢」兩篇是「謀攻」篇的實戰操作 「形」篇以「如決積水於千仞之隙」結尾;「勢」篇以「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結尾。前者要求集中力量、等待時機,後者要求運用環境、激發力量。「謀攻」即是告訴世人,不同的力量等級,有不同的運用法門,目標就是「不戰而勝」。是故,「形」、「勢」是「謀攻」的實戰操作。 先
「軍爭」當是介於「五變」與「謀攻」之間,可類比為少陰或少陽。何解?「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有「乃為之勢、因利而制權」之分;「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者,知迂直之『計』者也」——有「校之以計」之分。勢計互交而成「軍爭」。 知迂直之計 總而言之,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受命主將接到來自國主
「作戰」當是介於「謀攻」與「五變」之間,可類比為少陰或少陽。何解?花費需要「計算」——有「校之以計」之分;「不盡知用兵之害,則不能得用兵之利矣」——有「乃為之勢、因利而制權」之分。計勢互交而成「作戰」。 十萬之師 總而言之,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馳車一千、革車一千、裝甲戰士十萬、千里(五百公里)輸
「五變」當是由「乃為之勢」衍生而出。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乃為之勢」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而反向思考「因利而制權」;「五變」同樣可以說是「因利而制權」,則「勢」上加「勢」而成為「五變」。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有所不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受命
「實虛」、「用間」兩篇是「作戰」篇的實戰操作 「實虛」篇告訴世人如何「致人而不致於人」——將敵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玩弄其於股掌。「用間」篇告訴世人如何「先知」——知道敵人的毛病是什麼、知道敵人的習慣是什麼,擺佈其於股掌。 「作戰」篇主張「兵貴速」;若能玩弄其於股掌、擺佈其於股掌,要「速戰速決」
「地形」、「九地」兩篇是「五變」的實戰操作 該兩篇都有「地形者,兵之助」語句;篇名也都具備「地」的元素。 「五變」:「故將通於五變之利,知用兵矣;將不通五變之利,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兵不通五變之術,雖知九地,不能得人之用矣」(此乃參照通行本與朔雪寒的《孫子兵法論正》而改),明白指出,欲得地
「形」「勢」兩篇是「謀攻」篇的實戰操作 「形」篇以「如決積水於千仞之隙」結尾;「勢」篇以「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結尾。前者要求集中力量、等待時機,後者要求運用環境、激發力量。「謀攻」即是告訴世人,不同的力量等級,有不同的運用法門,目標就是「不戰而勝」。是故,「形」、「勢」是「謀攻」的實戰操作。 先
「軍爭」當是介於「五變」與「謀攻」之間,可類比為少陰或少陽。何解?「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有「乃為之勢、因利而制權」之分;「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者,知迂直之『計』者也」——有「校之以計」之分。勢計互交而成「軍爭」。 知迂直之計 總而言之,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受命主將接到來自國主
「作戰」當是介於「謀攻」與「五變」之間,可類比為少陰或少陽。何解?花費需要「計算」——有「校之以計」之分;「不盡知用兵之害,則不能得用兵之利矣」——有「乃為之勢、因利而制權」之分。計勢互交而成「作戰」。 十萬之師 總而言之,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馳車一千、革車一千、裝甲戰士十萬、千里(五百公里)輸
「五變」當是由「乃為之勢」衍生而出。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乃為之勢」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而反向思考「因利而制權」;「五變」同樣可以說是「因利而制權」,則「勢」上加「勢」而成為「五變」。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有所不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受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經常會回到原點。 從這個階段到下個階段的中間連結點,通常是一個階段的終點,也是下一個階段的…原點。 我不說那是起點,因為下一個階段的起點,會隔一段時間才出現。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多多包涵。
Thumbnail
God bless you困惑地望著夏天。 「這又是怎麼了?」 「我也不曉得,一頭霧水,或許我們不該提伊奎斯特蕾爾。感覺那句的意思,是叫大家躲起來。」
Thumbnail
曾經我遇上了一個男孩。     他把『馬克.夏卡爾、克洛德.莫內、文森.梵谷』、當成人生偶像。     我陪著他參觀了上百場的畫展,從每次到美術館都哈欠連連到知道欣賞。     看懂了梵谷的星空、看懂了莫內的睡蓮、一直到我真心愛上了夏卡爾。     有一天我在他的書房看他作畫。  
Thumbnail
連拿破崙都在看的孫子兵法,除了「沒勝算的仗不打」的事前準備以外,另一個核心思想就是: 「仁義為本,權變為末」。 什麼是權變呢?就是權謀之術,詐術、給人挖坑設局的心思,仁義指的便是對人有仁愛、忠義之心,包容別人、相信別人也相信自己。 可是,為什麼在人吃人的戰國時代,孫子的另一個思想竟然是「仁義」呢
Thumbnail
十三、Try it 我們時常對自己太嚴苛。在精神世界中容易內耗的人都有的通病,全有或全無(all or nothing)已被我們視為圭臬。時常光用想的,我就已經覺得很多事情都做不到,或是憑藉想像,已經將最糟糕的狀態都預設好了,但那時常就是阻礙我們前進的動力。
Thumbnail
話說李鴻淵帶著徒弟李澗跟兩個通事,一個通暹羅語另一個通漢語,由於此時尚無真正的國際語言,重譯(接龍式翻譯)是一般做法。火速趕往真臘跟暹羅邊界去攔住昭祿羣膺的部隊,四騎前後衝出,匆匆忙上路去。第二日便遠遠見到了暹羅軍隊的紮營地,營門口的守衛見是明人服飾,不好攔阻,忙連報了上去,跟著迎入軍帳之中。 昭祿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經常會回到原點。 從這個階段到下個階段的中間連結點,通常是一個階段的終點,也是下一個階段的…原點。 我不說那是起點,因為下一個階段的起點,會隔一段時間才出現。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多多包涵。
Thumbnail
God bless you困惑地望著夏天。 「這又是怎麼了?」 「我也不曉得,一頭霧水,或許我們不該提伊奎斯特蕾爾。感覺那句的意思,是叫大家躲起來。」
Thumbnail
曾經我遇上了一個男孩。     他把『馬克.夏卡爾、克洛德.莫內、文森.梵谷』、當成人生偶像。     我陪著他參觀了上百場的畫展,從每次到美術館都哈欠連連到知道欣賞。     看懂了梵谷的星空、看懂了莫內的睡蓮、一直到我真心愛上了夏卡爾。     有一天我在他的書房看他作畫。  
Thumbnail
連拿破崙都在看的孫子兵法,除了「沒勝算的仗不打」的事前準備以外,另一個核心思想就是: 「仁義為本,權變為末」。 什麼是權變呢?就是權謀之術,詐術、給人挖坑設局的心思,仁義指的便是對人有仁愛、忠義之心,包容別人、相信別人也相信自己。 可是,為什麼在人吃人的戰國時代,孫子的另一個思想竟然是「仁義」呢
Thumbnail
十三、Try it 我們時常對自己太嚴苛。在精神世界中容易內耗的人都有的通病,全有或全無(all or nothing)已被我們視為圭臬。時常光用想的,我就已經覺得很多事情都做不到,或是憑藉想像,已經將最糟糕的狀態都預設好了,但那時常就是阻礙我們前進的動力。
Thumbnail
話說李鴻淵帶著徒弟李澗跟兩個通事,一個通暹羅語另一個通漢語,由於此時尚無真正的國際語言,重譯(接龍式翻譯)是一般做法。火速趕往真臘跟暹羅邊界去攔住昭祿羣膺的部隊,四騎前後衝出,匆匆忙上路去。第二日便遠遠見到了暹羅軍隊的紮營地,營門口的守衛見是明人服飾,不好攔阻,忙連報了上去,跟著迎入軍帳之中。 昭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