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39》未知的恐懼vs已知的恐懼
Daniel Gardner說:「我們身處有史以來最健康、長壽又富有的時代,但恐懼卻不減反增。此為這個世代最大的矛盾。」《The Science of Fear》2008
關於未知的恐懼,如疾病、意外,無法預期的負面經驗。
關於已知的恐懼,如陰影、創傷,曾遭受過的負面影響。
你在生活中有恐懼的事物嗎?
我們真正應該懼怕的是什麼?
應該怎麼去定義及應對這些恐懼信念?
From 《思想 鬥陣俱樂部》無知之幕、語言遊戲、後現代哲學 Facebook
未知的恐懼、已知的恐懼,對未來可以凝聚成「無法探索」的起因、對過去可以結合成「無法信任」的來源。 因為盲人隨時都在黑暗中,如果是熟悉的環境,無妨;如果是陌生的環境,害怕,這是對往未來前進而言,但明明黑暗中反而有更多可以探索,為什麼說是無法探索,因為所承擔的風險,也會無上限,瞬間就可能失去生命,所以無法探索。(這就是友善環境的重要性,文明應該是為任何人都能帶來光明,即便是盲人)
而人類的歷史並非都是光榮與輝煌,人類就應該極致的同情共理,所以看著過去的自己,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好像在告訴自己,自己並無法被信任,自己不值得。 所以對過去可以結合成「無法信任」的來源。
擁有以上的前提,就可以來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Q1: 你在生活中有恐懼的事物嗎?
容易,是基於「簡單的事重複做」的具體實行,因此才能容納變化(易:變化)。 因此「容易」會被說成簡單,是因為大道至簡,只要抓緊目標、刻意練習,終究會走到。 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但只有人不是,人並不是透過努力就能改善或改變的生命,所以「容易」才會在事情與人的相比較之下,被當成簡單,而忽視掉努力的必經過程。
所以分秒都會恐懼,但這一秒還是讓下一秒更好時,也因此分秒都能讓勇氣加倍。
Q2: 我們真正應該懼怕的是什麼?
注意力也是種資源,人類雖有著冥想的無我,但也因為對一般人來說有距離,所以說明著極致得同情共理並非唾手可得的呼吸。 因此我們應該懼怕熵,這個會對宇宙帶來熱寂的存在,而原罪會極大化熵的存在,所以具體落實在信仰,而非迷信。
而信仰本身又自然對恐懼免疫,因此良性循環,生生不息。 生命就像註定般,必定走向美好。
Q3 :應該怎麼去定義及應對這些恐懼信念?
Q2已回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