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觀

含有「史觀」共 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今年八月底出版的《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中文版,在台灣文史界引起了不小的討論,這場形塑當今世界面貌的世界大戰,即使是終戰近八十年後的現在,帶給現代人的心理衝擊仍然不減當年,像是串流平台上數位上色的二戰紀錄片,都還是很熱門的節目。
Thumbnail
這本同樣在書櫃中買了還沒打開,看來我要先把手綁起來不要一直買新書,不然好多書看不完~~~
付費限定
講到全世界自然環境的重大差異,就不能不提到緯度這個極為重要的因素,緯度創造了寒帶、溫帶、熱帶等氣候,而這些不同的氣候,很自然的造就了不同生活形態、不同個性的民族,而這些民族的命運,也取決於緯度所帶來的祝福、甚至詛咒。
Thumbnail
謝謝 John 這樣詳細的分享! 歴史,人類的集體回憶,可以選擇性或有錯漏,甚至「做假」,「刪改」,根本沒有十足的準確和真理,因為人始終都有偏見和私心。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因為它以一個流暢又生動的劇情,公路逃亡或冒險電影的手法,重新定義了所謂的意義,談及文明與歷史的視角差異與族群認同,然後無獨有偶的,同意了我心目中的「叛逆」。 關於文明、史觀、文物保存與歷史詮釋,《博物館偷很大》絲絲入扣的很溫柔。
Thumbnail
「《步步驚心》、《甄嬛傳》其實處處充滿「漢人」文化想像,到了《延禧攻略》、《如懿傳》卻開始貼近史實深究滿人文化,甚至連滿人不裹小腳、戴耳環必須一耳三鉗這種細節都跑出來,擺明說了大清國不是跟漢人一路的,是只把漢人當奴僕的外族帝國」
Thumbnail
雲林縣政府於2021年10月底舉辦「1621開台四百年大航海時代顏思齊」故事展,呈現大航海時代開墾的艱辛。看似立意良善的展覽,卻因使用的「開台」等漢人為中心的史觀論述,引起社會不滿......
Thumbnail
這幾天公視影集「茶金」出了個大問題,引起熱烈討論。 是這樣的,國民黨據台初期有一項很惡劣的作為,就是有名的四萬換一元,簡單說,讓你的存款瞬間縮水四萬倍的意思。 這幾天有些人跳出來說是結果不是原因,因為惡性通膨早在國民黨佔據台灣以後就開始了,不過這種說大有問題。雖然惡性通膨存在沒錯,但要知道國民黨統治
Thumbnail
你的立論在那?整篇文章都沒有來源依據,公視茶金又不是在講歷史劇,要人下架?作者都沒言論自由了?
好啦!說是世界史,但其實因為我對童話故事背景本來就很感興趣,所以多少有點譜,這類的書也看過不少,因此我看這本書,主要還是因為作者的緣故。 因為作者是韓國人,而這是我平常相對少接觸的部份。 是這樣的,不同文化背景,對同一件的詮釋本來就會有很大差異(以我這個基督徒來說,感觸更加強烈,尤其在看見「用華儒奴
Thumbnail
2019年11月17日,香港警方包圍理工大學,並攻入理工大學醫療避難處、拘束救護小組成員。同時,持MP5及AR-15步槍巡邏校園(出處:維基百科)。抗議者所述求並非獨立,僅是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以及實現普選等5項述求。僅是公民權的普世價值。
大愛台電視劇「智子之心」,疑似因被對岸指為「媚日劇」而「自行下架」,激起了敏感的政治漣漪。慈濟在「商業考量」下製播此劇,卻觸怒了對岸;如今在「商業考量」下停播,獨派又何需苛責?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