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偷很大 (2018)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前陣子和母親有段很有趣的對話。

「妳覺得人什麼時候會叛逆?」母親邊開車,邊突如其來的開啟話題。
「大概是當他覺得生活過於平淡,沒有一絲波瀾,渴望改變或有所作為的時候吧。」我皺了皺眉,在認真回答與敷衍了事間猶豫了一下,然後選擇認真回答。
「我是說叛逆欸?就是莫名其妙就違逆父母師長。」母親對我的回答面露質疑。
「那是負面的叛逆吧,可是叛逆對我來說是個中性詞。」我說。

我沒有好好解釋為什麼這麼想,因為我看得出來她沒有興趣知道XDD《博物館偷很大》出現的時機很棒,讓我有機會再次檢視這個有趣的話題。

這部電影的男主角胡安,讓我想到了我心中的那個中性詞:叛逆。不是無理取鬧,也沒有胡作非為,只是叛逆。

劇情簡而言之,就是青年胡安與朋友班傑明在聖誕夜偷闖博物館,竊取了古物,然後逃之夭夭,開始寶藏脫手之旅。看似簡單,但拍攝的手法、視角與寓意卻非常、非常的有意思,偶爾挖掘胡安的內心,偶爾疑惑但沒有答案。

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因為它以一個流暢又生動的劇情,公路逃亡或冒險電影的手法,重新定義了所謂的意義,談及文明與歷史的視角差異與族群認同,然後無獨有偶的,同意了我心目中的「叛逆」。

以下有雷。

故事的一開始就相當引人入勝,因為呈現的歷史感太好,我差點以為自己看錯電影(紀錄片即視感XD)。年幼的胡安感到很疑惑,為什麼課本永遠知道亞歷山大在想什麼,或明白戰爭為何開始。「開頭我們無從考證,我們只知道結尾。」我們不是當事人,如何得知當時當地的那些喜怒哀樂?

年幼的墨西哥人胡安,看著「文明的白人」掠取了墨西哥人的聖物,放進以傳承與教育為重心的博物館。「寶物」從此有了「家」。

博物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雖然胡安是主謀者,可是他並不知道這個偷竊的驚世計畫是如何誕生的,可能是大學時在博物館打工,看著寶物們被冷冷的拍攝;可能是他在車內和班傑明聊天時的抱怨:「我厭惡等待事情發生。」;也可能沒有什麼值得訴說的動機,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人類好奇怪,喜歡為每件事下標題、想動機,然後站在自己的角度詮釋一切。可是,所謂「意義」都是人類賦予的啊,有時候,甚至很多時候,我們起心動念、我們義無反顧的那些行動背後,其實根本不打算在歷史上留下痕跡,也沒有什麼教科書或勵志故事會歌頌的理由。

《博物館偷很大》裡有好多片段我都好喜歡,例如胡安在聖誕夜,告訴親戚的孩子們聖誕禮物的真相,揭穿聖誕老公公的廬山真面目。彷彿所謂的教育,某種程度都是建立在虛構的東西上,想要達成某些「神聖」的目的。

我想到當年歷史課本教導我們1930年霧社事件是原住民「偉大的抗日」,長大後我才逐漸明白,詮釋角度的不同,「真假」也會因此而不同。我們永遠無法得知真相。

關於文明、史觀、文物保存與歷史詮釋,《博物館偷很大》絲絲入扣的很溫柔。

胡安在「破壞」聖誕節這個「白人」的節日時,心裡在想什麼呢?(其實我超愛聖誕節哈哈哈哈)

最後胡安回了一趟家,在胡安父母的房間裡,胡安直面了他的雙親。那一幕也好有意思,衝突與和解、埋怨與原諒同時發生,宛如父母與子女從古至今都會有的距離,以及孩子憋了好久的眼淚,最終都被擁抱、被注視,然後被放進心裡。

胡安爸爸開車送他們去博物館,然後目送他們進去。胡安對著父親說了些話,口型不明,父親無法理解。無法理解也沒關係,那並不影響父愛,他們雖然很遠,可是心與心在那一刻非常、非常的近。

我也喜歡胡安最後的最後,將寶物之一的青銅(?)面具放回原本的展示櫃上,然後在警察逐漸包圍時,對著班傑明搖了搖頭。他為什麼要回去博物館,做一件自投羅網的事情呢?

我想,胡安對寶物的愛不容置疑。可能他並不想自首,也沒有打算被抓到,胡安只是不忍心看到那個假的、模擬的、仿真的面具展示在世人面前,取代了原本真正的面具。無關偽善或自我矛盾,可能胡安,真的只是不忍心。

「死亡隨侍在側。」電影的配樂大器又俏皮,高亢又輕緩的歌聲繚繞,像靈魂深處的呢喃,我們終其一生無法擺脫。可是,胡安說他「不再恐懼死亡。」他擺脫了嗎?他完成了嗎?還是說,一切毫無意義,卻依然是救贖、是安慰,是他這一生的不可或缺?年輕人啊,你的迷惘,得到解答了嗎? 

「何須拿真相來摧毀一段好故事?」

胡安悄悄的耳語。

啊,抱歉,我又犯了人類會犯的毛病:渴望賦予意義。我猜這就是為什麼我不敢稱自己在寫影評吧哈哈哈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瑟西的沙龍
8會員
129內容數
關於韓劇、日劇、陸劇、英劇或美劇的心得或劇評。一集集的時光,彷彿戲如人生,充滿各種主觀性,與各種的我。
瑟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29
《無主之作》以溫柔堅韌的口吻、如詩歌般優美的影像,與不疾不徐的場景切換,描繪主角寇特令人動容的心境成長。不同於導演的前作《竊聽風暴》,《無主之作》很輕緩地碰觸德國的時代傷口,聚焦於藝術與自由。 長達三小時的故事,會將觀眾緩緩捲入其中。
Thumbnail
2022/11/29
《無主之作》以溫柔堅韌的口吻、如詩歌般優美的影像,與不疾不徐的場景切換,描繪主角寇特令人動容的心境成長。不同於導演的前作《竊聽風暴》,《無主之作》很輕緩地碰觸德國的時代傷口,聚焦於藝術與自由。 長達三小時的故事,會將觀眾緩緩捲入其中。
Thumbnail
2022/11/21
國中時,英文老師曾提過Nigger(黑鬼)一詞的嚴重性,他說,發音跟中文的「那個」很像,他曾因為不小心在黑人朋友面前用中文說「那個」而引起誤會。這是個歧視意味非常濃厚的詞,千萬不可以使用。 這個故事在我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今天看了《黑色黨徒》,再次看見這個詞彙背後、延續至今的那份邪惡。
Thumbnail
2022/11/21
國中時,英文老師曾提過Nigger(黑鬼)一詞的嚴重性,他說,發音跟中文的「那個」很像,他曾因為不小心在黑人朋友面前用中文說「那個」而引起誤會。這是個歧視意味非常濃厚的詞,千萬不可以使用。 這個故事在我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今天看了《黑色黨徒》,再次看見這個詞彙背後、延續至今的那份邪惡。
Thumbnail
2022/11/14
我好喜歡這部電影!一部精彩絕倫的黑色喜劇,讓觀眾能以輕鬆逗趣的方式,認識曾經在歷史的舞台上刮起一陣腥風血雨的蘇聯。  《史達林死了沒》改編自法國漫畫,故事描述1953年蘇聯著名的獨裁者史達林(Josef Stalin)驟逝後,蘇聯領導階層們的明爭暗鬥。電影的對白幽默搞笑,甚至有種孩子氣的胡鬧
Thumbnail
2022/11/14
我好喜歡這部電影!一部精彩絕倫的黑色喜劇,讓觀眾能以輕鬆逗趣的方式,認識曾經在歷史的舞台上刮起一陣腥風血雨的蘇聯。  《史達林死了沒》改編自法國漫畫,故事描述1953年蘇聯著名的獨裁者史達林(Josef Stalin)驟逝後,蘇聯領導階層們的明爭暗鬥。電影的對白幽默搞笑,甚至有種孩子氣的胡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可以不惜犧牲身邊的一切事物,甚至是連自己最心愛的人也可以割舍和拋棄;然而卻有一些人,則為了自己的夢想而不斷的在努力與奮鬥,但命運卻偏偏讓這些人受盡折磨和苦難,甚至連前進的步伐也離原本的目標越來越遙遠......慾望和夢想、野心和期盼,到底牠們的區別在哪裡
Thumbnail
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可以不惜犧牲身邊的一切事物,甚至是連自己最心愛的人也可以割舍和拋棄;然而卻有一些人,則為了自己的夢想而不斷的在努力與奮鬥,但命運卻偏偏讓這些人受盡折磨和苦難,甚至連前進的步伐也離原本的目標越來越遙遠......慾望和夢想、野心和期盼,到底牠們的區別在哪裡
Thumbnail
大推《美國動物》!太好看了! 這是四個年輕人的行竊故事。他們心血來潮、厭倦平凡且重複的人生、渴望義無反顧完成一件大事、跨越一些自己從來也不敢跨越的界線,於是決定偷大學圖書館裡要價連城的藏書——集結奧杜邦畫作的《美國鳥類》。 「這不是改編自真實故事——這就是真實故事。」
Thumbnail
大推《美國動物》!太好看了! 這是四個年輕人的行竊故事。他們心血來潮、厭倦平凡且重複的人生、渴望義無反顧完成一件大事、跨越一些自己從來也不敢跨越的界線,於是決定偷大學圖書館裡要價連城的藏書——集結奧杜邦畫作的《美國鳥類》。 「這不是改編自真實故事——這就是真實故事。」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因為它以一個流暢又生動的劇情,公路逃亡或冒險電影的手法,重新定義了所謂的意義,談及文明與歷史的視角差異與族群認同,然後無獨有偶的,同意了我心目中的「叛逆」。 關於文明、史觀、文物保存與歷史詮釋,《博物館偷很大》絲絲入扣的很溫柔。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因為它以一個流暢又生動的劇情,公路逃亡或冒險電影的手法,重新定義了所謂的意義,談及文明與歷史的視角差異與族群認同,然後無獨有偶的,同意了我心目中的「叛逆」。 關於文明、史觀、文物保存與歷史詮釋,《博物館偷很大》絲絲入扣的很溫柔。
Thumbnail
海努南右手臂的牛痘花苞,不知是荼靡將盡,還是包蕊迎春。哈魯牧特悄悄拿出鋼筆,在對方的右臂畫圖。他喜歡在上頭作畫,喜歡而已。筆墨沿皮膚的細紋暈糊,冉冉擴散下去,他不清楚筆意何在,只想畫一朵綻花。這朵花被風拂過而綻,或吹落地了,像哈魯牧特心情總是輾轉不已。
Thumbnail
海努南右手臂的牛痘花苞,不知是荼靡將盡,還是包蕊迎春。哈魯牧特悄悄拿出鋼筆,在對方的右臂畫圖。他喜歡在上頭作畫,喜歡而已。筆墨沿皮膚的細紋暈糊,冉冉擴散下去,他不清楚筆意何在,只想畫一朵綻花。這朵花被風拂過而綻,或吹落地了,像哈魯牧特心情總是輾轉不已。
Thumbnail
Language of Feeling? Language of Truth? 我想,在很多自由都被限制的國度,語言的最大power是可以質疑、能夠記錄;在自由有足夠保障的國度,語言的最大power是真誠交流的基礎吧。語言自然也可以粉飾、扭曲、掩蓋、操控、不懂裝懂,但只要你的人生真諦是尋找本真,尋找
Thumbnail
Language of Feeling? Language of Truth? 我想,在很多自由都被限制的國度,語言的最大power是可以質疑、能夠記錄;在自由有足夠保障的國度,語言的最大power是真誠交流的基礎吧。語言自然也可以粉飾、扭曲、掩蓋、操控、不懂裝懂,但只要你的人生真諦是尋找本真,尋找
Thumbnail
到底什麼才叫成為真正的人?是找到根源、認同文化嗎?沒有,這本書的選擇絕對出乎意料。 嘗試活著,口述故事,讓人記得勇敢的人,也許也是成為真正的人的道路。
Thumbnail
到底什麼才叫成為真正的人?是找到根源、認同文化嗎?沒有,這本書的選擇絕對出乎意料。 嘗試活著,口述故事,讓人記得勇敢的人,也許也是成為真正的人的道路。
Thumbnail
關於《博物館之賊》 當偷竊與逃亡是唯一的選項 恐怖的原型來自未知 即將沸騰爆炸的博物館 重新面對真實世界的風浪 孩子一定要有個快樂的童年,但他們也要學會勇敢和運用智慧,學會面對困境和躲避攻擊。如果這些孩子們連樹都沒有爬過,他們怎麼知道樹上可以看見更美麗的風景呢? -- 博物館員歐格拉
Thumbnail
關於《博物館之賊》 當偷竊與逃亡是唯一的選項 恐怖的原型來自未知 即將沸騰爆炸的博物館 重新面對真實世界的風浪 孩子一定要有個快樂的童年,但他們也要學會勇敢和運用智慧,學會面對困境和躲避攻擊。如果這些孩子們連樹都沒有爬過,他們怎麼知道樹上可以看見更美麗的風景呢? -- 博物館員歐格拉
Thumbnail
手上拿到這本不到20公分見方的無字圖像書,名字就叫「博物館」,忍不住就笑出聲來,一本書如果可以是一間「博物館」,那會是怎樣的情境呢?    
Thumbnail
手上拿到這本不到20公分見方的無字圖像書,名字就叫「博物館」,忍不住就笑出聲來,一本書如果可以是一間「博物館」,那會是怎樣的情境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