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獨自坐在咖啡店裡,前面那桌獨坐的女孩每次抬頭跟小明對上眼時,就會對他露出甜美的微笑,小明可能會因此而受到鼓勵,而想要常常不經意地抬頭「不小心」跟她對上眼;但若是火車站前面有一個工讀生女孩(而不是愛心女孩,我們已經知道有這兩種差別了),她拿著一袋滿滿的筆對著小明持續地甜美微笑,你覺得小明會想要繼續跟她對上眼,還是會裝作沒看到呢? 快幫小明想想啊!那女孩要走過來了! 小明示意圖。Source: conan-face-maker.com 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增強/削弱他做某件事的動機呢?什麼情況下小明會想要看那個女孩,什麼時候小明又不會呢?在上面那個例子裡,女孩甜美的微笑顯然不是關鍵。 除了「銷售愛心」的從業人員之外,教育者也很關心「動機」。事實上,在教育現場裡最困擾教育者的麻煩之一,就是怎麼樣讓學習者更有動機。這個長久以來被很多人宣稱已經解決的問題,長久以來都沒有被解決,然後又一直有人宣稱自己有新的方法可以解決。 「獎勵」能強化動機嗎? 在台灣教育現場最常見的大概是「行為改變技術」,這種技術建議人們可以透過「獎勵」來增強人表現某個行為的「機率」,不過也至少有兩個麻煩。第一個是得要持續給予獎勵,否則之前增強的效果就會失效了,大概像是我那個時代考上大學就不讀書那樣,反正都拿到「最後的獎勵」了,還有什麼好讀書的?現在大概要一路考到碩士,那就比較「持久」了,可喜可賀。 獎勵(?)是普遍認知的解決方法之一。 Source: Boardman Robinson, Europe 1916 另一個麻煩在於人對獎勵的「認知」會影響獎勵的效果。比方說小明的例子,他對女孩「為什麼會對自己微笑」的認知,影響了甜美微笑對他產生的效果;或者當你「覺得」,主任親切地蓋在你學習護照的「好寶寶章」只是他升校長的技巧之一,你應該也很難因此而受到激勵。 除了教育現場之外,在家庭的教養現場裡,動機也時時刻刻困擾著雙親一二。 比方說家事好了,你家是誰在做家事?小孩要不要做家事?當你是小孩的時候,你要不要做家事?你是怎麼跟小孩說他應該/不應該要做家事的?你的雙親一二是怎麼跟你說你應該/不應該做家事的? 有一種常見的說法是「家是大家的,所以家事是大家的。」這個雖然有道理,但對小孩來說說服力很弱,最後通常會演變成「父母使用力量強力要求小孩做家事」的結果,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獎勵」也是很常見的方法,像是「洗一次碗十塊錢」或「洗碗就稱讚他是『好家人』」之類的。有趣的是,前面那種方式牽涉到錢,很容易讓小孩變得斤斤計較,而小孩斤斤計較的時候,大人就會想起「自己做家事可是沒報酬」的悲慘處境,轉而想要碎唸小孩「家是大家的,家事是每個家人分內的工作,怎麼可以這麼計較?」完全忘記「做家事就有錢拿」是大人自己劃的「界線」,結果還是因此而破壞了親子關係,而且還被小孩又貼上一張「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的標籤。 至於「洗碗就稱讚他是『好家人』」或「是我們家的好小孩,都要做家事唷」等等說法,雖然通常被包裝上「好教養」、「理性溫柔堅定」、「講道理」之類的華麗包裝紙,但好好撕開包裝紙的話,就會發現它骨子裡其實還是「獎勵」。而且「好家人」或「好小孩」之類的標籤,一不小心就會給小孩你不想要的「錯置類比」:你不是真的想要小孩相信「不做家事就不是你的家人」或「不做家事就不是好小孩」吧? 「都讓你拍了還被嫌假掰……」(設計對白)。盧駿逸/盧果提供 雖然獎勵或稱讚看起來有很多問題,但對雙親一二來說,就算這種外加的方式真的可以驅動小孩,他們還是更希望小孩有「自動自發」的動機。 說來簡單,但要怎麼讓小孩「主動」願意做家事呢? 除了教育者跟雙親一二之外,壞心企業老闆也關心員工的動機,他們無時無刻都想要讓員工有「自動自發賣肝然後薪水少還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有競爭力」的動機。 人人都關心動機,特別是自動自發的那種動機,心理學家當然也關心囉,他們將自動自發的動機,稱為內在動機,將「好寶寶章」或「甜美微笑」稱做外在動機。 外在動機反而降低內在動機 1972年,一位名叫Edward L. Deci的心理學家做了一系列的實驗,想要研究「市面上」常見的改變人動機的技術,看看是否真有其宣稱的效果。當然啦,受試者在實驗進行中不會知道這是一個關於動機的實驗,而是被告知這是一個關於「解決問題」的實驗。 Deci的研究設計大致上是這樣的。每一個受試者都要參加三個階段的實驗,每階段都是一小時的「解謎」活動(前導實驗已經證實,這些謎題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有趣的,會讓人有動機去解開)。在每階段的一小時之中,受試者都會被單獨留在房間內八分鐘,那是「自由選擇」的時間,他們可以持續解謎,也可以讀雜誌或做其他任何想做的事。 實驗組跟控制組都會進行一樣的過程。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唯一差別,是實驗組在第二個階段時放入了一個「外在動機」──每解開一個謎題將會被支付一美金。 Deci認為,假如在沒有外在因素介入的自由時間裡,受試者仍然願意投入解謎活動的話,那就可以合理推論受試者是受到內在動機(自動自發)的驅使;再進一步比較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的「自由時間」裡,兩組分別花在解謎活動上的時間,那就可以推測內在動機的變化。 (受試者在第三階段的自由時間裡,花在解謎活動上的時間)-(受試者第一階段的自由時間裡,花在解謎活動上的時間)=受試者內在動機的變化 結果顯示,在第三階段的自由時間裡,跟對照組(沒有外在動機介入)比起來,實驗組(在第二階段得到錢)明顯地減少了投入解謎活動的時間。Deci認為實驗組在第二階段「得到報酬」的經驗,減少了他們在第三階段進行解謎活動的內在動機;也就是說,那些曾經得到獎勵的人,反而降低了內在動機。 這有沒有讓你驚訝? 以洗碗的例子來說,經歷過「洗一個碗十塊」的小孩,在「洗碗沒有錢」的狀況會更不想洗碗。 Deci繼續開展他的實驗,在實驗組的第二階段裡設計了一系列坊間常見的「外在動機」,包括威脅、剛好的表揚、單調的表揚、很多表揚、負面回饋,得到了下面這些結果: 1. 每解開一個任務就被支付一美金的實驗組,降低了內在動機。 2. 被威脅表現不好將被處罰的實驗組,他們的內在動機比沒有被威脅的更低。 3.表揚可以增強人的內在動機,像是「你碗洗得真乾淨啊!」 3.1 但回饋若是跟內在動機的連結太單調的話,反而會降低人的內在動機;也就是說,如果說來說去都是「你碗洗得真乾淨啊!」這句話,那小孩反而會降低洗碗的內在動機。 3.2 太多表揚也會降低人的動機。 4. 負面回饋將降低人的內在動機。 4.1 極少數的人可以將負面回饋當成挑戰,但假使負面回饋的數量跟強度夠多,威脅到他對自我能力的認識以及自主性,他的內在動機還是會降低。 根據Deci的實驗結果,大多數的「外在動機」都會降低「內在動機」,讓人在「沒有外在動機的情況下」不去從事那個活動;所以假如你不想要小孩離開家以後沒有動力去洗碗,什麼都不做是最保險的。 可是呢,你可能還是很想讓小孩「自動自發」去洗碗,或者讓員工自動自發去爆肝,或者讓學生自動自發去求知,那Deci的這個研究建議你,最好的方法是表揚他。除此之外,你要有很多不同句子輪流用才行,像是「你今天解三角函數的姿勢好帥」、「你真是一個爆肝小天才」、「用你洗的碗裝起飯來特別好吃」,要這麼豐富有創意才行,太單調就有反效果了。而且你還要克制自己使用那些好不容易想出來的創意金句的慾望,不能太頻繁地稱讚他,否則又要有反效果了。 要培養出主動自發的人,還真是一門精細的藝術呢。 好了,那麼回到小明的例子,假如你是火車站前那位有著甜美微笑的女孩,你要怎麼增強小明跟你買筆的動機呢? 鼻屎大的動機也行啊!Source: conan-face-maker.com 快幫女孩想想啊!小明要跑了! 系列回顧: 實驗你的心:(一)愛的公式 實驗你的心:(二)今天你認知失調了嗎? 實驗你的心:(三)大家想的都跟大家想的一樣的錯誤共識效應 實驗你的心:(四)遺忘不是我們的專長,蔡格尼克效應 更多【好孩子權力故事】。 編輯:宅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