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社交焦慮症與繭居族

2023/07/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繭居族簡介

繭居族是這幾年在臺灣出現的新興名詞,用來形容足不出戶、不與社會接觸的年輕人,概念源自日語hikikomori,日本厚生勞動省對此名詞的定義是「不上學或不工作,除了家人之外與其他人幾乎沒有往來,整天窩在家中,就算出門也只是去便利商店或超市,持續六個月以上。」 繭居族彷彿自囚於家門內,從人間蒸發,大多為男性,由於為數眾多,業已構成當代日本的重大社會問題。有些繭居族從國高中開始拒學、不出門,因此對教育也有嚴重影響。
繭居族這個名詞描繪了特定的外在行為傾向,但它畢竟不是一個醫學診斷。若從精神醫學角度來思考,整天窩在家裡、呈現社會退縮的人有可能罹患憂鬱症、自閉症類群疾患、特定場所畏懼症、恐慌症、強迫症、網路成癮、廣泛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甚至思覺失調症,但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身心疾病與繭居族關係匪淺,那就是社交焦慮症。
繭居 hikikomori

社交焦慮症(社交恐懼)

當社交焦慮症個案暴露於可能被別人檢視的社交情境時,會感到非常焦慮或恐懼,例如和陌生人交談、在公共場所進食、上台報告、演講或表演,個案害怕他的表現或他的緊張(臉紅發抖冒汗等)會遭到負面評價,擔心丟臉、尷尬、被排斥或冒犯別人。個案雖然知道自己的恐懼並無根據,但無法改變自己的感受。這種過度的恐懼對生活各方面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求學和工作,致使在學時間較短、收入較低、生活品質較差,有的個案藉由飲酒來緩解焦慮,又衍生出酒精濫用相關問題。
當然並非天生氣質內向害羞者就是生病了,也不是說社交焦慮應當除之而後快。其實,對社交情境適度的敏感和焦慮,有助於人們在別人面前表現合宜。但是當焦慮過度讓生活功能癱瘓,就需要精神醫療及早介入。
社交焦慮症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然而,研究顯示高達八成以上患者不曾接受治療,導致病程慢性化。此病以女性盛行率較高,但求助醫療者反倒以男性較多,或許與社會刻板的性別角色期待有關。目前已有不少研究顯示,藥物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皆可有效改善社交焦慮症,近來有研究證實精神動力取向心理治療長期來看也有不錯的療效。隱蔽於個案緊張害怕之後的羞恥感,透露出客體關係障礙的痕跡,心理治療對此部分肯定有所助益。
請讀者們務必記得,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
回過頭來談繭居。台灣有一本第一手描寫繭居族的書,值得一讀,請看我的推介評論……

繭居族的治療要點

日本的繭居治療名醫齋藤還認為,繭居現象要自然好轉非常困難,缺乏與他人有意義的互動,持續繭居本身就具有與過往創傷同等的影響力。所以,治療性的介入是必要的!他提出理解繭居族的三大原則:「繭居並非偷懶」、「這是需要接受治療的狀態」以及「雙親的協助不可或缺」[1]
由於繭居個案本人起先多半沒有求助意願,齋藤還醫師鼓勵家人可以先尋求醫療諮詢,透過家人進行的介入性治療,相當有意義,反之如果家人傾向於獨自煩惱,將問題深埋心底,就會延後問題解決的時機。當家人與精神醫療建立連結之後,再逐步朝向將個案本人導入治療,這時候網路是個可以善用的資源。
社交焦慮症 社交恐懼

文化與家人的影響

近年來除了日本以外。其他東亞國家也出現了某種年輕人的消極文化,例如中國的「躺平主義」[2]和「全職兒女」[3],韓國出現了「N拋世代」[4],我國的青少年難免受到影響。在子女大多時間待在家裡的情況下,有些父母常常變成過度保護。日本另一位治療繭居族的名醫田村毅,建議父母親對孩子應該採取這樣的態度:「在外面的世界一定會受傷,但沒關係,就算受了傷,你還是你,這是成長的機會,你不妨試試看吧!」[5]家人要展現出鼓勵嘗試,同時對個案又抱著接納的態度,是安全的後盾。田村毅認為,除了父母之外,手足參與治療也有很大的幫助。

結論

再說一次,繭居不是耍廢或擺爛,而是一種內在的痛苦,是青春期心理發育不完全所導致,特別是大男孩。用台語來說,就是「轉大人」的心理困難。精神醫療的評估與介入是必要的,尤以心理治療的協助最有意義。終究我們希望這些繭居的年輕人,受苦的青少年,都能夠在家庭之外,發現可以容身的一席之地

[1] 齋藤環(Saito Tamaki ): 繭居青春--從拒學到社會退縮的探討與治療。心靈工坊,2016年。
[2] https://ls.chiculture.org.hk/tc/national-conditions/689
[3]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5877454
[4]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802879
[5] 田村毅(Tamura Takeshi): 搶救繭居族--家族治療實務指南。心靈工坊,2015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6會員
28內容數
日暮途遠,步履向前。影像、戲劇、搖滾、精神分析,永恆的糾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