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嵐 首先,謝謝你的留言。為何要駁斥華語是台灣話(台語)呢?他雖然是台灣現在的語言之一,但就專業術語上來說華語就不是台灣話啊。難道現在全中國都講台灣話嗎(這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什麼梗嗎)?台灣的大學難道就一定是台灣大學嗎?台語的稱呼至今已經超過上百年,清末到日治不管是官方到民間都是這樣用,『閩南語』這個稱呼反而是在1930 年代才被提出來。台語這個語言從一開始的漳州話、泉州話,又混入了殖民者的日語和華語,過程都是在台灣這個歷史場域發生的,二戰前又是八成本島人的日常語言,台語自然有資格被稱為台語。更別說,台語第一次官方的文字化(台羅/台漢)就是在台灣。不懂你要和原住民語比什麼?本來就是分屬不同族群的台灣人,不管是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大家講自己的母語,保存自己的文化有什麼問題嗎?這和久不久有什麼關係?一個國家一個語言的慣性邏輯,就是華語長久灌輸出來的,不是嗎?華語就是二戰之後,加諸在本島人的政治暴力,憑什麼要我們接受『華語』是『台語(台灣話)』呢?世界其他移民社會,如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都是講著他們祖先從歐陸帶過來的語言;但我們在這裡溝通的並不是我們祖父輩熟悉的語言,你都不覺得很異樣嗎?一直以來都不是只有日本帝國才有殖民台灣,中華民國的殖民更是深入,深入到難以察覺。華語當然有在地化,但我想那樣的在地化,很快就被近十年流行的支語給蓋過了。有多少人記得『閨蜜』在二十年年前的台灣華語是叫『姊妹淘』?又,台灣華語和中國華語的差異,恐怕還沒有大過台語和廈門閩南語之間的差異吧?而正是因為兩岸的語言文書幾乎毫無區隔,所以統戰才會那麼長驅直入。我們難道不該針對這一點更有設防嗎?本島人的身分認同並不是四百年來都毫無變化。台灣人作為群體的概念和政治訴求上的昇華是近百年才開始的(現在依然是進行式),在此前的只有漳州人、泉州人、潮州人、客家人、排灣族人、阿美族人……等等。現代台灣人的祖先未必就認為自己就是台灣人。幾百年前的原住民恐怕也不會告訴你他是台灣人,會講台語、擁有台灣文化,因為台灣這兩個字在西拉雅族語的意思是『外國人』!這些在其他文章都已經講的很清楚了,會建議看過我們所有的文章再來。謝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