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華的沙龍
轉角即是南北半球
15
免費公開
3
付費限定
房間資訊
付費訂閱
朋友笑稱,我家是酷熱極冷地都待過,搬遷澳洲前,又有朋友說,你們五大洲都去了。最初想以澳洲為專題,以為南北半球就在轉角處;去年再度重返非洲,遷移旅居、東瞧西看、多元多樣已然是我一直以來的日常。專題暫以橫跨世界不同角落的各類觀察、行旅生活、藝術文化、在地研究、跨洲觀點等為主,也包括生活的其他面向與各式札記。
全部
重返非洲大地
你不知道的澳洲
北歐那些日子
芬蘭不只教育
歐洲生活足跡
福爾摩沙札記
斜槓多年了
生活不簡單
全部
重返非洲大地
你不知道的澳洲
北歐那些日子
芬蘭不只教育
歐洲生活足跡
福爾摩沙札記
斜槓多年了
生活不簡單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陳之華
2023/04/06
這個國度,盛產詩人—索馬利文學獎(下)
在索馬利亞待上一天,就會有人跟你提起詩歌。無論是百年來宗族間的循環吟唱歌曲,還是20世紀迄今的反抗殖民詩歌,甚至是當今年輕詩人、歌手和饒舌歌手等探索的新21世紀愛情、戰爭與政治主題詩歌,皆可稱為索馬利族裔的文學表達傳統。獨特優美的索馬利詩歌文化,為促使散布各地索馬利人和諧共存、團結一起的美好事物。
#
詩人
#
非洲
#
文化
16
陳之華
2023/04/06
這個國度,盛產詩人—索馬利文學獎(下)
在索馬利亞待上一天,就會有人跟你提起詩歌。無論是百年來宗族間的循環吟唱歌曲,還是20世紀迄今的反抗殖民詩歌,甚至是當今年輕詩人、歌手和饒舌歌手等探索的新21世紀愛情、戰爭與政治主題詩歌,皆可稱為索馬利族裔的文學表達傳統。獨特優美的索馬利詩歌文化,為促使散布各地索馬利人和諧共存、團結一起的美好事物。
#
詩人
#
非洲
#
文化
16
陳之華
2023/04/06
這個國度,盛產詩人—索馬利文學獎(上)
在索馬利亞待上一天,就會有人跟你提起詩歌。無論是百年來宗族間的循環吟唱歌曲,還是20世紀迄今的反抗殖民詩歌,甚至是當今年輕詩人、歌手和饒舌歌手等探索的新21世紀愛情、戰爭與政治主題詩歌,皆可稱為索馬利族裔的文學表達傳統。獨特優美的索馬利詩歌文化,為促使散布各地索馬利人和諧共存、團結一起的美好事物。
#
文學
#
詩人
#
索馬利亞
16
陳之華
2023/04/06
這個國度,盛產詩人—索馬利文學獎(上)
在索馬利亞待上一天,就會有人跟你提起詩歌。無論是百年來宗族間的循環吟唱歌曲,還是20世紀迄今的反抗殖民詩歌,甚至是當今年輕詩人、歌手和饒舌歌手等探索的新21世紀愛情、戰爭與政治主題詩歌,皆可稱為索馬利族裔的文學表達傳統。獨特優美的索馬利詩歌文化,為促使散布各地索馬利人和諧共存、團結一起的美好事物。
#
文學
#
詩人
#
索馬利亞
16
陳之華
2022/08/03
非洲的人口紅利:未來全世界每3~4人,就有1位來自非洲!
2050年,西非奈及利亞人口預計將翻倍並超越美國,來到4億之數,成為繼印度、中國之後的全球人口第三大國,2100 世紀末,更可望達到8億人口。餐敘時,我脫口而出的「未來在非洲」,意指2050年,也就是28年後的今天,全球總人口預計將有四分之一是非洲人。而本世紀末,全球每3個人就將有1位是非洲人。
#
非洲
#
奈及利亞
#
全球人口
19
1
陳之華
2022/08/03
非洲的人口紅利:未來全世界每3~4人,就有1位來自非洲!
2050年,西非奈及利亞人口預計將翻倍並超越美國,來到4億之數,成為繼印度、中國之後的全球人口第三大國,2100 世紀末,更可望達到8億人口。餐敘時,我脫口而出的「未來在非洲」,意指2050年,也就是28年後的今天,全球總人口預計將有四分之一是非洲人。而本世紀末,全球每3個人就將有1位是非洲人。
#
非洲
#
奈及利亞
#
全球人口
19
1
陳之華
2022/01/25
漢堡王進駐非洲最大經濟體!從速食店的全球擴展看見社會發展軌跡
非洲大城拉哥斯人在網路社群分享自己的點餐經驗,都說一小時只是基本,有人甚至等了一個半到兩個小時之久。但為何一個全球連鎖速食店家,在西非可以成為如此炙手可熱的餐飲店,讓原本標榜的「速食」反而比高檔法式餐廳更緩慢?而當地人們又為什麼如此樂於買單,願意呼朋引伴、闔家捧場?開一間速食店是什麼大事?
#
非洲
#
奈及利亞
#
飲食文化
16
陳之華
2022/01/25
漢堡王進駐非洲最大經濟體!從速食店的全球擴展看見社會發展軌跡
非洲大城拉哥斯人在網路社群分享自己的點餐經驗,都說一小時只是基本,有人甚至等了一個半到兩個小時之久。但為何一個全球連鎖速食店家,在西非可以成為如此炙手可熱的餐飲店,讓原本標榜的「速食」反而比高檔法式餐廳更緩慢?而當地人們又為什麼如此樂於買單,願意呼朋引伴、闔家捧場?開一間速食店是什麼大事?
#
非洲
#
奈及利亞
#
飲食文化
16
陳之華
2021/12/08
莫三比克的恐怖攻擊:非洲天然資源的詛咒?
莫三比克的恐攻暴亂已長達 4年之久,但今年造成帕爾馬失守的恐攻暴力事件,讓莫三比克再度登上國際版面,也促使其鄰近非洲國家與西方各國必須嚴肅看待。恐怖主義勢力擴張到非洲,甚至阻斷了國際能源發展計劃,人們開始質疑,莫非莫三比克也遭受了非洲天然資源的詛咒?
#
非洲
#
恐怖主義
#
國際
12
陳之華
2021/12/08
莫三比克的恐怖攻擊:非洲天然資源的詛咒?
莫三比克的恐攻暴亂已長達 4年之久,但今年造成帕爾馬失守的恐攻暴力事件,讓莫三比克再度登上國際版面,也促使其鄰近非洲國家與西方各國必須嚴肅看待。恐怖主義勢力擴張到非洲,甚至阻斷了國際能源發展計劃,人們開始質疑,莫非莫三比克也遭受了非洲天然資源的詛咒?
#
非洲
#
恐怖主義
#
國際
12
陳之華
2021/10/11
非洲為何取代中東,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
過去十年,非洲各國持續擴散成長百倍的恐攻事件,讓恐怖主義的勢力版圖從中東逐步擴散至非洲大陸。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七國,更被列為全球十大恐怖主義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也是世界恐攻活動最活躍的區域。 恐怖主義為何會選上非洲這塊土地?又如何在非洲擴張勢力的?它是否會影響到世界其他角落與地區?
#
國際
#
非洲
#
恐怖主義
11
陳之華
2021/10/11
非洲為何取代中東,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
過去十年,非洲各國持續擴散成長百倍的恐攻事件,讓恐怖主義的勢力版圖從中東逐步擴散至非洲大陸。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七國,更被列為全球十大恐怖主義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也是世界恐攻活動最活躍的區域。 恐怖主義為何會選上非洲這塊土地?又如何在非洲擴張勢力的?它是否會影響到世界其他角落與地區?
#
國際
#
非洲
#
恐怖主義
11
陳之華
2021/09/08
被質疑的影像:「政治不正確」的圖像背後,是藝術記錄下的不同社會與歷史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不只是因為影像畫質漂亮、繪圖逼真、讓參觀者自拍開心等等,而是因為它具有某個歷史階段的代表性,述說或反映了一段社會文化、日常飲食、市井生活裡的現實,以及當時的主流或非主流思想,敘述人們的內心想法、創作者所經歷的經驗等等。如果藝術創作只是為了歌頌美好,那它就不完全是反映真實的作品。
#
台灣
#
澳洲
#
戒嚴
11
陳之華
2021/09/08
被質疑的影像:「政治不正確」的圖像背後,是藝術記錄下的不同社會與歷史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不只是因為影像畫質漂亮、繪圖逼真、讓參觀者自拍開心等等,而是因為它具有某個歷史階段的代表性,述說或反映了一段社會文化、日常飲食、市井生活裡的現實,以及當時的主流或非主流思想,敘述人們的內心想法、創作者所經歷的經驗等等。如果藝術創作只是為了歌頌美好,那它就不完全是反映真實的作品。
#
台灣
#
澳洲
#
戒嚴
11
陳之華
2021/08/09
澳洲爭議:疫情下的雙標、特權、歧視與不信任
澳洲跟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從去年疫情開始至今,這些此起彼落因疫情而產生的不同爭議從未停息。一些民眾有感的雙重標準,主其事的政府卻覺得沒什麼、很公平。這些所謂的「雙標」,無疑是一種感受問題,尤其當弱勢與多元族裔面對較優勢或較強勢階層的對照下所發生的不對稱待遇感時,其產生的反彈必然更加顯著。
#
澳洲
#
疫情
#
防疫
9
陳之華
2021/08/09
澳洲爭議:疫情下的雙標、特權、歧視與不信任
澳洲跟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從去年疫情開始至今,這些此起彼落因疫情而產生的不同爭議從未停息。一些民眾有感的雙重標準,主其事的政府卻覺得沒什麼、很公平。這些所謂的「雙標」,無疑是一種感受問題,尤其當弱勢與多元族裔面對較優勢或較強勢階層的對照下所發生的不對稱待遇感時,其產生的反彈必然更加顯著。
#
澳洲
#
疫情
#
防疫
9
陳之華
2021/07/16
一篇總統推文被刪之後:奈及利亞的「推特之戰」
這場推特禁令大戰,至今一個多月,雙方仍僵持不下。推特公開說明會和奈國政府努力談判,以爭取使用者的權利,奈國禁用推特所導致的商業營運損失,持續擴大中。奈國要求推特與其他社群媒體,應完成商業註冊,獲得許可證。但國際社群媒體本就營運無國界,也非政府執政的輿論篩檢工具,爭執的兩造究竟應如何從中取得平衡?
#
非洲
#
奈及利亞
#
推特
13
陳之華
2021/07/16
一篇總統推文被刪之後:奈及利亞的「推特之戰」
這場推特禁令大戰,至今一個多月,雙方仍僵持不下。推特公開說明會和奈國政府努力談判,以爭取使用者的權利,奈國禁用推特所導致的商業營運損失,持續擴大中。奈國要求推特與其他社群媒體,應完成商業註冊,獲得許可證。但國際社群媒體本就營運無國界,也非政府執政的輿論篩檢工具,爭執的兩造究竟應如何從中取得平衡?
#
非洲
#
奈及利亞
#
推特
13
陳之華
2021/07/02
曾經令西方世界驚豔的非洲貝南銅像,終於要回故鄉了嗎?
19 世紀末,英國首次在大英博物館展示了從西非洲掠奪而來的貝南銅像,讓當時處於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驚艷不已,同時感到難以置信,因為大家習以為常的認為,「黑暗大陸」非洲不過是一處蠻荒、原始大地,根本是一處未曾開發的國度,怎麼可能有所謂的文明?怎可能有如此細膩與人性化的藝術創作?
#
非洲
#
奈及利亞
#
非洲文化
9
陳之華
2021/07/02
曾經令西方世界驚豔的非洲貝南銅像,終於要回故鄉了嗎?
19 世紀末,英國首次在大英博物館展示了從西非洲掠奪而來的貝南銅像,讓當時處於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驚艷不已,同時感到難以置信,因為大家習以為常的認為,「黑暗大陸」非洲不過是一處蠻荒、原始大地,根本是一處未曾開發的國度,怎麼可能有所謂的文明?怎可能有如此細膩與人性化的藝術創作?
#
非洲
#
奈及利亞
#
非洲文化
9
陳之華
2021/06/29
芬蘭、瑞典間的「無國界」雙子城
芬蘭、瑞典兩國北邊交界處有一座全球獨一無二的高爾夫球場,球場中的 7 個洞位於芬蘭境內,另外 11 洞,則座落於瑞典。夏日前來打球者,從芬蘭一路打到瑞典,除得出國外,還要記住芬瑞兩國間的一小時時差!車子行駛往返於兩國間的「雙子城」,細數短短幾分幾秒間,就跨出國界,再次完成了一趟所謂的「跨國之旅」。
#
北歐
#
芬蘭
#
瑞典
6
陳之華
2021/06/29
芬蘭、瑞典間的「無國界」雙子城
芬蘭、瑞典兩國北邊交界處有一座全球獨一無二的高爾夫球場,球場中的 7 個洞位於芬蘭境內,另外 11 洞,則座落於瑞典。夏日前來打球者,從芬蘭一路打到瑞典,除得出國外,還要記住芬瑞兩國間的一小時時差!車子行駛往返於兩國間的「雙子城」,細數短短幾分幾秒間,就跨出國界,再次完成了一趟所謂的「跨國之旅」。
#
北歐
#
芬蘭
#
瑞典
6
陳之華
2021/06/16
電影,真能當飯吃?「奈萊塢」創造的非洲庶民經濟與夢想
再苦悶也要生活,再無奈也要有希望,再無助也要大笑,因為生活再怎樣,都得咬牙過下去。多數國家以為電影是拍給有錢有閒的人或者文青,或者為了美感教育、生命教育等理由來觀賞的,但「奈萊塢」電影的崛起,不過就是平民百姓為了討生活、過生活,在最苦時期,所創造出來的最大夢想與庶民經濟。
#
非洲
#
奈及利亞
#
奈萊塢
10
陳之華
2021/06/16
電影,真能當飯吃?「奈萊塢」創造的非洲庶民經濟與夢想
再苦悶也要生活,再無奈也要有希望,再無助也要大笑,因為生活再怎樣,都得咬牙過下去。多數國家以為電影是拍給有錢有閒的人或者文青,或者為了美感教育、生命教育等理由來觀賞的,但「奈萊塢」電影的崛起,不過就是平民百姓為了討生活、過生活,在最苦時期,所創造出來的最大夢想與庶民經濟。
#
非洲
#
奈及利亞
#
奈萊塢
10
陳之華
2021/06/03
挪威卑爾根:葛利格之家
再訪卑爾根,葛利格的「精靈山丘」,是我心嚮往的景點。 一幅印著他曾述說心境內容的海報,特別吸引我的目光:「當我指揮著樂團演奏〈最後的春天〉(Last Spring) 樂章時,感覺自己被整個大自然給包裹住了,也發現自己身為挪威人的喜悅。……英國人想要理解我的音樂,一定也會對挪威有所喜愛……。」
#
挪威
#
北歐
#
音樂
12
4
陳之華
2021/06/03
挪威卑爾根:葛利格之家
再訪卑爾根,葛利格的「精靈山丘」,是我心嚮往的景點。 一幅印著他曾述說心境內容的海報,特別吸引我的目光:「當我指揮著樂團演奏〈最後的春天〉(Last Spring) 樂章時,感覺自己被整個大自然給包裹住了,也發現自己身為挪威人的喜悅。……英國人想要理解我的音樂,一定也會對挪威有所喜愛……。」
#
挪威
#
北歐
#
音樂
12
4
陳之華
2021/05/28
丹麥西蘭島的人文之旅
我一直想去她家走走。 一個細雨濛濛、微風吹拂的十月秋末午后,我造訪了曾經風靡英美文壇的丹麥作家、《遠離非洲》作者凱倫.普麗森的出生地。一座古雅風格的宅院,現為凱倫‧普麗森博物館。它就像西蘭島沿海的各式宅第,若不趨近觀探,是發掘不出其處處皆桃花源的豐富美感。
#
丹麥
#
旅行
#
文化生活
16
2
陳之華
2021/05/28
丹麥西蘭島的人文之旅
我一直想去她家走走。 一個細雨濛濛、微風吹拂的十月秋末午后,我造訪了曾經風靡英美文壇的丹麥作家、《遠離非洲》作者凱倫.普麗森的出生地。一座古雅風格的宅院,現為凱倫‧普麗森博物館。它就像西蘭島沿海的各式宅第,若不趨近觀探,是發掘不出其處處皆桃花源的豐富美感。
#
丹麥
#
旅行
#
文化生活
16
2
陳之華
2021/05/18
你知道好萊塢與寶萊塢,那知道「奈萊塢」嗎?全球第二大的非洲電影產業
早在 2002 年,紐約時報記者大西哲光就曾報導非洲奈及利亞電影工業的故事。大西說,蘇魯雷區的每個角落都有片商忙著拍片,這裡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男女,亟欲成為演員,希望被製片或導演看中。製作人和導演以典型奈及利亞的雄心壯志和誇張聲勢的語氣跟他說:他們正在打造一個新型態的好萊塢!
#
非洲
#
奈及利亞
#
奈萊塢
11
陳之華
2021/05/18
你知道好萊塢與寶萊塢,那知道「奈萊塢」嗎?全球第二大的非洲電影產業
早在 2002 年,紐約時報記者大西哲光就曾報導非洲奈及利亞電影工業的故事。大西說,蘇魯雷區的每個角落都有片商忙著拍片,這裡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男女,亟欲成為演員,希望被製片或導演看中。製作人和導演以典型奈及利亞的雄心壯志和誇張聲勢的語氣跟他說:他們正在打造一個新型態的好萊塢!
#
非洲
#
奈及利亞
#
奈萊塢
11
陳之華
2021/05/04
來自非洲奈及利亞的作家阿迪契,如何躍升成全世界的女權領袖?
【非洲視角:為什麼我們從沒教養兒子要嚮往婚姻,卻自小教育女兒要了解婚姻的重要性?】 我認為,全球知名的奈及利亞作家阿迪契是極出色的演說家,一位非常會說故事的人。身為作家,阿迪契一直深信故事是有力量的。她以為,故事可以改變或形塑一個刻板印象,可以讓人自信自尊,不會妄自菲薄,更能使人深化對自我的認同。
#
非洲
#
非洲文學
#
非洲文化
17
陳之華
2021/05/04
來自非洲奈及利亞的作家阿迪契,如何躍升成全世界的女權領袖?
【非洲視角:為什麼我們從沒教養兒子要嚮往婚姻,卻自小教育女兒要了解婚姻的重要性?】 我認為,全球知名的奈及利亞作家阿迪契是極出色的演說家,一位非常會說故事的人。身為作家,阿迪契一直深信故事是有力量的。她以為,故事可以改變或形塑一個刻板印象,可以讓人自信自尊,不會妄自菲薄,更能使人深化對自我的認同。
#
非洲
#
非洲文學
#
非洲文化
17
陳之華
2021/04/16
你不熟悉的奈及利亞: 非洲現代文學發跡地與領航者
有天,深覺欽瓦.阿契貝之於奈及利亞,就如同西貝流士之於芬蘭,或葛利格之於挪威。 阿契貝打破了非洲人不能也不會寫小說的迷思。1950年代,就以忠於自己的寫作模式,將自身依博族的傳統文化與語言納入作品裡,使它們擁有和殖民地宗主國語言文化相同的地位。他的作品不只改變非洲現代文學,也改變了世界文學的樣貌。
#
文化生活
#
非洲
#
非洲文學
18
陳之華
2021/04/16
你不熟悉的奈及利亞: 非洲現代文學發跡地與領航者
有天,深覺欽瓦.阿契貝之於奈及利亞,就如同西貝流士之於芬蘭,或葛利格之於挪威。 阿契貝打破了非洲人不能也不會寫小說的迷思。1950年代,就以忠於自己的寫作模式,將自身依博族的傳統文化與語言納入作品裡,使它們擁有和殖民地宗主國語言文化相同的地位。他的作品不只改變非洲現代文學,也改變了世界文學的樣貌。
#
文化生活
#
非洲
#
非洲文學
18
陳之華
2021/04/08
非洲,有書店嗎?從法國一場年度「思辨之夜」文化開幕活動談起
人們總因不了解,而顯得對某些國家地區無知、漠然,進而產生誤解。即便現今世界已然趨於平坦,甚或已接近無國界,但人們對世界各地的認識,有時仍會被長久以來的刻板印象自我設限,甚至被自以為是的想像誤導。 但這些偏見及戴著眼罩看世界的態度,無疑會錯估許多事物與情勢,更會錯過人文知識交流時的珍奇寶物。
#
非洲
#
奈及利亞
#
非洲文化
27
陳之華
2021/04/08
非洲,有書店嗎?從法國一場年度「思辨之夜」文化開幕活動談起
人們總因不了解,而顯得對某些國家地區無知、漠然,進而產生誤解。即便現今世界已然趨於平坦,甚或已接近無國界,但人們對世界各地的認識,有時仍會被長久以來的刻板印象自我設限,甚至被自以為是的想像誤導。 但這些偏見及戴著眼罩看世界的態度,無疑會錯估許多事物與情勢,更會錯過人文知識交流時的珍奇寶物。
#
非洲
#
奈及利亞
#
非洲文化
27
加入
全部
重返非洲大地
你不知道的澳洲
北歐那些日子
芬蘭不只教育
歐洲生活足跡
福爾摩沙札記
斜槓多年了
生活不簡單
全部
重返非洲大地
你不知道的澳洲
北歐那些日子
芬蘭不只教育
歐洲生活足跡
福爾摩沙札記
斜槓多年了
生活不簡單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陳之華
2023/04/06
這個國度,盛產詩人—索馬利文學獎(下)
在索馬利亞待上一天,就會有人跟你提起詩歌。無論是百年來宗族間的循環吟唱歌曲,還是20世紀迄今的反抗殖民詩歌,甚至是當今年輕詩人、歌手和饒舌歌手等探索的新21世紀愛情、戰爭與政治主題詩歌,皆可稱為索馬利族裔的文學表達傳統。獨特優美的索馬利詩歌文化,為促使散布各地索馬利人和諧共存、團結一起的美好事物。
#
詩人
#
非洲
#
文化
16
陳之華
2023/04/06
這個國度,盛產詩人—索馬利文學獎(下)
在索馬利亞待上一天,就會有人跟你提起詩歌。無論是百年來宗族間的循環吟唱歌曲,還是20世紀迄今的反抗殖民詩歌,甚至是當今年輕詩人、歌手和饒舌歌手等探索的新21世紀愛情、戰爭與政治主題詩歌,皆可稱為索馬利族裔的文學表達傳統。獨特優美的索馬利詩歌文化,為促使散布各地索馬利人和諧共存、團結一起的美好事物。
#
詩人
#
非洲
#
文化
16
陳之華
2023/04/06
這個國度,盛產詩人—索馬利文學獎(上)
在索馬利亞待上一天,就會有人跟你提起詩歌。無論是百年來宗族間的循環吟唱歌曲,還是20世紀迄今的反抗殖民詩歌,甚至是當今年輕詩人、歌手和饒舌歌手等探索的新21世紀愛情、戰爭與政治主題詩歌,皆可稱為索馬利族裔的文學表達傳統。獨特優美的索馬利詩歌文化,為促使散布各地索馬利人和諧共存、團結一起的美好事物。
#
文學
#
詩人
#
索馬利亞
16
陳之華
2023/04/06
這個國度,盛產詩人—索馬利文學獎(上)
在索馬利亞待上一天,就會有人跟你提起詩歌。無論是百年來宗族間的循環吟唱歌曲,還是20世紀迄今的反抗殖民詩歌,甚至是當今年輕詩人、歌手和饒舌歌手等探索的新21世紀愛情、戰爭與政治主題詩歌,皆可稱為索馬利族裔的文學表達傳統。獨特優美的索馬利詩歌文化,為促使散布各地索馬利人和諧共存、團結一起的美好事物。
#
文學
#
詩人
#
索馬利亞
16
陳之華
2022/08/03
非洲的人口紅利:未來全世界每3~4人,就有1位來自非洲!
2050年,西非奈及利亞人口預計將翻倍並超越美國,來到4億之數,成為繼印度、中國之後的全球人口第三大國,2100 世紀末,更可望達到8億人口。餐敘時,我脫口而出的「未來在非洲」,意指2050年,也就是28年後的今天,全球總人口預計將有四分之一是非洲人。而本世紀末,全球每3個人就將有1位是非洲人。
#
非洲
#
奈及利亞
#
全球人口
19
1
陳之華
2022/08/03
非洲的人口紅利:未來全世界每3~4人,就有1位來自非洲!
2050年,西非奈及利亞人口預計將翻倍並超越美國,來到4億之數,成為繼印度、中國之後的全球人口第三大國,2100 世紀末,更可望達到8億人口。餐敘時,我脫口而出的「未來在非洲」,意指2050年,也就是28年後的今天,全球總人口預計將有四分之一是非洲人。而本世紀末,全球每3個人就將有1位是非洲人。
#
非洲
#
奈及利亞
#
全球人口
19
1
陳之華
2022/01/25
漢堡王進駐非洲最大經濟體!從速食店的全球擴展看見社會發展軌跡
非洲大城拉哥斯人在網路社群分享自己的點餐經驗,都說一小時只是基本,有人甚至等了一個半到兩個小時之久。但為何一個全球連鎖速食店家,在西非可以成為如此炙手可熱的餐飲店,讓原本標榜的「速食」反而比高檔法式餐廳更緩慢?而當地人們又為什麼如此樂於買單,願意呼朋引伴、闔家捧場?開一間速食店是什麼大事?
#
非洲
#
奈及利亞
#
飲食文化
16
陳之華
2022/01/25
漢堡王進駐非洲最大經濟體!從速食店的全球擴展看見社會發展軌跡
非洲大城拉哥斯人在網路社群分享自己的點餐經驗,都說一小時只是基本,有人甚至等了一個半到兩個小時之久。但為何一個全球連鎖速食店家,在西非可以成為如此炙手可熱的餐飲店,讓原本標榜的「速食」反而比高檔法式餐廳更緩慢?而當地人們又為什麼如此樂於買單,願意呼朋引伴、闔家捧場?開一間速食店是什麼大事?
#
非洲
#
奈及利亞
#
飲食文化
16
陳之華
2021/12/08
莫三比克的恐怖攻擊:非洲天然資源的詛咒?
莫三比克的恐攻暴亂已長達 4年之久,但今年造成帕爾馬失守的恐攻暴力事件,讓莫三比克再度登上國際版面,也促使其鄰近非洲國家與西方各國必須嚴肅看待。恐怖主義勢力擴張到非洲,甚至阻斷了國際能源發展計劃,人們開始質疑,莫非莫三比克也遭受了非洲天然資源的詛咒?
#
非洲
#
恐怖主義
#
國際
12
陳之華
2021/12/08
莫三比克的恐怖攻擊:非洲天然資源的詛咒?
莫三比克的恐攻暴亂已長達 4年之久,但今年造成帕爾馬失守的恐攻暴力事件,讓莫三比克再度登上國際版面,也促使其鄰近非洲國家與西方各國必須嚴肅看待。恐怖主義勢力擴張到非洲,甚至阻斷了國際能源發展計劃,人們開始質疑,莫非莫三比克也遭受了非洲天然資源的詛咒?
#
非洲
#
恐怖主義
#
國際
12
陳之華
2021/10/11
非洲為何取代中東,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
過去十年,非洲各國持續擴散成長百倍的恐攻事件,讓恐怖主義的勢力版圖從中東逐步擴散至非洲大陸。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七國,更被列為全球十大恐怖主義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也是世界恐攻活動最活躍的區域。 恐怖主義為何會選上非洲這塊土地?又如何在非洲擴張勢力的?它是否會影響到世界其他角落與地區?
#
國際
#
非洲
#
恐怖主義
11
陳之華
2021/10/11
非洲為何取代中東,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
過去十年,非洲各國持續擴散成長百倍的恐攻事件,讓恐怖主義的勢力版圖從中東逐步擴散至非洲大陸。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七國,更被列為全球十大恐怖主義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也是世界恐攻活動最活躍的區域。 恐怖主義為何會選上非洲這塊土地?又如何在非洲擴張勢力的?它是否會影響到世界其他角落與地區?
#
國際
#
非洲
#
恐怖主義
11
陳之華
2021/09/08
被質疑的影像:「政治不正確」的圖像背後,是藝術記錄下的不同社會與歷史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不只是因為影像畫質漂亮、繪圖逼真、讓參觀者自拍開心等等,而是因為它具有某個歷史階段的代表性,述說或反映了一段社會文化、日常飲食、市井生活裡的現實,以及當時的主流或非主流思想,敘述人們的內心想法、創作者所經歷的經驗等等。如果藝術創作只是為了歌頌美好,那它就不完全是反映真實的作品。
#
台灣
#
澳洲
#
戒嚴
11
陳之華
2021/09/08
被質疑的影像:「政治不正確」的圖像背後,是藝術記錄下的不同社會與歷史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不只是因為影像畫質漂亮、繪圖逼真、讓參觀者自拍開心等等,而是因為它具有某個歷史階段的代表性,述說或反映了一段社會文化、日常飲食、市井生活裡的現實,以及當時的主流或非主流思想,敘述人們的內心想法、創作者所經歷的經驗等等。如果藝術創作只是為了歌頌美好,那它就不完全是反映真實的作品。
#
台灣
#
澳洲
#
戒嚴
11
陳之華
2021/08/09
澳洲爭議:疫情下的雙標、特權、歧視與不信任
澳洲跟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從去年疫情開始至今,這些此起彼落因疫情而產生的不同爭議從未停息。一些民眾有感的雙重標準,主其事的政府卻覺得沒什麼、很公平。這些所謂的「雙標」,無疑是一種感受問題,尤其當弱勢與多元族裔面對較優勢或較強勢階層的對照下所發生的不對稱待遇感時,其產生的反彈必然更加顯著。
#
澳洲
#
疫情
#
防疫
9
陳之華
2021/08/09
澳洲爭議:疫情下的雙標、特權、歧視與不信任
澳洲跟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從去年疫情開始至今,這些此起彼落因疫情而產生的不同爭議從未停息。一些民眾有感的雙重標準,主其事的政府卻覺得沒什麼、很公平。這些所謂的「雙標」,無疑是一種感受問題,尤其當弱勢與多元族裔面對較優勢或較強勢階層的對照下所發生的不對稱待遇感時,其產生的反彈必然更加顯著。
#
澳洲
#
疫情
#
防疫
9
陳之華
2021/07/16
一篇總統推文被刪之後:奈及利亞的「推特之戰」
這場推特禁令大戰,至今一個多月,雙方仍僵持不下。推特公開說明會和奈國政府努力談判,以爭取使用者的權利,奈國禁用推特所導致的商業營運損失,持續擴大中。奈國要求推特與其他社群媒體,應完成商業註冊,獲得許可證。但國際社群媒體本就營運無國界,也非政府執政的輿論篩檢工具,爭執的兩造究竟應如何從中取得平衡?
#
非洲
#
奈及利亞
#
推特
13
陳之華
2021/07/16
一篇總統推文被刪之後:奈及利亞的「推特之戰」
這場推特禁令大戰,至今一個多月,雙方仍僵持不下。推特公開說明會和奈國政府努力談判,以爭取使用者的權利,奈國禁用推特所導致的商業營運損失,持續擴大中。奈國要求推特與其他社群媒體,應完成商業註冊,獲得許可證。但國際社群媒體本就營運無國界,也非政府執政的輿論篩檢工具,爭執的兩造究竟應如何從中取得平衡?
#
非洲
#
奈及利亞
#
推特
13
陳之華
2021/07/02
曾經令西方世界驚豔的非洲貝南銅像,終於要回故鄉了嗎?
19 世紀末,英國首次在大英博物館展示了從西非洲掠奪而來的貝南銅像,讓當時處於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驚艷不已,同時感到難以置信,因為大家習以為常的認為,「黑暗大陸」非洲不過是一處蠻荒、原始大地,根本是一處未曾開發的國度,怎麼可能有所謂的文明?怎可能有如此細膩與人性化的藝術創作?
#
非洲
#
奈及利亞
#
非洲文化
9
陳之華
2021/07/02
曾經令西方世界驚豔的非洲貝南銅像,終於要回故鄉了嗎?
19 世紀末,英國首次在大英博物館展示了從西非洲掠奪而來的貝南銅像,讓當時處於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驚艷不已,同時感到難以置信,因為大家習以為常的認為,「黑暗大陸」非洲不過是一處蠻荒、原始大地,根本是一處未曾開發的國度,怎麼可能有所謂的文明?怎可能有如此細膩與人性化的藝術創作?
#
非洲
#
奈及利亞
#
非洲文化
9
陳之華
2021/06/29
芬蘭、瑞典間的「無國界」雙子城
芬蘭、瑞典兩國北邊交界處有一座全球獨一無二的高爾夫球場,球場中的 7 個洞位於芬蘭境內,另外 11 洞,則座落於瑞典。夏日前來打球者,從芬蘭一路打到瑞典,除得出國外,還要記住芬瑞兩國間的一小時時差!車子行駛往返於兩國間的「雙子城」,細數短短幾分幾秒間,就跨出國界,再次完成了一趟所謂的「跨國之旅」。
#
北歐
#
芬蘭
#
瑞典
6
陳之華
2021/06/29
芬蘭、瑞典間的「無國界」雙子城
芬蘭、瑞典兩國北邊交界處有一座全球獨一無二的高爾夫球場,球場中的 7 個洞位於芬蘭境內,另外 11 洞,則座落於瑞典。夏日前來打球者,從芬蘭一路打到瑞典,除得出國外,還要記住芬瑞兩國間的一小時時差!車子行駛往返於兩國間的「雙子城」,細數短短幾分幾秒間,就跨出國界,再次完成了一趟所謂的「跨國之旅」。
#
北歐
#
芬蘭
#
瑞典
6
陳之華
2021/06/16
電影,真能當飯吃?「奈萊塢」創造的非洲庶民經濟與夢想
再苦悶也要生活,再無奈也要有希望,再無助也要大笑,因為生活再怎樣,都得咬牙過下去。多數國家以為電影是拍給有錢有閒的人或者文青,或者為了美感教育、生命教育等理由來觀賞的,但「奈萊塢」電影的崛起,不過就是平民百姓為了討生活、過生活,在最苦時期,所創造出來的最大夢想與庶民經濟。
#
非洲
#
奈及利亞
#
奈萊塢
10
陳之華
2021/06/16
電影,真能當飯吃?「奈萊塢」創造的非洲庶民經濟與夢想
再苦悶也要生活,再無奈也要有希望,再無助也要大笑,因為生活再怎樣,都得咬牙過下去。多數國家以為電影是拍給有錢有閒的人或者文青,或者為了美感教育、生命教育等理由來觀賞的,但「奈萊塢」電影的崛起,不過就是平民百姓為了討生活、過生活,在最苦時期,所創造出來的最大夢想與庶民經濟。
#
非洲
#
奈及利亞
#
奈萊塢
10
陳之華
2021/06/03
挪威卑爾根:葛利格之家
再訪卑爾根,葛利格的「精靈山丘」,是我心嚮往的景點。 一幅印著他曾述說心境內容的海報,特別吸引我的目光:「當我指揮著樂團演奏〈最後的春天〉(Last Spring) 樂章時,感覺自己被整個大自然給包裹住了,也發現自己身為挪威人的喜悅。……英國人想要理解我的音樂,一定也會對挪威有所喜愛……。」
#
挪威
#
北歐
#
音樂
12
4
陳之華
2021/06/03
挪威卑爾根:葛利格之家
再訪卑爾根,葛利格的「精靈山丘」,是我心嚮往的景點。 一幅印著他曾述說心境內容的海報,特別吸引我的目光:「當我指揮著樂團演奏〈最後的春天〉(Last Spring) 樂章時,感覺自己被整個大自然給包裹住了,也發現自己身為挪威人的喜悅。……英國人想要理解我的音樂,一定也會對挪威有所喜愛……。」
#
挪威
#
北歐
#
音樂
12
4
陳之華
2021/05/28
丹麥西蘭島的人文之旅
我一直想去她家走走。 一個細雨濛濛、微風吹拂的十月秋末午后,我造訪了曾經風靡英美文壇的丹麥作家、《遠離非洲》作者凱倫.普麗森的出生地。一座古雅風格的宅院,現為凱倫‧普麗森博物館。它就像西蘭島沿海的各式宅第,若不趨近觀探,是發掘不出其處處皆桃花源的豐富美感。
#
丹麥
#
旅行
#
文化生活
16
2
陳之華
2021/05/28
丹麥西蘭島的人文之旅
我一直想去她家走走。 一個細雨濛濛、微風吹拂的十月秋末午后,我造訪了曾經風靡英美文壇的丹麥作家、《遠離非洲》作者凱倫.普麗森的出生地。一座古雅風格的宅院,現為凱倫‧普麗森博物館。它就像西蘭島沿海的各式宅第,若不趨近觀探,是發掘不出其處處皆桃花源的豐富美感。
#
丹麥
#
旅行
#
文化生活
16
2
陳之華
2021/05/18
你知道好萊塢與寶萊塢,那知道「奈萊塢」嗎?全球第二大的非洲電影產業
早在 2002 年,紐約時報記者大西哲光就曾報導非洲奈及利亞電影工業的故事。大西說,蘇魯雷區的每個角落都有片商忙著拍片,這裡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男女,亟欲成為演員,希望被製片或導演看中。製作人和導演以典型奈及利亞的雄心壯志和誇張聲勢的語氣跟他說:他們正在打造一個新型態的好萊塢!
#
非洲
#
奈及利亞
#
奈萊塢
11
陳之華
2021/05/18
你知道好萊塢與寶萊塢,那知道「奈萊塢」嗎?全球第二大的非洲電影產業
早在 2002 年,紐約時報記者大西哲光就曾報導非洲奈及利亞電影工業的故事。大西說,蘇魯雷區的每個角落都有片商忙著拍片,這裡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男女,亟欲成為演員,希望被製片或導演看中。製作人和導演以典型奈及利亞的雄心壯志和誇張聲勢的語氣跟他說:他們正在打造一個新型態的好萊塢!
#
非洲
#
奈及利亞
#
奈萊塢
11
陳之華
2021/05/04
來自非洲奈及利亞的作家阿迪契,如何躍升成全世界的女權領袖?
【非洲視角:為什麼我們從沒教養兒子要嚮往婚姻,卻自小教育女兒要了解婚姻的重要性?】 我認為,全球知名的奈及利亞作家阿迪契是極出色的演說家,一位非常會說故事的人。身為作家,阿迪契一直深信故事是有力量的。她以為,故事可以改變或形塑一個刻板印象,可以讓人自信自尊,不會妄自菲薄,更能使人深化對自我的認同。
#
非洲
#
非洲文學
#
非洲文化
17
陳之華
2021/05/04
來自非洲奈及利亞的作家阿迪契,如何躍升成全世界的女權領袖?
【非洲視角:為什麼我們從沒教養兒子要嚮往婚姻,卻自小教育女兒要了解婚姻的重要性?】 我認為,全球知名的奈及利亞作家阿迪契是極出色的演說家,一位非常會說故事的人。身為作家,阿迪契一直深信故事是有力量的。她以為,故事可以改變或形塑一個刻板印象,可以讓人自信自尊,不會妄自菲薄,更能使人深化對自我的認同。
#
非洲
#
非洲文學
#
非洲文化
17
陳之華
2021/04/16
你不熟悉的奈及利亞: 非洲現代文學發跡地與領航者
有天,深覺欽瓦.阿契貝之於奈及利亞,就如同西貝流士之於芬蘭,或葛利格之於挪威。 阿契貝打破了非洲人不能也不會寫小說的迷思。1950年代,就以忠於自己的寫作模式,將自身依博族的傳統文化與語言納入作品裡,使它們擁有和殖民地宗主國語言文化相同的地位。他的作品不只改變非洲現代文學,也改變了世界文學的樣貌。
#
文化生活
#
非洲
#
非洲文學
18
陳之華
2021/04/16
你不熟悉的奈及利亞: 非洲現代文學發跡地與領航者
有天,深覺欽瓦.阿契貝之於奈及利亞,就如同西貝流士之於芬蘭,或葛利格之於挪威。 阿契貝打破了非洲人不能也不會寫小說的迷思。1950年代,就以忠於自己的寫作模式,將自身依博族的傳統文化與語言納入作品裡,使它們擁有和殖民地宗主國語言文化相同的地位。他的作品不只改變非洲現代文學,也改變了世界文學的樣貌。
#
文化生活
#
非洲
#
非洲文學
18
陳之華
2021/04/08
非洲,有書店嗎?從法國一場年度「思辨之夜」文化開幕活動談起
人們總因不了解,而顯得對某些國家地區無知、漠然,進而產生誤解。即便現今世界已然趨於平坦,甚或已接近無國界,但人們對世界各地的認識,有時仍會被長久以來的刻板印象自我設限,甚至被自以為是的想像誤導。 但這些偏見及戴著眼罩看世界的態度,無疑會錯估許多事物與情勢,更會錯過人文知識交流時的珍奇寶物。
#
非洲
#
奈及利亞
#
非洲文化
27
陳之華
2021/04/08
非洲,有書店嗎?從法國一場年度「思辨之夜」文化開幕活動談起
人們總因不了解,而顯得對某些國家地區無知、漠然,進而產生誤解。即便現今世界已然趨於平坦,甚或已接近無國界,但人們對世界各地的認識,有時仍會被長久以來的刻板印象自我設限,甚至被自以為是的想像誤導。 但這些偏見及戴著眼罩看世界的態度,無疑會錯估許多事物與情勢,更會錯過人文知識交流時的珍奇寶物。
#
非洲
#
奈及利亞
#
非洲文化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