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華

陳之華

79 位追蹤者
作家、專欄作者,目前居住西非洲拉哥斯。20歲開始自助旅行,曾旅居英、美、法、北歐、澳洲、非洲 20多年。喜愛關注國際社會、文化差異、親子教育與人文藝術發展,長期置身跨文化搬遷的世界角落裡。出版過幾本書,有暢銷書、誠品選書,有多處縣市政府文化局、教育局年度好書,也有其他語文版。
80會員
36內容數
朋友笑稱,我家是酷熱極冷地都待過,搬遷澳洲前,又有朋友說,你們五大洲都去了。最初想以澳洲為專題,以為南北半球就在轉角處;去年再度重返非洲,遷移旅居、東瞧西看、多元多樣已然是我一直以來的日常。專題暫以橫跨世界不同角落的各類觀察、行旅生活、藝術文化、在地研究、跨洲觀點等為主,也包括生活的其他面向與各式札記。
由新到舊
不聽父親的話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們能夠「不聽話」,是因為自小就相對的有主見及比較獨立自主外,更因為我們擁有願意尊重子女們決定的父母,才使得我們有足夠「本錢」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走自己的路。「聽話」,或說,聽父母親的建言,理論上或許沒有錯,但「聽話」不該只是建築在大人向孩子的單向要求,或毫無思想的照單全收。
Thumbnail
2023-05-08
22
他們和父母的關係當大衛侃侃談起瑞恩狀況時,恍惚間我根本分不出他是洋人或亞裔,只有充分感受到一個做兒子的對自己父親的濃郁關愛。孩子年齡和我相仿的大衛,與我都有相同的親情感觸。 親情到最後,是一種人們自然天成的反哺態度與微妙的情感表達,應該沒有過多地域性的差距與族裔、膚色的不同啊!
Thumbnail
2023-05-03
13
尊重,一種奇妙的相對論關係我始終覺得,尊重是一種奇妙的相對論關係,當你會感受到不愉悅,別人或許也會;當你感受到局限約束,覺得綁手綁腳的,別人應該或多或少也有這樣的感覺。 尊重從來不是一味的盲目順從,予取予求,而是像坐在翹翹板上,持續不斷的用心觀察、感受平衡、隨時調整步伐,達到彼此間的最佳溝通與狀態。
Thumbnail
2023-04-17
33
這個國度,盛產詩人—索馬利文學獎(下)在索馬利亞待上一天,就會有人跟你提起詩歌。無論是百年來宗族間的循環吟唱歌曲,還是20世紀迄今的反抗殖民詩歌,甚至是當今年輕詩人、歌手和饒舌歌手等探索的新21世紀愛情、戰爭與政治主題詩歌,皆可稱為索馬利族裔的文學表達傳統。獨特優美的索馬利詩歌文化,為促使散布各地索馬利人和諧共存、團結一起的美好事物。
Thumbnail
2023-04-06
16
這個國度,盛產詩人—索馬利文學獎(上)在索馬利亞待上一天,就會有人跟你提起詩歌。無論是百年來宗族間的循環吟唱歌曲,還是20世紀迄今的反抗殖民詩歌,甚至是當今年輕詩人、歌手和饒舌歌手等探索的新21世紀愛情、戰爭與政治主題詩歌,皆可稱為索馬利族裔的文學表達傳統。獨特優美的索馬利詩歌文化,為促使散布各地索馬利人和諧共存、團結一起的美好事物。
Thumbnail
2023-04-06
16
我們家,只會當醫生!原來只會當醫生,也是一種苦惱;原來,人們眼中傾羨的「家大業大」,也成為一種煩憂;原來孩子無法「傳承家業」,會讓人如此擔心! 回想當年在小學畢業現場,她眉頭深鎖、愁眉不展,整個人為女兒該念哪裡而憂心重重,現在簡直是判若兩人!
Thumbnail
2022-09-02
21
非洲的人口紅利:未來全世界每3~4人,就有1位來自非洲!2050年,西非奈及利亞人口預計將翻倍並超越美國,來到4億之數,成為繼印度、中國之後的全球人口第三大國,2100 世紀末,更可望達到8億人口。餐敘時,我脫口而出的「未來在非洲」,意指2050年,也就是28年後的今天,全球總人口預計將有四分之一是非洲人。而本世紀末,全球每3個人就將有1位是非洲人。
Thumbnail
2022-08-03
19
“孩子上美容院都在做什麼?” 期許孩子,一個正常的童年與青春期台北週日的美髮工作室,讓我原先氣定神閒悠哉開懷的心境徒然沈重不堪,雖然我的孩子已成年,雖然我早已遠離中學數十年,但我卻莫名的感到萬分心痛與難過。因為我知道,青春可以不一樣,就如同一個國一升國二的 7/25 暑期考的必要性,以及為何國家教育體制可以允許這些「偷跑」、「違規」和「窄化」?!
Thumbnail
2022-07-18
15
To:正在拉拔孩子長大的爸媽時光飛逝,才一晃眼,一個孩子就長大成人!有時不免思索:生命真奇妙。但,拉拔一個孩子長成,可從來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了孩子之後,你或許會有著媽媽的味道、爸爸的模樣,但這些都不會阻礙你繼續自我成長,因為新世代的你,絕不會只將養大孩子,視為生活裡的唯一目標,或只想當個「以孩子的成就為成就」的父母。
Thumbnail
2022-04-22
15
芬蘭教育:「見樹」又「見林」(下)「先見樹」的教學,讓不少學生在反覆操演、磨練過程中,覺得自己沒天份、缺乏慧根、沒興趣,而中輟放棄了某項科目與課程,讓一片原本能先看到的美麗人生學習森林,顯得如此遙不可及、事不關己,葬送了學生自然養成的學習樂趣。善用「先見林,再見樹」,能讓學生在漸進多元化的教學中,有機會看到事物學門的樣貌與樂趣。
Thumbnail
2022-04-13
11
芬蘭教育:「見樹」又「見林」(上)我一直認為,芬蘭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 有一種和亞洲或俄式訓練上很不同的風格。 打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喻,就如同大自然森林中的「樹」 (Tree ) 與 「林」(Forest) ; 我們習慣的教育是一種「先見樹,見再林」,但芬蘭,或不少西方國家的教育模式, 則是「先見林,再見樹」!
Thumbnail
2022-04-11
18
國語文課,也能擁有更多寬廣定義與文學空間澳洲高中英文,可以是講述雪梨地區發展的澳洲小說,可以是其他類型的不同國家作品,從詩集、短篇故事到長篇小說都有,兒童文學、科幻小說、電影劇本、世界文學等也是。當我們以為增加必修時數、統一必修內容及古文比例,就能搶救語文力、提升語文興趣。其實已窄化了「國文課」的文學空間,也局限了語文課的豐碩內容與定義。
Thumbnail
2022-02-12
15
漢堡王進駐非洲最大經濟體!從速食店的全球擴展看見社會發展軌跡非洲大城拉哥斯人在網路社群分享自己的點餐經驗,都說一小時只是基本,有人甚至等了一個半到兩個小時之久。但為何一個全球連鎖速食店家,在西非可以成為如此炙手可熱的餐飲店,讓原本標榜的「速食」反而比高檔法式餐廳更緩慢?而當地人們又為什麼如此樂於買單,願意呼朋引伴、闔家捧場?開一間速食店是什麼大事?
Thumbnail
2022-01-25
16
非洲媽媽帶孩子雖說,不同國度裡的教養有其文化之差異;但我始終相信也以為,從容、優雅與智慧,不因地區與文化而有所差異。也一直以為,好的教養不見得需要是在歐美,或在亞洲,可以是在世界上的任一角落,以人們所能去展現出的睿智與態度,在無時無刻的細微處自然地展現出來。
Thumbnail
2022-01-21
14
跟孩子講「不要忘本」?這些大人的杞人憂天~當大人擁有一對一的場合,卻不經意間以「說教」形式,來講述如此任重道遠的提示時,開口前若能先稍加了解對方的背景與經歷,或許才會讓對話更具意義。否則直接以籠統或教條式的說法來涵蓋一些概念,不僅說服力不夠,也會適得其反。立論基礎要能巧妙融入生活,不做過多抽象言喻,只須讓孩子真誠感受再循著順水推舟力道達成。
Thumbnail
2022-01-15
8
莫三比克的恐怖攻擊:非洲天然資源的詛咒?莫三比克的恐攻暴亂已長達 4年之久,但今年造成帕爾馬失守的恐攻暴力事件,讓莫三比克再度登上國際版面,也促使其鄰近非洲國家與西方各國必須嚴肅看待。恐怖主義勢力擴張到非洲,甚至阻斷了國際能源發展計劃,人們開始質疑,莫非莫三比克也遭受了非洲天然資源的詛咒?
Thumbnail
2021-12-08
12
北歐:極地哈士奇犬的「愛的教育」住北歐時,我總有許多機會看到所謂的「人性化」事物,連在極地旅行時也不例外。那年,我們再度來到北極圈,想要一圓哈士奇犬雪橇夢。 三小時的雪橇之旅,多數的犬隻就像是孩子,隨時隨地就來爭寵,迫不及待要人家的關懷、擁抱。幾小時的極地犬之旅,我們竟能從不同的犬隻中,看出每隻都有著鮮明而不同的性格。
Thumbnail
2021-11-21
11
你成就我為藝術策展人很多時候,孩子是因為父母的期待,而成為什麼;也很多時候,孩子是因為父母的逼迫,而必須成為什麼;更有些時候,孩子是因為家族的傳統壓力,而別無選擇的必須成就什麼。 我的驚訝與驚喜,莫過於來自我從未要求她們一定要成為什麼,或要去成就什麼。
Thumbnail
2021-11-18
9
澳洲高中生:擁有不同適性發展的機會年紀輕輕的他們,不會特別羨慕直接讀大學的人,也不會覺得自己目前沒讀大學就矮人一截;就讀大學的,通常不會莫名其妙的自以為式的高人一等。 整體說來,澳洲社會給予青春生命一個相對健康、務實的成長養分,不以「升學」為標的,不視讀書為唯一出路,反以尊重個體、專業技術與適性發展為主軸。
Thumbnail
2021-11-15
9
孩子的「同理可証」我不時想著,孩子「有樣學樣」本就是天性使然,當我們很自然地、沒有刻意要去教他們什麼的時候,孩子其實已經好認真的聽進去了,把大人的一番道理看得這麼的言之成理而身體力行。 那天不是在上自然課,也不是栽種課,只是我隨手看到落地生根的植物,忍不住跟孩子分享了一小下,孩子就如此開心的要去推而廣之了。
Thumbnail
2021-11-08
7
非洲為何取代中東,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過去十年,非洲各國持續擴散成長百倍的恐攻事件,讓恐怖主義的勢力版圖從中東逐步擴散至非洲大陸。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七國,更被列為全球十大恐怖主義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也是世界恐攻活動最活躍的區域。 恐怖主義為何會選上非洲這塊土地?又如何在非洲擴張勢力的?它是否會影響到世界其他角落與地區?
Thumbnail
2021-10-11
11
胡蘿蔔與棒子:關於教養這些事同事的「胡蘿蔔與棒子」理論,應該是指一種驅動人們做事的方式,胡蘿蔔是誘因,棒子是驅使。 許多人以為「胡蘿蔔與棒子」是一種極佳的管理與互動方式,甚至是一種足以「激勵人心」的模式,尤其是用在不同的階級與文化上。我卻從不這麼認為,更打從心底否定這樣的見解,尤其是在教養的觀念裡。
Thumbnail
2021-09-10
7
被質疑的影像:「政治不正確」的圖像背後,是藝術記錄下的不同社會與歷史藝術之所以為藝術,不只是因為影像畫質漂亮、繪圖逼真、讓參觀者自拍開心等等,而是因為它具有某個歷史階段的代表性,述說或反映了一段社會文化、日常飲食、市井生活裡的現實,以及當時的主流或非主流思想,敘述人們的內心想法、創作者所經歷的經驗等等。如果藝術創作只是為了歌頌美好,那它就不完全是反映真實的作品。
Thumbnail
2021-09-08
11
警消隊走入學校日:那些選擇以此為志向的澳洲青年14歲的中學生自願前往消防局當志工?16歲的在校生,樂意在難得的暑假挪出時光,去學習當消防員,肩負保家衛國的重責?為什麼暑假不用去上暑輔?沒選擇去玩樂或在家耍廢?為什麼母親會為他的選擇而引以為榮? 故事離我們的日常與職場想像或有距離,卻可以爲我們對青春的生活與選項,帶來些許截然不同的思考與反芻。
Thumbnail
2021-08-10
9
澳洲爭議:疫情下的雙標、特權、歧視與不信任澳洲跟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從去年疫情開始至今,這些此起彼落因疫情而產生的不同爭議從未停息。一些民眾有感的雙重標準,主其事的政府卻覺得沒什麼、很公平。這些所謂的「雙標」,無疑是一種感受問題,尤其當弱勢與多元族裔面對較優勢或較強勢階層的對照下所發生的不對稱待遇感時,其產生的反彈必然更加顯著。
Thumbnail
2021-08-09
9
法國博物館裡專注速寫的孩子們巴黎博物館裡的孩子們,圍在雕像、畫作或展品前,專心聆聽導覽解說,聚精會神的速寫作畫。 或許你會質疑,孩子日後又不是要當畫家,也不走藝術這行,安排去美術館或博物館裡繪畫速寫,對他日後到底有什麼幫助?這樣的課程與學習,對孩子又能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與養分?如果不在巴黎,又要如何能擁有這樣的安排?
Thumbnail
2021-07-28
9
一篇總統推文被刪之後:奈及利亞的「推特之戰」這場推特禁令大戰,至今一個多月,雙方仍僵持不下。推特公開說明會和奈國政府努力談判,以爭取使用者的權利,奈國禁用推特所導致的商業營運損失,持續擴大中。奈國要求推特與其他社群媒體,應完成商業註冊,獲得許可證。但國際社群媒體本就營運無國界,也非政府執政的輿論篩檢工具,爭執的兩造究竟應如何從中取得平衡?
Thumbnail
2021-07-16
13
曾經令西方世界驚豔的非洲貝南銅像,終於要回故鄉了嗎?19 世紀末,英國首次在大英博物館展示了從西非洲掠奪而來的貝南銅像,讓當時處於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驚艷不已,同時感到難以置信,因為大家習以為常的認為,「黑暗大陸」非洲不過是一處蠻荒、原始大地,根本是一處未曾開發的國度,怎麼可能有所謂的文明?怎可能有如此細膩與人性化的藝術創作?
Thumbnail
2021-07-02
9
芬蘭、瑞典間的「無國界」雙子城芬蘭、瑞典兩國北邊交界處有一座全球獨一無二的高爾夫球場,球場中的 7 個洞位於芬蘭境內,另外 11 洞,則座落於瑞典。夏日前來打球者,從芬蘭一路打到瑞典,除得出國外,還要記住芬瑞兩國間的一小時時差!車子行駛往返於兩國間的「雙子城」,細數短短幾分幾秒間,就跨出國界,再次完成了一趟所謂的「跨國之旅」。
Thumbnail
2021-06-29
6
電影,真能當飯吃?「奈萊塢」創造的非洲庶民經濟與夢想再苦悶也要生活,再無奈也要有希望,再無助也要大笑,因為生活再怎樣,都得咬牙過下去。多數國家以為電影是拍給有錢有閒的人或者文青,或者為了美感教育、生命教育等理由來觀賞的,但「奈萊塢」電影的崛起,不過就是平民百姓為了討生活、過生活,在最苦時期,所創造出來的最大夢想與庶民經濟。
Thumbnail
2021-06-16
10
挪威卑爾根:葛利格之家再訪卑爾根,葛利格的「精靈山丘」,是我心嚮往的景點。 一幅印著他曾述說心境內容的海報,特別吸引我的目光:「當我指揮著樂團演奏〈最後的春天〉(Last Spring) 樂章時,感覺自己被整個大自然給包裹住了,也發現自己身為挪威人的喜悅。……英國人想要理解我的音樂,一定也會對挪威有所喜愛……。」
Thumbnail
2021-06-03
12
丹麥西蘭島的人文之旅我一直想去她家走走。 一個細雨濛濛、微風吹拂的十月秋末午后,我造訪了曾經風靡英美文壇的丹麥作家、《遠離非洲》作者凱倫.普麗森的出生地。一座古雅風格的宅院,現為凱倫‧普麗森博物館。它就像西蘭島沿海的各式宅第,若不趨近觀探,是發掘不出其處處皆桃花源的豐富美感。
Thumbnail
2021-05-28
16
你知道好萊塢與寶萊塢,那知道「奈萊塢」嗎?全球第二大的非洲電影產業早在 2002 年,紐約時報記者大西哲光就曾報導非洲奈及利亞電影工業的故事。大西說,蘇魯雷區的每個角落都有片商忙著拍片,這裡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男女,亟欲成為演員,希望被製片或導演看中。製作人和導演以典型奈及利亞的雄心壯志和誇張聲勢的語氣跟他說:他們正在打造一個新型態的好萊塢!
Thumbnail
2021-05-18
11
來自非洲奈及利亞的作家阿迪契,如何躍升成全世界的女權領袖?【非洲視角:為什麼我們從沒教養兒子要嚮往婚姻,卻自小教育女兒要了解婚姻的重要性?】 我認為,全球知名的奈及利亞作家阿迪契是極出色的演說家,一位非常會說故事的人。身為作家,阿迪契一直深信故事是有力量的。她以為,故事可以改變或形塑一個刻板印象,可以讓人自信自尊,不會妄自菲薄,更能使人深化對自我的認同。
Thumbnail
2021-05-04
17
你不熟悉的奈及利亞: 非洲現代文學發跡地與領航者有天,深覺欽瓦.阿契貝之於奈及利亞,就如同西貝流士之於芬蘭,或葛利格之於挪威。 阿契貝打破了非洲人不能也不會寫小說的迷思。1950年代,就以忠於自己的寫作模式,將自身依博族的傳統文化與語言納入作品裡,使它們擁有和殖民地宗主國語言文化相同的地位。他的作品不只改變非洲現代文學,也改變了世界文學的樣貌。
Thumbnail
2021-04-16
18
非洲,有書店嗎?從法國一場年度「思辨之夜」文化開幕活動談起人們總因不了解,而顯得對某些國家地區無知、漠然,進而產生誤解。即便現今世界已然趨於平坦,甚或已接近無國界,但人們對世界各地的認識,有時仍會被長久以來的刻板印象自我設限,甚至被自以為是的想像誤導。 但這些偏見及戴著眼罩看世界的態度,無疑會錯估許多事物與情勢,更會錯過人文知識交流時的珍奇寶物。
Thumbnail
2021-04-08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