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級的語言氣勢-很值得一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各行各業都有讓人敬仰與欽佩專家級人物,從啟發學子們的老師、充滿抱負與理想的 “政治家” *、各個領域的科學家, 到創意與靈感源源不斷的建築師、藝術家與文學的創作家。

他們的傑出成就必然會超越各自領域的既有思想或做法的局限,而直接造福到社會、國家,甚至於全體人類。

不過,在 “專業上” 的成就,必然需要在另一項能力的造詣才可能讓成他們各自的成就就更凸顯。那項不可或缺的能力就是,高效率地闡述與傳播自己的學識、言論、與看法的 “語言表達” 能力。

論文與著作透過文字的呈現方式,有其專業領域的規範;口語的表達則有流暢、親和力,以及避免誤解等等語言應用上的考量需要被強調。

不過,下列四點應該是語言在呈現 “思想” 與 “有系統的見解” 的過程上所共通的要點:

一.內容的卓越性、正確性、與可求證性(紮實學識的價值所在):陳述的內容必然涵蓋到所學、所研究,以及各自領域的 “獨到” 見解與領悟。

二.思想呈現的 “邏輯次序” 安排 (清晰溝通的重要條件):

三.語句到語篇* 的連貫能力 (語言能力): 從句子合理的結構把意思表達出來,到小段落的組合,再到完整呈現意思的 “語篇”。

『二 + 三 讓思想的呈現至少能夠把說話的人的意思清楚地傳達給聽眾的水準。』

四.資訊更新的能力(亦即持續成長的智慧 ): 各個知識領域隨時都有新的發現、新的解讀,新的立論持續被發表,被報導。 不同領域的新發展都可能影響或衝擊到其他的領域。

現階段從網路世代迅速轉進到人工智慧的世代, 許多行業或領域的專家,設使欠缺能力去領略新的資訊,並且應用新的技術,那麼他們的成就與身價必將難以維持,而逐步失去光彩。

當然,內容份量不足,就服不了人; 而份量足夠的話,還得依賴可靠的「語言表達」的能力, 才能夠清楚地把資訊或見解傳達給聽眾或讀者。


簡單來說,專家級的表達能力, 需要的特質是:

1 簡潔而不囉唆。

2 重要的字詞清楚地被合理地彰顯出來。

3 對每一個「一個」指的是什麼事物、「喔」到底在 “啼” 哪一樁,都需要交代清楚。

4 應用適當的 “語調” 以及變化的 “字與詞”, 以求生動地呈現出來整段話的耐聽度與容易理解的特質。


如果,口語的表達所展現出來的層級,只像是未經整理的雜物堆,完全被亂塞的「喔」、「那」、「一個」和「然後」完全給 “綁架” 住。幾個字就要 “硬塞”  一個沒有實質意義的廢字,那麼,整個句子必然被切割得 「支離破碎」,根本算不上是一個容易理解的 “句型”。

自命專家或是設計讓別人哄抬起來,半途轉型為專家都不會太難。 不過,忽略口語表達能力的搭配水平,會是很遺憾的一種不平衡。

一項合理的推斷,有興趣去聽專家的資訊傳述或是個人的評論與想法的聽眾群應該會是重視那些專家們如何以精煉又有趣的個人呈現風格。

總而言之,專業的專研固然重要,口語表達的 “修養” 卻不能被忽視。專業的修養與語言技巧的 “雙修” 是造就純正專家專家的唯一黃可靠途徑。

遺憾的是,我們很容易在不同傳播媒體聽到話中 “塞入一推廢字與廢詞” 的專家人物。


Fred Chou, Jun.5th, 202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建崑-avatar-img
2024/06/05
非常認同。從前禪宗大師溈山靈祐有句話:「蚊子釘鐵牛,無汝下嘴處」,這是對於無法開悟的對象,有此批評。各行各業的專家之所以話説得有氣勢,很可能長期在自己的領域工作,經常思考如何表達自己的見地,一旦找出可以完整表達的語句,自然顯得氣勢不凡。
Fred Cho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5
李建崑.Paulos 很感謝教授智慧的回應。我一直認為身為專家,各自領域的傑出成就, 如果欠缺口語表達的高檔修養, 那麼光環將要失色不少。如果任何專家連數量的概念 “一個” 都擺脫不了、指示詞 “這個” 與 “那個” 淪為搪塞的廢詞、連接詞只能用到 “然後” 與 “那”,那麼用什麼語言來能夠有效承載重量級的內容呢? 雖然,這些不專業的 “習性”,本地傳播媒體節目中出現的專家們都難以切割,卻看不到其中有幾位體驗到有必要去對自己的語言能力做客觀的評估,又能夠自勵地尋求表達能力的提升。可嘆的是,幾十年來台灣語言教育的成效到底能夠在哪裡看到呢? Judging from this lack of effectivenessin language teaching, what more we could possibly expect the bilingual policy to realistic perform in the next few decades ?
avatar-img
“如詩如畫” 是人生
13會員
70內容數
詩作讓人感覺幾分玄妙,卻流露著誘人的迷惑。 從瀏覽、朗讀,到深入解析,美感的享受總是源源不斷。 既然 “新詩” 已經擺脫僵硬的形式、韻腳,與格律等侷限。更值得嘗試的是隨興寫個幾句,後續的靈感,時常會源源而來。 創作的實際經驗,也讓詩的愛好者能夠體驗詩人的技巧, 進一步融入詩作的智慧。
2024/10/24
我們常聽到 “台灣國語” 的意指 *。提到這點,我可以推想在 2030年把英語訂為第二法定語言的諸多正面道理,不過,以我對English 這個語言以及我們自己的國語在 “本質上” 的理解,我認為台灣社會正在形成“台灣英語” ,一、二十年後它會普遍在出現應用, 因而將會成為 “法定的台灣英語”。
Thumbnail
2024/10/24
我們常聽到 “台灣國語” 的意指 *。提到這點,我可以推想在 2030年把英語訂為第二法定語言的諸多正面道理,不過,以我對English 這個語言以及我們自己的國語在 “本質上” 的理解,我認為台灣社會正在形成“台灣英語” ,一、二十年後它會普遍在出現應用, 因而將會成為 “法定的台灣英語”。
Thumbnail
2024/10/13
我們都清楚,英語的學習是從字母開始(26 letters) ,「整體運用的能力,卻是建立在文法概念(gramar / grammar rules) 的掌握之上」,無論那是透過母語學習過程所自然領悟到的漫長過程,或是透過辛勤努力去刻意學習到的。 自然養成或是努力追求所獲得的句法 (synta
Thumbnail
2024/10/13
我們都清楚,英語的學習是從字母開始(26 letters) ,「整體運用的能力,卻是建立在文法概念(gramar / grammar rules) 的掌握之上」,無論那是透過母語學習過程所自然領悟到的漫長過程,或是透過辛勤努力去刻意學習到的。 自然養成或是努力追求所獲得的句法 (synta
Thumbnail
2024/10/05
我們所崇尚的第二法定語言 English,由於它的26個字母需要展現多達44個不同的音 *,因此對國語的使用者而言,確實是有額外的挑戰。 就以母音 (vowel sounds),有多達14-20個,對比國語平常的認定,6個,多出了許多。 因此,單純用 “猜” 或者依靠 “有限” 經驗去推斷
Thumbnail
2024/10/05
我們所崇尚的第二法定語言 English,由於它的26個字母需要展現多達44個不同的音 *,因此對國語的使用者而言,確實是有額外的挑戰。 就以母音 (vowel sounds),有多達14-20個,對比國語平常的認定,6個,多出了許多。 因此,單純用 “猜” 或者依靠 “有限” 經驗去推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Thumbnail
專業能力、生活實踐力、教學能力都是獨立的能力,不相互等同。對於社會主流認可專業能力很高的人,並不意味著他們具有高水準的生活實踐力。反之,生活實踐力高的人,也不一定會獲得社會的認可。教學能力則是另一種能力,懂得原理不等於善於教授他人。
Thumbnail
專業能力、生活實踐力、教學能力都是獨立的能力,不相互等同。對於社會主流認可專業能力很高的人,並不意味著他們具有高水準的生活實踐力。反之,生活實踐力高的人,也不一定會獲得社會的認可。教學能力則是另一種能力,懂得原理不等於善於教授他人。
Thumbnail
探討逆境領導和成長型思維的兩天課程,從中看到了好的學習習慣、好的企業文化和好的老師。賦予了我們很多啟發。
Thumbnail
探討逆境領導和成長型思維的兩天課程,從中看到了好的學習習慣、好的企業文化和好的老師。賦予了我們很多啟發。
Thumbnail
他們的傑出成就必然會超越各自領域具備在 “專業上” 的卓越成就。 不過, 造就專家們的氣勢卻不單是專業領域的造詣。另外一項必備的能耐是能夠清楚又有效呈現意見與想法的卓越表達能力。
Thumbnail
他們的傑出成就必然會超越各自領域具備在 “專業上” 的卓越成就。 不過, 造就專家們的氣勢卻不單是專業領域的造詣。另外一項必備的能耐是能夠清楚又有效呈現意見與想法的卓越表達能力。
Thumbnail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Thumbnail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Thumbnail
博士花了數十年光陰鑽研生命,卻有一個命理老師聲稱破解生命。
Thumbnail
博士花了數十年光陰鑽研生命,卻有一個命理老師聲稱破解生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