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驅力

含有「內驅力」共 1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當你晉升為主管的那一刻,與高管之間的默契期便隨之開始。這段蜜月期通常短至3個月,耐性高的創始人或企業,則可能延長至24個月。在這段時間內,若錯過了建立深度信任的機會,你將面臨長期停留在表面業務對話的風險。因此,理解信任的演進模型至關重要蜜月期:信任建立的關鍵時刻
Thumbnail
探討如何透過瞭解團隊成員的「拒絕模式」,提升團隊管理效率。文章以園丁照料花園的比喻,闡述拒絕模式的三種類型(過於理性、過於感性、沉溺直覺),並提供管理者相應的應對策略,包含一對一諮詢、行為觀察、工具輔助等,以及激發內在動力的策略,例如設定明確目標、打造個性化工作體驗、建立開放溝通文化和覆盤與反思。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3/23
很讚的知性分享👍
陷入烤吐司症狀態主要是因為在職場中,出現的壓力或持續性的乏味,工作上接觸MD管理驅動測評,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內在驅動(紫色)來自有願景的企業文化,建立大家可以完全依靠的氛圍,尋求家的感覺與歸屬感。而那些辦過的慶生、跳過的APT、吃過的尾牙……,這些集體懷舊符號總是時不時就浮上心頭。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1/02
甜在心底, 動力也是!
潤米咨詢創始人劉潤如期舉辦年度演講“進化的力量”。面對難題,創業者需要保持強大的心力來支撐自己不斷前行。激發團隊的內驅力,可以由外而內,從關注行為、關注過程開始,掌握團隊的動機和目標,帶領大家拿下一場場小勝利,以成果激發團隊的成就感、滿足感,從而實現從外部激勵刺激到內在價值感建立,喚醒真正的內驅力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10/30
謝謝曉分享! 內在驅動力真的很重要!只是,也不是一蹴可幾。
❦ 莊小昕 需要慢慢探索~
如果你溝通了,那就等回音;如果你釐清了,那就等風來;如果你播種了,那就等花開。一切美好都會到來,你會“等”嗎?
Thumbnail
企業以人才為本,更好的釋放潛能與發揮能力是來自於員工本身的內驅力,因此「內驅力」就像是人才自身的永續能源,只要掌握便能源源不地輸出動力。從驅動力開始理解人才、培養人才、運用人才、留住人才,就能打造以人為本的永續企業,深入的了解組織人才驅動力,將是關鍵的第一步。
Thumbnail
小白-avatar-img
2024/09/19
新知識
小白 對我來說也是新的體驗~
找到內驅力,找到你前進的動力, 成爲自己是一種實踐自己、投入工作的狀態,這種狀態也是一種自我激勵、自我驅動的狀態。在你過往的工作中,什麽時候感覺最受激勵?並且這種激勵能够持續在內心産生動力嗎? 。MD管理驅動測評,這一源自歐洲的先進工具,爲我們提供了一把解鎖內在潜力的鑰匙。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7/25
很高價值的分享,列出的四點,除了沒明確包含MQ以外,已經完全和專業能力標準的IQ 、EQ 、AQ大致吻合了👍
現在是星期五晚上,喔ㄟ喔ㄟ喔~當熟悉的旋律響起,你的雙腳是不是也跟著蠢蠢欲動,要開始來個16蹲呢~ 16蹲是台灣本土男團體Energy最新發行單曲《星期五晚上》的壓軸高難度舞蹈動作,舞步搭配節拍,連續做出16次蹲跳,對體力、肌力的要求很高。且Energy 5人的平均年齡,已經高達42歲,在MV上線
Thumbnail
Carry Kuo-avatar-img
2024/06/14
這歌最近真的很火阿~
Carry Kuo 是阿,看棒球不經意都被來一段~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某新創公司,CEO非常幹練果斷,對行業趨勢敏感,對策略和行銷通路掌握度非常高,但是團隊協作有壓力,跟不上思路和節奏。50%的工作都壓在CEO身上,感覺身心疲倦,希望通過此次工作坊,來提高團隊內驅力,讓員工能够勇于承擔,提升工作效率,良好情緒管理,逐步構建小而美的“選、用、育、留”機制,來培養人才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