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夢中課堂 vs. 你=市場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究竟哪種判斷比較符合大學教育「投資報酬率」的精算?你認為哪種大學教育的CP值比較高呢?你願意將大學讀成哪一種價值呢? 

在職場上存活,絕對只憑所謂的「專業知識或技術」的操作而已嗎?與世間人(上司/客戶/同事)交往溝通時透露出的見識與修養、氣度胸懷,這些全都與你工作上的人際關係、甚至工作本身的成敗安危無涉嗎? 

也就是說,你畢業後找到工作就圓滿結局幸福快樂了嗎?大學教育的意義與價值就此結案了嗎?接下來的各種職場情境中,人情世故的斡旋轉圜所需的涵養與智慧,真的和大學教育一點關係都沒有? 

人們常痛苦地發現,在職場上,你所必須殫精竭慮效忠服務,只求能保住工作的對象,絕對不會是你一再遷延並疏於關照的理想,更不會是你亟欲探觸、卻日漸陌生、繭化的自我。 

你回頭猛然驚覺,自己把大學當成「職業訓練所」來讀的四年self-enslaving歲月裡,竟如此廉價拋售無價的青春、自由、與無限的可能性,只為了換取一張24K「職場入場券」?這其中的巨大反諷,難道不會讓你每天進入工作崗位時,都要重新面對一次心底無盡深沉的遺憾? 


所以我們在課堂上閱讀分享許多深刻雋永的生命故事,其中所描繪的人間情事,總是每個人的天涯行路無可迴避的矛盾憂戚、感傷與憾事。這些作者在事過境遷、生命轉角的午夜夢迴時,用豐美的文字、纖細敏感的神經、經人生苦難洗滌過後的豁然心境,書寫並再現了令我們刻骨銘心的場景。如此的宴饗,人生難得幾回? 

而我們和這些生命情境的相遇,每一次的感動都是與自己最親密的對談、對自我最赤裸的探觸與告白。這,才是你。真正的你。不是專業市場上24K的你。 


你,比你的市場價值更值得。你不認為用市場邏輯來衡量大學(人文)教育與你自己,其實是在自我貶值嗎?所以,當你仍身在大學中時,請不要讓求職一事阻擋了你對未來生活熱切遠眺的視線。 


以上所引,是2015年某次期中考試,一份四頁三千字的考題一隅。

人文學科的教育工作人,在眼下教育場景裡所面臨的境況,應該是極不同於其他學院學科的教師同仁吧?而我二十多年來所教授的,又絕大多數皆屬英文系最邊緣、最不具「市場/實用價值」的、屬於「雜項科目」範疇的文化美藝課程。

這裡的教學場景實況中,師生關係真的只能用「供需失衡,期待錯誤,雞同鴨講,視同陌路」來形容。

對人文教育工作人而言,這情況古已有之,只是於今尤烈。這裡的「今」,指的當然是當前台灣大學生就業市場悽愴悲慘的現況;而其中最「弱勢」的一群,應該就是英文系學生了,因為在英語教育早已普及,以及 ChatGPT 驚爆問世後的全球/台灣社會中,英文教育已經不再被認為是一門專業知識與技術了。

許多有求職面談經驗的學生告訴我,僱主們總是會這麼問:「你們英文系的畢業生,除了英語還有什麼專長?」 學生們相互轉述這不堪的場景,卻又苦於不知如何為自己辯護時,累積於心的氣餒與沮喪可想而知。

如果我還企圖向學生們證明「人文知識可以如何換取市場價值」,我不僅是緣木求魚,而且根本就是在提油救火、錯上加錯,把未必絕對有交集的兩個生命活動範疇 (工作 vs. 生活) 混為一談,而且還任由其中擁有強勢資源的一方 (工作與市場價值) 霸凌肆虐另一方 (文化美藝與生命價值)。

raw-image


所以,長年以來我在課堂內外,藉由不斷的語言思想辯證與生活美學的實際操演,努力為學生提供自信的能量,希望能搶救他們被狠狠打趴在地的自尊。

英文系與其他人文學科的學生們,在幾乎毫無社會奧援的困窘情況下,與其搖尾乞憐、扭曲自我才情、只圖求賞飯碗,不如重新盤點自己的潛能與價值適用的生命範疇。這是個艱難令人裹足、且無法畢其功於一役的人生功課,因為必須與時俱進、反覆和每個當下社會的不同境況進行後設辯證

因此,我努力以這樣的認識,用我自己對文字、影像、音樂、與藝術感知的長年累積,嘗試在課堂上創造情感與美感的悸動。

我深深相信,唯有在年輕歲月時便已為之震懾、美麗如斯的感動,才能在同學們未來生活中,特別是在遭受否定與挫折的當下,持續化成汩汩暖流,堅定那搖搖欲墜的自我價值與尊嚴,讓自己不至於扭曲變形,連自己都無法辨認。


我夢想中這懾人悸動的課堂場景,尚未出現…


avatar-img
0會員
8內容數
孤獨是一種內心深度的標誌。它標示著一般社交的膚淺言談無法窺見的深沉內斂;而這是值得自己慶幸之事。我們孤獨地走進了悠遠流長的傳統,卻喜出望外,發現眾多志同道合的孤獨者與我為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later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又重回 1981年現場,與自己相遇,重逢在戲院裡的《戰火浮生錄》時空裡。不可置信這往事的重生再現; 這讓人「耽溺」於其中,沉醉憂痛的戰爭/愛情/家庭/世代接替的影像與音樂史詩 ~
我陷落在這龐大的歷史感官記憶中,瞠目結舌於年輕懵懂的課堂學生面前,啞口無言以對。這絕不是透過完美分析,就可以讓學生感受這些作品的美好豐盛。
本文追憶作者於淡江英文系就讀以及任教數十年間的音樂與文化體驗,並同時反思台灣社會變遷對大學文化的衝擊。
我又重回 1981年現場,與自己相遇,重逢在戲院裡的《戰火浮生錄》時空裡。不可置信這往事的重生再現; 這讓人「耽溺」於其中,沉醉憂痛的戰爭/愛情/家庭/世代接替的影像與音樂史詩 ~
我陷落在這龐大的歷史感官記憶中,瞠目結舌於年輕懵懂的課堂學生面前,啞口無言以對。這絕不是透過完美分析,就可以讓學生感受這些作品的美好豐盛。
本文追憶作者於淡江英文系就讀以及任教數十年間的音樂與文化體驗,並同時反思台灣社會變遷對大學文化的衝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好像都很糜爛,有沒有正向的事情,今天就來跟大家說打工吧,打工可是大學隱藏必修的項目之一,跟各位說明,有拿錢的叫做打工,沒拿錢的叫做實習,回到正題,基本上打工的目的,通常十有八九都是錢的問題,有些人是因為之後想要獨立自主,畢竟外面開銷很高,不是每個家庭都很有錢,所以大部分都會去做就學貸款部分
Thumbnail
學費高低各有利弊。在台灣學費低,一學分不到2000元,以通常一門課兩學分18週來說,一次翹課算222元,學生不珍惜,也不要求品質,反而只想要老師輕鬆給過。 在美國學費高,一學分50000元台幣,兩學分一週兩節,翹課一次損失5724元,上課睡覺20分鐘損失1145元。如果教授不認真,你不在乎嗎?
在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學院成為最純粹形式的不可能存在。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 感謝你來信分享你的困惑。這個問題不僅在學術圈內被廣泛討論,亦在社會上引發無數反思與爭議。讀研究所的經濟成本是否值得?這不僅是一個個人選擇的問題,更是一個涉及到人生價值觀、未來規劃的重大決策。 當我們面臨選擇時,往往需要權衡利弊,仔細思考每一個可能的未來。你或許正站在這樣一個岔路口
我在當博士生的時候,也感覺教育是神聖的, 不該充滿銅臭味。 直到了解大學的運作機制後,我開了天眼。 不知道你有沒有好奇過,系上的設施, 你當博士生的薪水,系上的活動等等, 這些經費是哪裡來的? 實際上是從你的系所屬的學院來的。 那麼學院為什麼又有經費呢?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好像都很糜爛,有沒有正向的事情,今天就來跟大家說打工吧,打工可是大學隱藏必修的項目之一,跟各位說明,有拿錢的叫做打工,沒拿錢的叫做實習,回到正題,基本上打工的目的,通常十有八九都是錢的問題,有些人是因為之後想要獨立自主,畢竟外面開銷很高,不是每個家庭都很有錢,所以大部分都會去做就學貸款部分
Thumbnail
學費高低各有利弊。在台灣學費低,一學分不到2000元,以通常一門課兩學分18週來說,一次翹課算222元,學生不珍惜,也不要求品質,反而只想要老師輕鬆給過。 在美國學費高,一學分50000元台幣,兩學分一週兩節,翹課一次損失5724元,上課睡覺20分鐘損失1145元。如果教授不認真,你不在乎嗎?
在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學院成為最純粹形式的不可能存在。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 感謝你來信分享你的困惑。這個問題不僅在學術圈內被廣泛討論,亦在社會上引發無數反思與爭議。讀研究所的經濟成本是否值得?這不僅是一個個人選擇的問題,更是一個涉及到人生價值觀、未來規劃的重大決策。 當我們面臨選擇時,往往需要權衡利弊,仔細思考每一個可能的未來。你或許正站在這樣一個岔路口
我在當博士生的時候,也感覺教育是神聖的, 不該充滿銅臭味。 直到了解大學的運作機制後,我開了天眼。 不知道你有沒有好奇過,系上的設施, 你當博士生的薪水,系上的活動等等, 這些經費是哪裡來的? 實際上是從你的系所屬的學院來的。 那麼學院為什麼又有經費呢?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