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拜縣之前,有大約五六天的時間,我給自己放了一個小假。
原因很多,簡而言之,就是感覺整個人處於一種低動力的狀態,不想工作,也提不起勁。我沒有勉強自己,而是順應著身體的聲音,讓自己多睡一點,多休息一些,並利用這段時間,對自己的生活和想法,做了一次溫柔的「複盤」。
我原本以為,休息會迎來一個更有動力的自己。但沒想到,迎接我的,卻是一個老朋友的回歸——我發現,自己又慢慢地被手機吸引過去了。
原本只是想查個資料,卻不知不覺地滑了一小時的社群;平時的睡覺時間到了擺,卻總想著「再看一下下就好」。一天結束時,才驚覺大半的時間,都在無意識的滑動中被偷走了。
我相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困境。
這篇文章,我想分享的,就是當我覺察到自己再次陷入這個「數位泥潭」時,是如何透過幾個簡單的方法,溫柔而堅定地,將自己「拉」回來的過程。
手機偷走的,不只是你的時間
在我們談方法之前,必須先認清,無意識地滑手機,真正偷走的,是什麼?
- 它偷走了你的「專注力」:
每一次的App切換、每一次的訊息通知,都在打斷我們的思緒,將我們的專注力,切割成無數碎片。長期下來,我們便失去了進行「深度工作」或「深度思考」的能力,只能在淺層的資訊中不斷漂流。 - 它偷走了你的「創造力」: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無聊」,是創造力的溫床。當我們的大腦處於放空、無所事事的狀態時,那些深藏的靈感、點子,才有機會浮現出來。但如今,我們用手機填滿了每一個「無聊」的縫隙,也同時,堵死了所有靈感冒出頭的可能。而我的工作就是需要滿滿靈感。 - 它偷走了你的「內在平靜」:
手機螢幕裡,是別人被精心編輯過的、完美的生活,是充滿焦慮與對立的新聞,是永無止境的資訊洪流。當我們將自己長時間浸泡在其中,不知不覺,就吸收了大量的焦慮、比較與不滿,離自己內心的平靜,越來越遠。
我的「數位排毒」實驗:三個找回主導權的具體方法
覺察到問題後,我沒有苛責自己,而是開始了幾個簡單的實驗。這些方法,分享給你:
方法一:建立「物理結界」— 把手機放遠
這聽起來最笨,卻也最有效。我發現,只要手機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那份想拿起來滑一下的誘惑,就會像背景音一樣,持續消耗我的心力。
於是,當我需要專心工作時,我會把手機開成靜音,然後,放到另一個房間去。當我需要查資料時,我會用正在工作的筆電,我沒有用筆電上社群媒體的習慣(你看習慣多重要!)。
這個「物理上的距離」,奇妙地,為我的心,創造出了「心理上的寧靜」。
方法二:重塑「晨間儀式」— 一天中最重要的一小時
我重新拾起那個曾經讓我受益匪淺的習慣:早上起床後的第一個小時,絕對不碰手機。
我會先去遛狗,感受清晨的空氣;為自己沖一杯咖啡,靜靜地坐著;或是在筆記本上,寫下今天的待辦事項。
這個簡單的儀式,意義重大。它確保了你一天的開始,是由「你」自己主動定義的,你的情緒和焦點,是你自己設定的,而不是被動地,被手機裡湧進來的各種資訊所定義。
方法三:主動「填滿空隙」— 用「計畫」取代「隨機」
我發現,我最容易陷入無意識滑手機的時刻,是那些「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的空檔。
於是,我拿出我的行事曆,不只安排工作,更刻意地,把「休息」也安排進去。
我的行事曆上,可能會這樣寫:「寫作一小時」、「休息15分鐘(規定自己去陽台澆花或聽一首歌)」、「處理郵件30分鐘」、「午休冥想10分鐘」、「站起來動一動」,我的住處開門就是大片草地跟樹,這讓我在休息或「讓狗帶我站起來走走」非常方便。
當你為自己的時間,做出了「主動的安排」,即使是休息,那也是一個有品質的、有意識的選擇。你不再有那麼多「隨機的空隙」,能讓滑手機這個壞習慣,趁虛而入。
找回專注力的過程,其實也是一趟「向內探索」的旅程。我們並不是要憎恨手機,而是要學習,如何成為它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隸。
當我們為自己的時間,畫下清晰的界線時,我們也為自己的內心,贏回了最寶歸的寧靜與自由。
學會如何應對外界的挑戰與分心,是顯化旅程中的重要一步。但真正的轉變,往往發生在我們處理完「外面」,開始往「裡面」看的時候。
來了拜縣之後,某一天出門,我甚至忘了帶手機,只帶了工作用的筆電,而我是完全沒有習慣用筆電上社群媒體的,這個已經養成的習慣,讓我在使用筆電時,只會想到工作,旅遊的時候,就會多一個看影片的功能。
習慣是可以養成的,很多時候,只是我們總告自己訴「唉,太難了啦。」「要21天耶,我持續不了。」如果那份想改變的心夠強大,你至少會強迫自己「開始」,而不只是抱著手機嘆息。
你可能會問:
「為什麼我總是無法開始運動?」
「為什麼我內心深處,總覺得自己不值得更好?」
這些更深層、更核心的問題,正是我的付費專題**「丁嫚陪你顯化每一天」**即將為你深入探討的核心。
在這個即將於秋天推出的專題裡,我們不只會學習「如何許願」,更會一起去探尋與療癒那些阻礙我們接收的內在傷痕與限制性信念。
這個專題的重點,從來就不只是幫你「得到」你想要的房子或愛情。它真正的目的,是陪你一起,透過顯化這個過程,去發掘自己的問題、改善自己的狀態,最終,成為一個打從心底相信自己『值得』、也因此能吸引任何美好事物的、那個『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準備好,不只滿足於微小的幸運,而是想從根本上,改寫你與豐盛的關係,敬請期待。
❤️如果喜歡我的創作,請不吝給我愛心,也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謝謝你的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