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覺

含有「知覺」共 3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我們大腦所能做的最仁慈也最令人費解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周四令人精疲力竭的會議中,或在大雨中排隊買東西時,突然讓我們腦中浮現出一個關於另一個地方的景象。它並非普通的某個地方,它可能是十年前某個特定湖泊,是一個湛藍「靜謐的鏡子」,映照出我們內心的渴望與不安。它不像海那樣奔放,也不像河那樣匆忙,而是...
Thumbnail
十七八歲與朋友去山林裡過夜時會不由得想家,那種情愫有點複雜,後來我發現有很大部分可能因為我是家中老大,總是在爸媽忙碌下伸出手協助家中大小事情(我有三個妹妹兩個弟弟)也有部分藏著"父母對我的疼愛與擔心"導致我出門玩無法放開了 一直到50歲左右才懂得安住自己身心,也才能享受到大自然以及故鄉外的風情。 我喜歡山林河谷,因為怕熱不那麼愛海邊@@! 謝謝你的分享
A.H.-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魔法森林裡的鹿 謝謝!好棒好細緻的分享!🌲🌲🌲🦌~
付費限定
前陣子我們聊了很多「生物多樣性」,看起來好像是生態學家做的事。這些科學家四處奔波,測量你所能想到的關於、森林的一切。他們數不同樹木的數量,測量樹葉的層數,記錄鳥類…他們用各種複雜的數字和指數來告訴你一個地方的「多樣性」,一切都非常精確。 但你呢?走進一片森林,環顧四周,聆聽。你「感覺」到了嗎?
Thumbnail
Sylvia-avatar-img
4 天前
這研究真是很有趣耶~運用在課堂裡感覺也很適合~~
A.H.-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Sylvia 謝謝Sylvia~ 真是好主意~
  某種一神論般的浪漫腳本教育人將「愛」理解為一種獨佔的、極度排他的狂喜狀態。但那背後的代價或許是一步步斷絕掉你與其他關係的連結,由於只被允許從對方那裡得到滿足,在現實的無奈與身體性的疲憊之中,人終究必須失望、墜入自我懷疑、相互猜忌與存在主義式的無力悲哀。
  椅子、螢幕、鍵盤,它們同樣以固定的位置與固定的尺寸擔任了寫作時候的背景。某些語句與文字上的細節,會因此有些許的差異。身體前傾的角度、痠痛與否、視野中有多少螢幕外的畫面。我們沒辦法十分科學地做出對照組,但當下確實是被一切的「之前」所形塑,而那些彷彿永恆的傢俱,無聲無息地在每一日發揮它們的影響力。
老天爺給了我們一種超能力,如果有一種超能力,是在你面對、看待過往傷害時,你的記憶是陌生、空白的,是你有這個能力屏蔽掉自身能夠傷害到你人事物的記憶,當那些人事物再次站在你面前,你是完全喪失記憶,僅存微薄熟識印象感覺。我想這些記憶都是讓你走在覺醒道路上,回過頭感受,即便是沒有任何情感知覺,那我想這份
Thumbnail
謝謝說明❤️❤️❤️
Ean連苡安-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7
心裡住著小男孩 謝謝喜歡❤️
  在《實用主義》第七講中詹姆士也談到這個問題--氰化鉀殺人,因為它有「毒」;今晚天冷,因為這是「冬季」;我們有五指,因為我們是「五指動物」。在愈加專門的科學領域,我們愈會被這些困難詞彙所安撫。我們同意了一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生活方式,並一定程度以知道這些詞彙和冷知識為樂。
  即便科技在數十年間已然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我們卻彷彿仍活在1950年代,以「圖靈測驗」做為檢視的標準與框架。這除了凸顯出人在面對挑戰自己在神之下地位的對象時的焦慮與保守,更點出了一個在過往的生物科學中,這些學者與教材編纂者不願意面對的議題--植物是否有意識?以及進一步的,物質是否有意識?
Thumbnail
  從真正嚴格的形上學角度來說,那樣完全超越於人類認知範圍之外的真理,不單單是無法被我們通達,甚至是無法被我們所想像。就像你所設想的一切上帝的形象或一切克蘇魯的形象都不可能是正確的,都與那「如果其真正存在時會有的樣子」完全不在同一個維度上。
  我們的身體是由大量不同的物質所組成。雖然這聽起來有些理所當然,但由於我們不是像愛德華.艾力克那樣的鍊金術師,我們通常不會去思考這件事。然而,這些物質層面的事情卻是時時刻刻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哲學家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一個聰明的小女孩瑪麗被關在只有黑色與白色的房間。房間裡有充足的自然科學資料,可以讓她掌握一切可能被人類理解的物理知識。後來,已經成為神經科學大師的瑪麗在某天被允許離開房間。當她看到湛藍的天空、綠色的草地與鮮紅的花朵時,哲學家想讓我們思考的是:瑪莉有掌握到任何新的知識嗎?
Sylvia-avatar-img
2024/09/13
搭配上詩和音樂,又更有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