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概念的行動背景:德雷福斯談熟習的非概念應對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從作品出發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概念的行動背景:德雷福斯談熟習的非概念應對〉2023-08-10


  在〈心靈遍在性的迷思〉之中,德雷福斯(Hubert Dreyfus)以約翰.麥克道爾(John Henry McDowell)為假想敵,談論了一種他認為來自「存在主義現象學家」的,關於知覺與行動的想法。


  德雷福斯認為,麥克道爾的觀點雖然已經對傳統哲學具有一定程度的反思,卻還是帶著某種具康德式性格的、被他稱為「一般概念主義者」的論點。在這樣的論點裡,概念遍在於我們的一切經驗與行動之中,我們的「可感覺本性」(sentient nature)與具意向性的身體能力中都已然密不可分地包含有概念能力。


  德雷福斯稱這樣的論點為「心靈的迷思」。他認為我們的確可以去宣稱概念活動對某些類型的感知與行動而言是必須的,但不應該認為一切知覺與行動都是如此。



  從海德格與梅洛龐蒂的思路推進,德雷福斯認為當我們要去通達一個獨立的「可設想世界」時,我們會需要一個熟悉的「可掌握世界」作為背景。在熟練活動的當下,我們被吸引到這個「力的場域」裡頭,但當我們試著去設想它時,它便消失了。


  球場上的運動員可以很好地體現這種現象。對於行動中的足球員來說,足球場並不作為對象物呈現給他們。它被力的線所遍在,球員與球員間的相對位置、哪裡有「機會」、哪裡有「空檔」,會直接召喚投入其中的球員行使出熟練的特定動作。球員與之成為一體,在那一刻,意識僅僅是某種「周遭環境與行動的辯證法」。球員的活動不間斷地修訂這些力的線,這些力的線也不間斷地調動著球員。


  不僅僅是這樣的專業身體運動技能。當我們面對一些日常的可使用對象時,我們也並不先將其視為某種客觀存在的外在對象物,而是首先掌握到「用來書寫」、「用來進和出」、「用來坐」等等。當我們要進出房間,我們無須首先將門看做是門,我們直接打開它並走出去。除非門把出了什麼問題、或我們手上拿太多東西不好開門,門與門把才顯題地與概念性地出現在我們的意識之中。



  此外,社會性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關係也是如此。當我們進入電梯時、或在櫃台前排隊等待結帳,我們與其他人也會以一種(德雷福斯認為)非概念的方式相互拉開距離。我們並不需要在這個過程中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為與站位,甚至潛移默化地教導我們這些複雜技巧的長輩也可能從未察覺過這些。作為在世存活的主體,我們擁有的這種與環境嵌合的能力,讓我們能自發地應對不斷更新的情境。但同樣的,一但我們試圖去反思地定位自己,反而很難找到一種特別適切的距離,就像施耐德難以用尺指出剛被叮咬的身體部位一樣。


  德雷福斯指出,我們的社會化與種種學習,並非總是概念性的。人類從一開始就處於一張由種種相互連結之意義所構成的「整體論式的網」之中,我們多數的社會實踐與習慣動作,是直接透過模仿來習得,而非透過語言或明確的規則。


  德雷福斯同意,我們的知覺與行動它的確是「可被思慮的」,但在我們從事實踐活動的那些當下,我們總是已經吸引在一種整體論式的、前語言與前概念性的背景裡。麥克道爾等人如果要去主張這裡仍舊存在有某種行動理由,那很可能只剩下「我就是覺得要這樣」或「這種情況就是要這樣做」。對德雷福斯來說,這只是讓「概念」與「理性」等概念,以及這種遍在性的主張變得瑣碎(trivialization)而無實際意義。



  然而,理性與概念真的只有這種顯題性的、直接涉及語言或明確規則的使用方式嗎?一些反對意見認為,德雷福斯對理性與概念遍在性的批評,是出於一種對於「人如何使用理性能力」過於傳統與限縮的思考。那些德雷福斯認為沒有理性與概念參與的行動、與我們潛移默化地習得這些存活方式的過程中,的理性與概念或許已經先備地存在於文化與這些行為裡頭。


  但無論其結論是否有所不足,德雷福斯的研究與討論仍為我們打開了一種重要的、理解知覺與行動的視野,他對現象學思想的引介也對英美哲學世界給出了很多重要的貢獻。在之後的文章中,我們也可以透過進一步推展從此「非概念應對」延伸出的爭論,進而對現象學在當代意識哲學中的應用有更多認識。




延伸閱讀:

〈主體如何應對實際生活世界:從施耐德案例談起〉

〈白噪音般的意識狀態:讓一切得以真正彰顯的「不假思索」〉

〈人格行為前的理性運用〉

〈行動出的知覺:從Noë的「直接經驗論」談起〉

〈超越超越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5會員
87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對於行動中的足球員來說,足球場並不作為對象物呈現給他們。它被力的線所遍在,球員與球員間的相對位置、哪裡有「機會」、哪裡有「空檔」,會直接召喚投入其中的球員行使出熟練的特定動作。在那一刻,意識僅僅是某種「周遭環境與行動的辯證法」。球員的活動不間斷地修訂這些力的線,這些力的線也不間斷地調動著球員。
Thumbnail
  對於行動中的足球員來說,足球場並不作為對象物呈現給他們。它被力的線所遍在,球員與球員間的相對位置、哪裡有「機會」、哪裡有「空檔」,會直接召喚投入其中的球員行使出熟練的特定動作。在那一刻,意識僅僅是某種「周遭環境與行動的辯證法」。球員的活動不間斷地修訂這些力的線,這些力的線也不間斷地調動著球員。
Thumbnail
奧運場上,選手們都是頂尖的運動員,除了專業的運動技巧外,心理因素也會很大程度地影響表現,心理專業人員也越來越被帶進國家隊中一同給予運動員們更強韌的支持。
Thumbnail
奧運場上,選手們都是頂尖的運動員,除了專業的運動技巧外,心理因素也會很大程度地影響表現,心理專業人員也越來越被帶進國家隊中一同給予運動員們更強韌的支持。
Thumbnail
一場日麻的半莊,就好像一場足球比賽。 踢足球時,落後的一隊必定會設法想追回來,過程中除了鬥志,心理的質素也是很重要的。在球場上我們經常見到落後的過於急攻近利,令劣勢擴大的情況。 附上實戰問題4道,你能都答對嗎?
Thumbnail
一場日麻的半莊,就好像一場足球比賽。 踢足球時,落後的一隊必定會設法想追回來,過程中除了鬥志,心理的質素也是很重要的。在球場上我們經常見到落後的過於急攻近利,令劣勢擴大的情況。 附上實戰問題4道,你能都答對嗎?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職業與業餘的最大差異,不在於實力,而在於心態穩定度。他們不會因為發揮好而自負,也不會因為失誤而懊惱。相反,業餘選手容易在成敗之間起起伏伏,影響發揮。職業化的關鍵在於,不論現況如何,都能一如既往地用最好的狀態去完成任務。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職業與業餘的最大差異,不在於實力,而在於心態穩定度。他們不會因為發揮好而自負,也不會因為失誤而懊惱。相反,業餘選手容易在成敗之間起起伏伏,影響發揮。職業化的關鍵在於,不論現況如何,都能一如既往地用最好的狀態去完成任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通過參與足球活動,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的展望。作者分享了高中時期運動的快樂時光和對運動的回憶,這不僅是一篇對運動和健康的一個讚歎,也是對運動激發正能量和正向生活態度的倡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通過參與足球活動,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的展望。作者分享了高中時期運動的快樂時光和對運動的回憶,這不僅是一篇對運動和健康的一個讚歎,也是對運動激發正能量和正向生活態度的倡導。
Thumbnail
高爾夫是一個可以在第一洞就開始心態崩潰到第18洞的運動 一個運動選手,節奏錯的時候就應該只專注自己的所有肢體語言 而不是還去看其他選手在幹嘛或是比賽的任何訊息,都會擾亂自己 投資的時候也是一樣,節奏都已經錯了還去看新聞去看別人怎麼操作,都對自己不會有幫助是要讓自己把節奏找回,然後慢慢跟上市
Thumbnail
高爾夫是一個可以在第一洞就開始心態崩潰到第18洞的運動 一個運動選手,節奏錯的時候就應該只專注自己的所有肢體語言 而不是還去看其他選手在幹嘛或是比賽的任何訊息,都會擾亂自己 投資的時候也是一樣,節奏都已經錯了還去看新聞去看別人怎麼操作,都對自己不會有幫助是要讓自己把節奏找回,然後慢慢跟上市
Thumbnail
之前在閱讀《投降輸一半》這本書時,有一則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故事的主角是《大西洋月刊》特派員富蘭克林.福爾(Franklin Foer)。 福爾從小就喜歡踢足球,但不論怎麼努力,就是始終踢不好球。身邊人不忍心看到他跌跌撞撞,同時也擔心他會搞壞家族名聲。 無奈之下,福爾只好認命,放棄了當足球員的夢
Thumbnail
之前在閱讀《投降輸一半》這本書時,有一則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故事的主角是《大西洋月刊》特派員富蘭克林.福爾(Franklin Foer)。 福爾從小就喜歡踢足球,但不論怎麼努力,就是始終踢不好球。身邊人不忍心看到他跌跌撞撞,同時也擔心他會搞壞家族名聲。 無奈之下,福爾只好認命,放棄了當足球員的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