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討厭自己,是活得自在的證明:《被討厭的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自從在閱讀過程中,發現自己有嚴重的「討好型人格」後,就覺得得要找時間,好好拜讀一下,岸見一郎古賀史健所合著的《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是日本的哲學家。除了專攻西洋古代哲學外,也研究阿德勒心理學,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的諮商師與顧問。《被討厭的勇氣》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以阿德勒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大量的哲學議題。


以下與大家分享,書中的三個核心概念:


❤️阿德勒心理學~目的論


阿德勒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但鮮少被人提及。阿德勒出生於維也納,是一位醫師、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


眾所周知的佛洛伊德,主張「決定論」,認為人會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讓生命顯得窒礙困難。也就是過去所發生的事情,決定了現在和未來的自己,而且無法改變。相反地,阿德勒否定心理創傷的論點,他相信,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人們是因為先有「目的」,而決定現在的行為。

比如:人們會因為想要生氣,而找到適當發洩情緒的人。因為,憤怒其實是可以收放自如的「工具」。像母親正在罵孩子時,若接到學校老師的電話,媽媽的聲音,立刻就變得溫和而有禮貌。而在掛完電話後,媽媽立刻又變臉,繼續罵孩子。


阿德勒主張「人是可以改變的」,他認為,決定自我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他並不否定過去事實對人格的影響,而是同樣發生某些事件,未必都會有相同的結果。問題不在「經歷過什麼事」,而是你「如何去解釋它」。在他的眼中,佛洛伊德式的決定論,是變相的宿命論。


❤️你的不幸,是自己「選」的!


「你在人生中的某個階段選擇了『不幸』。不是因為你身在不幸的環境中,也不是因為你陷入不幸的狀況,是因為你判斷這種『不幸』對自己是一種『善』」


「所有的不幸都是自找的!」這怎麼可能?「『不幸』對自己是一種『善』」,這更難理解了!只要是有理智的人,都會選擇幸福的生活啊!



原來,阿德勒認為,只要重新選擇生活型態,人生就能改變。然而,人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不斷去決定,不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究其原因,是因為維持現狀比較輕鬆,也比較安心。人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過環境造成的,而是因為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無論你之前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這些事情,對於將來要怎麼過,沒有任何的影響!因為,決定人生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己。


閱讀這部分時,我一直想到《與成功有約》中的第一個習慣~積極主動。也讓我聯想到一個故事,同樣是在貧民窟出生的雙胞胎,長大後,一個變成罪犯,一個變成富豪。光是這個例子,就足以證明,決定未來的不是過去,而是自己怎麼看待過去。


❤️課題分離~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介入他人的課題,還有揹負他人的課題,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沉重又辛苦。如果你的人生正面臨著苦惱,這樣的苦惱必然是來自於人際關係。所以首先,你必須清楚知道『從這裡開始,就不是我的課題了』,然後把他人的課題切割、捨棄。這就是讓人生卸下重擔、變得單純的第一步。」


阿德勒認為,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人們因為想要追求他人的認同,於是讓自己的自由和行為受限。到最後,讓自己過上的,就是別人的人生。


從根本上來看,我們不應該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相同的,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期望而活的。這並不是要你不顧別人的感受,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要學會「課題分離」


正如同你可以把馬牽到河邊,但無法逼它喝水一樣。又如讀書是孩子的課題,應該由孩子自己來做。父母若是強迫孩子讀書,就是干涉了孩子的課題,於是就會產生衝突。


此時,父母可能會說,自己是為了孩子著想,才要他們好好用功讀書的。但事實是,父母為了達到,讓自己有面子這個目的,才去逼迫孩子讀書的!但這也不是要父母完全不理孩子,而是父母只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提供協助即可。


我們若是學會,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就不會產生人際紛爭。至於要如何區別是誰的課題方法就是想想:「這個決定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當你設法強迫他人改變,只會引起更強烈的反彈。因為,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這裡的論述,讓我想到前兩年,孩子進入小學後的狀態。當時,孩子有著嚴重拖延症,無論我再怎麼威脅逼迫,功課就是寫得又慢又醜,讓我感到身心俱疲!然而,在她進入三年級,換了導師之後,作業竟然寫得又快又好。究其原因,在於她自己想要改變。


結論是,如果我們能夠做到課題分離,就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更不需要追求別人的認同,煩惱也就消失了!但要想做到這一點,進而獲得自由,就必須要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寫在最後

「有人討厭你,那真是你心思自由、讓自己生活自在的證據,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什麼?多年以來,我心中所求的信念,就是不被別人討厭,難怪會感到自己,過得如此憋屈!原來,要有人討厭自己,才是活得自在的證據啊!


正如書中所提到的,擁有「被討厭的勇氣」,不僅是對他人期待的放下,更是對自我的解放。透過改變自我對過去的解讀,我們可以重新選擇人生的方向,並勇敢地走出他人期待的框架。這樣的態度,使我們能更真實地生活,擁抱自己的獨特性,最終達到心靈的自由!


讀懂阿德勒心理學之後,眼中的世界,會變得完全不一樣。就像近視多年的人,第一次戴上眼鏡後產生的震撼那樣。原本看不清楚的世界,突然變得鮮明又清晰!


#塔妮雅閱讀

#2025年第21本

#究竟出版


本文第一次刊登於 Readmoo閱讀最前線


《被討厭的勇氣》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easyfun.biz/3IXlb


塔妮雅的閱讀沙龍:https://vocus.cc/salon/tanja_read

avatar-img
161會員
230內容數
政大研究所畢業 育有四女的全職媽媽 老二為重度腦麻的孩子 無法遊歷四方 那就在書海裡傲遊吧! ​ 2023年分享60本讀書心得 2024年分享100本成人書籍+44本童書 2025年將持續閱讀分享更多成人及親子共讀的好書 ​ 合作邀約:ktokuleo@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eter Lu-avatar-img
4 天前
塔妮雅-avatar-img
1
塔妮雅 謝謝分享~ 你提到的雙胞胎例子,讓我深刻感受到選擇和態度對人生的重要性;而課題分離的觀點,更提醒我在人際關係中學會放手,專注於自己能掌控的事情。
塔妮雅-avatar-img
1
塔妮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每個人的生命旅程中,總會遭遇各種挑戰與選擇,這些經歷,深刻地影響了我們的成長與理解。面對這些考驗,有時我們會感到迷惘,但也正是這些過程,讓我們逐漸找到自我,領悟生命的意義。
遇到問題時,你是否時常覺得自己想不清楚?需要表達時,也覺得自己說不明白?那麼,劉奕酉老師的新書《看得見的高效思考》很適合你!
你已經加快腳步,目標卻始終遙不可及?你想做出更大的貢獻,卻已經沒有精力?親愛的,問題可能出在你太過努力! 你知道過度努力,可能導致事倍功半嗎?千萬別把過勞倦怠,當成你身上的榮譽勳章!不要一直以為,吃苦本身是有價值的。在拼命工作和偷懶之間,我們可以選擇以更聰明的做法,有效率的達成目標。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作者李笑來認為,問題不是「知識」或「雞湯」本身不好,而在於「你自己」! 就像學生們天天去上學,坐在一樣的教室,讀一樣的課本,聽相同的老師講課,學習成果卻天差地別。根本的原因,當然是出在學生自己呀!
螢幕上的亮點,正在控訴一項事實:你肚子裡長了數十顆「腫瘤」,現在,已是個瀕臨生死邊緣的癌末病人! 讀完《我修的死亡學分》的我,彷彿跟著作者,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他從意氣風發的生活,瞬間被拉到癌症四期的黑暗中,開始了向死而生的道路。
在每個人的生命旅程中,總會遭遇各種挑戰與選擇,這些經歷,深刻地影響了我們的成長與理解。面對這些考驗,有時我們會感到迷惘,但也正是這些過程,讓我們逐漸找到自我,領悟生命的意義。
遇到問題時,你是否時常覺得自己想不清楚?需要表達時,也覺得自己說不明白?那麼,劉奕酉老師的新書《看得見的高效思考》很適合你!
你已經加快腳步,目標卻始終遙不可及?你想做出更大的貢獻,卻已經沒有精力?親愛的,問題可能出在你太過努力! 你知道過度努力,可能導致事倍功半嗎?千萬別把過勞倦怠,當成你身上的榮譽勳章!不要一直以為,吃苦本身是有價值的。在拼命工作和偷懶之間,我們可以選擇以更聰明的做法,有效率的達成目標。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作者李笑來認為,問題不是「知識」或「雞湯」本身不好,而在於「你自己」! 就像學生們天天去上學,坐在一樣的教室,讀一樣的課本,聽相同的老師講課,學習成果卻天差地別。根本的原因,當然是出在學生自己呀!
螢幕上的亮點,正在控訴一項事實:你肚子裡長了數十顆「腫瘤」,現在,已是個瀕臨生死邊緣的癌末病人! 讀完《我修的死亡學分》的我,彷彿跟著作者,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他從意氣風發的生活,瞬間被拉到癌症四期的黑暗中,開始了向死而生的道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多在乎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他人的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讀後心得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最近遇到幾個諮詢個案,在對話過程中發現都是遇到類似的問題:經常感到自己總是在努力取悅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總是試圖讓每個人滿意,卻很少考慮自己的需求。讓我想起以前的自己也是曾有過同樣的困擾,在學習了藝術治療和心理學後,才察覺到原來自己可能是一個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   這種人格特質在人際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從2014出版之後就一直在暢銷排行榜的「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的命名給人單純探討人際關係的感覺,但實際上書裡非常深入探討行為與情緒背後的心理動機 以「阿德勒心理學」為主體,從中探討各種人生中可能遭遇的疑難問題 並且用一對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問答、辯論來呈現,相對於單一陳述式的方式,更能
Thumbnail
心理類知名暢銷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兩方的對談,由淺入深地探討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的思想。顛覆一般普遍的認知,提出「人生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等想法,透過課題分離來創造幸福人生。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適合近期在人生角色中,有點迷惘的你 《 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這是一本讀法很特別的書。它可以像是在閱讀一篇一篇的故事、也可以像是在追劇享受著每一個章節的樂趣。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多在乎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他人的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讀後心得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最近遇到幾個諮詢個案,在對話過程中發現都是遇到類似的問題:經常感到自己總是在努力取悅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總是試圖讓每個人滿意,卻很少考慮自己的需求。讓我想起以前的自己也是曾有過同樣的困擾,在學習了藝術治療和心理學後,才察覺到原來自己可能是一個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   這種人格特質在人際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從2014出版之後就一直在暢銷排行榜的「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的命名給人單純探討人際關係的感覺,但實際上書裡非常深入探討行為與情緒背後的心理動機 以「阿德勒心理學」為主體,從中探討各種人生中可能遭遇的疑難問題 並且用一對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問答、辯論來呈現,相對於單一陳述式的方式,更能
Thumbnail
心理類知名暢銷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兩方的對談,由淺入深地探討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的思想。顛覆一般普遍的認知,提出「人生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等想法,透過課題分離來創造幸福人生。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適合近期在人生角色中,有點迷惘的你 《 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這是一本讀法很特別的書。它可以像是在閱讀一篇一篇的故事、也可以像是在追劇享受著每一個章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