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隔離
含有「自我隔離」共 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半邊
2025/07/11
[你聽,風里有我]系列 No.4 歸途將近,心事未央
那是一條我走過無數次的歸途,但那一晚,格外漫長。街道兩旁的屋瓦被月光洗得發亮,風輕輕掠過,帶來了久違的氣味,舊書頁的霉香、炭火的微燻、還有年幼時,那道微弱卻熟悉的呼喚。
#
台灣感性
#
方格新手
#
咖啡廳
2
留言
無法冬眠音痴 Bear 的書洞
2025/06/28
[熊熊想到] 內心富足還是自我感動? 三個 AI 的回答與我的反思
突然想到這個問題,於是問了三個不同的 AI,分別是Chat Gpt、Google Gemini,還有Claude。以下是他們的回答還有我的綜合心得。 (AI 的回答都已經過精減,原意不變,僅供參考。)
含 AI 應用內容
#
不懂就問
#
成長
#
自我隔離
17
留言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2025/06/16
他每天準時上下班,卻從沒真正「出現」過
他每天準時打卡、任務準確,但你總覺得他「不在這裡」。當一個員工只剩下基本功能,失去與人連結的能力,主管應該如何理解與支持?這篇文章帶你看懂「功能性正常,心理卻已關機」的職場樣貌。
#
梅根人蔘激湯
#
梅根會客室
#
職場
6
2
安立格
2025/06/16
1
用管弦樂團來對比職場團隊,講究的都是"協同表現"(Orchestrated Performance), 主管就像樂團指揮。最佳的團隊表現,指揮須要了解每位樂器手的水平,每樣樂器的特色,再fit in各種不同曲目的演奏。重點是,每位樂器手必須做出最佳的個人演奏以外,還必須依照指揮的引導,和同儕配合。這時橫向的互相了解、互動和配合就是致命的關鍵。這和職場的集團表現必要,毫無二致。
1
梅根的斜槓人生
發文者
2025/06/17
1
安立格 謝謝支持!好點題的比喻!👍
1
星星兒的出路
2025/06/02
在新冠肺炎的高峰隨時來到,星爸媽如何示範?
事實上,星兒在適應轉變,是極慢的。 而突然的轉變,壓根兒完全沒有時間適應。 因此,星爸媽務必注意,要強調「出外戴口罩並保持雙手完全放好」的觀念,要建立星兒這類認知。 因為,星星個案洗好手又亂摸,就白洗了。 星爸媽務必陪星星個案製作繪本 與其花錢買繪本,不如星爸媽陪星星個案自製獨一無二的繪本
#
星星
#
障礙
#
星星個案
2
留言
芸嬋
2025/05/19
有些成年人看似是大人 可是其心智只是個小孩
你說得很對,這是一個在心理學和現實生活中都常見的現象,有時被稱為「成人孩童化(adult infantilization)」、「情緒發育遲緩」、「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符」,或在深層討論中與內在小孩(inner child)未整合有關。 🌱 為何會出現「心智像小孩」的大人? 1. 成長過程中缺
#
小孩
#
心理學
#
照顧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思›語室
2025/05/17
《迴避型的寂寞》EP03-社會教會我們:「孤立才安全」
你以為他不想靠近,其實是他早就知道——靠近的代價太高了。
#
對話
#
方格新手
#
力量
喜歡
留言
少甫的占星元辰宮沙龍
2025/04/10
元辰宮個案:29歲男音樂人情緒起伏大、無法穩定關係
【模擬對話:元辰宮催眠調整片段】 少甫導師(語氣溫柔低沉) 「你現在站在命宮前,請你看一看這個空間……你看到什麼?」 個案(語氣帶點猶豫) 「嗯……是一塊湖邊的大石頭……我自己坐在上面,穿著很隨性的衣服……一直在彈吉他。」 少甫 「你的表情呢?那個彈吉他的你,看
#
少甫
#
元辰宮台北
#
台北
喜歡
1
艾煦的沙龍
2025/03/14
5招快速恢復情緒平衡:找回平靜,提升生活品質
現代生活壓力大,如何快速恢復情緒平衡?本文提供5種方法:冥想、感恩日記、運動、自我對話和親近大自然,並分享如何將這些技巧融入日常生活,幫助你找回內心的平靜。
#
心理學
#
內在小孩
#
人際關係
1
留言
艾煦的沙龍
2025/03/11
每天五分鐘,打造更美好的你:6個改變人生的小習慣
從每天五分鐘的小習慣開始改變人生,累積正向改變。文章提供六個實用小習慣建議,包含冥想、運動、感恩日記、閱讀、整理環境和計劃明天,並分享如何持續保持這些習慣。
#
內在小孩
#
心理學
#
療癒內在小孩
6
留言
艾煦的沙龍
2025/01/02
克服自我隔離:從社交焦慮到人際連結的實踐指南
本文章探討了自我隔離的定義及其對個體的影響,特別是在社交焦慮和情感孤立方面。通過分析創傷來源及社交焦慮的形成,文章提供了克服自我隔離的實用建議,包括逐步接觸、提高社交技能和尋求專業支持。最終,鼓勵讀者在社交互動中尋找和重新建立自我,並強調人際連結的重要性,促使更積極的生活態度。
#
心理學
#
人際關係
#
自我隔離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