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學會不再承接所有情緒-輕鬱症紀錄(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看到的一本書:《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敘述著長女特質及長女所承擔的責任,光是看到簡介與故事,就讓我能夠輕易帶入。 我也是有長女症候群的。今天講的只是身為長女的其中一部份,在諮商過程,老師告訴我:不要把自己定位太高,當個小孩,專注在自己。

從小,成熟、體貼、乖巧、自律都是我身上的標籤,自然地我會去分擔大人的辛勞,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當我出現了一些小孩的情緒,就變得似乎十惡不赦,許多想像得到的質疑都會出現:

  • 你為什麼不乖?
  • 大人很累了你應該體貼一點幫忙分擔。
  • 你不是從小就很成熟聽話嗎?

久而久之我成為了一名小大人,因為從小就會接收大人因經濟壓力而傳達出來的情緒,遇到喜歡的事情或興趣,第一件事情都是考慮到金錢。在還沒告訴父母前,我就會以家裡狀況為考量而放棄或是選擇別的選項。

都說經濟問題是大人的事情,我在小學時就曾因家裡有經濟壓力不敢買文具,其實當時是有能力購買的,但當大人將這些經濟問題的壓力轉到我這個沒有經濟能力的小孩時,我只會覺得跟我講也沒用,我也沒辦法賺錢。

那是不是我不開口要東西就能減輕父母的壓力?這個狀況在我還是學生的身分不時會出現,一邊接收壓力,一邊我也無力解決,這種深深的無力感總是充斥在我心中。

情緒也是。當家裡氣氛不佳,雖然我也害怕也不開心,但我要當一個小大人去安撫大人的情緒,彷彿只有我是他們的宣洩口。

但我也只是個小孩,長輩的問題不是我能解決的。他們的各種情緒拉扯,讓我從小就懂得如何讀氣氛,看懂氣氛才不會傷到自己。長越大慢慢變成調解人,吸收著更多他們的情緒,但我沒有可以抒發的對象。

無理取鬧更是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這也是我長期壓抑的其中一個原因。我甚至不知道要怎麼抒發我的情緒,因為我會擔心我的情緒會影響他人,我有什麼理由可以不開心?

直到老師說到:不要把自己定位太高,當個小孩,專注在自己。

除了是卸下不屬於自己的責任,另一方面,切割關係,不用什麼事都承受也很重要。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我沒有義務與責任要去幫忙分擔,我也不用一定要承受這些負面情緒。

看清楚自己的定位跟切割關係都很需要練習,即使我認為自己有努力練習且有明顯改善,但老實說家人的問題總是不能切得乾乾淨淨,至少我已經能做到不主動去承接那些負面把那條線畫好先保護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療育時間 的沙龍
2會員
16內容數
關於吃喝玩樂 關於輕鬱症 關於觀光與文資
療育時間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情緒調適:學會愛自己,走出負面情緒的漩渦 負面情緒對每個人的影響力都不相同,並且出現的頻率更是難以有一個基準值。對於一般人來說,負面情緒可能能夠很快解決,並且不會在心中停留太久。但對於有情緒問題的人,可能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消化這些負面情緒。
2025/04/05
情緒調適:學會愛自己,走出負面情緒的漩渦 負面情緒對每個人的影響力都不相同,並且出現的頻率更是難以有一個基準值。對於一般人來說,負面情緒可能能夠很快解決,並且不會在心中停留太久。但對於有情緒問題的人,可能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消化這些負面情緒。
2025/02/08
有一晚,不是什麼爭吵也不是發生特別的狀況,但那天我失控了。
2025/02/08
有一晚,不是什麼爭吵也不是發生特別的狀況,但那天我失控了。
2025/01/06
大概在諮商了三次之後,諮商師建議我可以去精神科就診,當時我問了一個應該許多人都會有的問題, 「我的狀況有那麼嚴重嗎」? 當時的我對於精神科的印象,還抱持著很嚴重的精神狀況才會需要去看精神科,因此當自己被建議去看精神科時,第一個反應是我是不是很嚴重。
2025/01/06
大概在諮商了三次之後,諮商師建議我可以去精神科就診,當時我問了一個應該許多人都會有的問題, 「我的狀況有那麼嚴重嗎」? 當時的我對於精神科的印象,還抱持著很嚴重的精神狀況才會需要去看精神科,因此當自己被建議去看精神科時,第一個反應是我是不是很嚴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Thumbnail
《你不該討好全世界,卻冷落了自己》是一本關於接受自己、活出真實人生的書籍。作者辣媽Shania分享了她的故事和心得,提出了許多觸動人心的觀點,充滿生活化和親和力。透過精彩的故事,引導讀者思考如何拒絕人生中的糾結,真心無所求,不再燃燒自己。這本書適合那些想要走出外界框架,學會無條件接納自己的人。
Thumbnail
《你不該討好全世界,卻冷落了自己》是一本關於接受自己、活出真實人生的書籍。作者辣媽Shania分享了她的故事和心得,提出了許多觸動人心的觀點,充滿生活化和親和力。透過精彩的故事,引導讀者思考如何拒絕人生中的糾結,真心無所求,不再燃燒自己。這本書適合那些想要走出外界框架,學會無條件接納自己的人。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Thumbnail
我多重的角色扮演與許多故事 我是身障孩子的家長、教保員、ABA儲備老師、護佐、也是長照的照顧者和準備在攻研究所的考生。 我從來沒有替自己定位為何,我自己在未來的夢想路上努力前進。 我童年回憶簡直就是慘字形容,但走過許多風雨飄搖自己走在泥濘的路上,一直在找回真正的回家的路而這條路真的很艱辛,不斷
Thumbnail
我多重的角色扮演與許多故事 我是身障孩子的家長、教保員、ABA儲備老師、護佐、也是長照的照顧者和準備在攻研究所的考生。 我從來沒有替自己定位為何,我自己在未來的夢想路上努力前進。 我童年回憶簡直就是慘字形容,但走過許多風雨飄搖自己走在泥濘的路上,一直在找回真正的回家的路而這條路真的很艱辛,不斷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網路文章小說以濃縮滴雞精調味,2024最新發行講述家庭問題、創業心態議題(非愛情類)。本文沒有金句節錄、不再復述雞湯。
Thumbnail
網路文章小說以濃縮滴雞精調味,2024最新發行講述家庭問題、創業心態議題(非愛情類)。本文沒有金句節錄、不再復述雞湯。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