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最常感受到的不外乎就是情緒。味覺不只酸甜苦辣,情緒當然也不只喜怒哀樂,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被這些情緒感到困擾,特別是感到憂鬱、焦慮的時候,但又不可否定他們的存在為我們打開了不一樣的視野。 作為一名情感性疾病患者,憂鬱不外乎是我生活中最常出現的情緒。今天又要上課了,好憂鬱;老師講的聽不懂,好憂鬱;作業好多不會寫,好憂鬱......每天不外乎就是這樣的劇情重複上演。我時常覺得,為什麼我要因為這點小事不開心?這有什麼好不開心的?身邊的人也常告訴我:「沒事啦,不要在乎他們講什麼。」「你不要想那麼多,要樂觀開心一點。」聽完這些後我反而更不開心了,我更加覺得我的憂鬱根本不該存在,心想如果能夠每天都笑著,那就好了。於是我開始壓抑著我內心的情緒,努力不讓所有人感受到我的情緒變化,我以為這樣就能成為他們口中那個樂觀向上的人,結果沒想到卻越來越不快樂。直到有天,無意間看了篇關於情緒的文章,裡面有段話說:「每個人都有情緒,負面思考不一定是件壞事。」「適度宣洩難過、抒發情緒,透過這樣的表達,才有機會讓其他人注意到不開心,並可以適度地伸出援手。」我們都很正常,沒有一個人該為自己的不開心感到自責,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去指責另一個人的情緒。憂鬱就像一場雨,我們可以選擇在原地淋雨等雨停、等別人的傘、或者自己撐傘,不論是哪一種,他都不丟臉,畢竟每個人都會經歷過,世界並不會永遠都大太陽,也並不會永遠都下著大雨。 焦慮,也是我日常中常會感受到的情緒,會跟著憂鬱手牽手一起來到我的腦海中,尤其是接近作業截止日,每次總在擔心自己弄不弄得完?哪裡做不好?老師看了會怎麼想?甚至在繳交後還在擔心老師會不會覺得不夠好?我的成績會不會很低?每當想到這些,我就明白今晚注定又是個不眠之夜,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時刻擔心著未知的一切。這個狀況一直到了有次我又做了個報告,在這報告裡我絞盡腦汁,投入了許多創意,即使是這樣在報告時我仍覺得有些不完美,可最終的評語卻出乎我意料的好,指導老師非常喜歡我們組的報告,不只針對我的創意讚譽有加,還獲得了全班最高分的殊榮。那一刻,我覺得我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同時我也跟我的焦慮表達了感謝,我明白如果沒有它,我沒辦法去那麼認真的發現每個大家沒注意到的細節,也沒辦法得到老師的認可,進而獲得快樂。焦慮就像一個放大鏡、像一個鬧鐘,時刻提醒著我們時間快要到了,這裡還差一點,這裡可以更好,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能更加仔細,讓事情變得更加完美、更加順利。 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負面情緒,只是我們不喜歡他們便認為他們是負面的罷了,每種情緒都有他們自己的價值,他們都應該存在,不應該被指責,也不應該被消失。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讓我們的世界更加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