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最常感受到的不外乎就是情緒。味覺不只酸甜苦辣,情緒當然也不只喜怒哀樂,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被這些情緒感到困擾,特別是感到憂鬱、焦慮的時候,但又不可否定他們的存在為我們打開了不一樣的視野。 作為一名情感性疾病患者,憂鬱不外乎是我生活中最常出現的情緒。今天又要上課了,好憂鬱;老師講的聽不懂,好憂鬱;作業好多不會寫,好憂鬱......每天不外乎就是這樣的劇情重複上演。我時常覺得,為什麼我要因為這點小事不開心?這有什麼好不開心的?身邊的人也常告訴我:「沒事啦,不要在乎他們講什麼。」「你不要想那麼多,要樂觀開心一點。」聽完這些後我反而更不開心了,我更加覺得我的憂鬱根本不該存在,心想如果能夠每天都笑著,那就好了。於是我開始壓抑著我內心的情緒,努力不讓所有人感受到我的情緒變化,我以為這樣就能成為他們口中那個樂觀向上的人,結果沒想到卻越來越不快樂。直到有天,無意間看了篇關於情緒的文章,裡面有段話說:「每個人都有情緒,負面思考不一定是件壞事。」「適度宣洩難過、抒發情緒,透過這樣的表達,才有機會讓其他人注意到不開心,並可以適度地伸出援手。」我們都很正常,沒有一個人該為自己的不開心感到自責,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去指責另一個人的情緒。憂鬱就像一場雨,我們可以選擇在原地淋雨等雨停、等別人的傘、或者自己撐傘,不論是哪一種,他都不丟臉,畢竟每個人都會經歷過,世界並不會永遠都大太陽,也並不會永遠都下著大雨。 焦慮,也是我日常中常會感受到的情緒,會跟著憂鬱手牽手一起來到我的腦海中,尤其是接近作業截止日,每次總在擔心自己弄不弄得完?哪裡做不好?老師看了會怎麼想?甚至在繳交後還在擔心老師會不會覺得不夠好?我的成績會不會很低?每當想到這些,我就明白今晚注定又是個不眠之夜,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時刻擔心著未知的一切。這個狀況一直到了有次我又做了個報告,在這報告裡我絞盡腦汁,投入了許多創意,即使是這樣在報告時我仍覺得有些不完美,可最終的評語卻出乎我意料的好,指導老師非常喜歡我們組的報告,不只針對我的創意讚譽有加,還獲得了全班最高分的殊榮。那一刻,我覺得我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同時我也跟我的焦慮表達了感謝,我明白如果沒有它,我沒辦法去那麼認真的發現每個大家沒注意到的細節,也沒辦法得到老師的認可,進而獲得快樂。焦慮就像一個放大鏡、像一個鬧鐘,時刻提醒著我們時間快要到了,這裡還差一點,這裡可以更好,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能更加仔細,讓事情變得更加完美、更加順利。 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負面情緒,只是我們不喜歡他們便認為他們是負面的罷了,每種情緒都有他們自己的價值,他們都應該存在,不應該被指責,也不應該被消失。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讓我們的世界更加多彩。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散文
0會員
1內容數
散文、情感抒發
你可能也想看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探討正面與負面情緒的平衡,指出負面情緒並非敵人,而是成長的助力,並提供五個重新理解情緒價值的方法,幫助讀者在生活中找到平衡,避免過度樂觀或沉溺負面情緒。

探討正面與負面情緒的平衡,指出負面情緒並非敵人,而是成長的助力,並提供五個重新理解情緒價值的方法,幫助讀者在生活中找到平衡,避免過度樂觀或沉溺負面情緒。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只是小事,卻被情緒「炸」得措手不及?又或者,你曾告訴自己:「不能生氣!不能難過!」但壓抑久了,反而更受折磨?其實,情緒不是敵人,而是嚮導。它來幫助我們看見內心真正的需求,而不是來攪局的。
情緒的「真面目」:它們的超能力
我們常誤解情緒,覺得它是麻煩、是弱點。但事實上,每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只是小事,卻被情緒「炸」得措手不及?又或者,你曾告訴自己:「不能生氣!不能難過!」但壓抑久了,反而更受折磨?其實,情緒不是敵人,而是嚮導。它來幫助我們看見內心真正的需求,而不是來攪局的。
情緒的「真面目」:它們的超能力
我們常誤解情緒,覺得它是麻煩、是弱點。但事實上,每

每個人都會面對負面情緒,而正確的應對方式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本文分享三種常見的負面情緒處理錯誤方式,包括壓抑、直接表達和逃避,並提出學會臣服與放下的重要性。透過自我覺察,我們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從而以健康的方式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本文希望幫助讀者減少內心衝突,享受更加平靜和幸福的生活。

每個人都會面對負面情緒,而正確的應對方式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本文分享三種常見的負面情緒處理錯誤方式,包括壓抑、直接表達和逃避,並提出學會臣服與放下的重要性。透過自我覺察,我們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從而以健康的方式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本文希望幫助讀者減少內心衝突,享受更加平靜和幸福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情緒常常影響我們的心情與行為,本文章探討憂鬱與焦慮這兩種情緒的存在意義,以及如何正視並合理宣洩這些情緒。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我們看到情緒的多樣性與價值,例如憂鬱有時能促使反思,而焦慮則可以提高我們的注意力。每種情緒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應該被接納與理解,而不是被忽略或指責。
在日常生活中,情緒常常影響我們的心情與行為,本文章探討憂鬱與焦慮這兩種情緒的存在意義,以及如何正視並合理宣洩這些情緒。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我們看到情緒的多樣性與價值,例如憂鬱有時能促使反思,而焦慮則可以提高我們的注意力。每種情緒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應該被接納與理解,而不是被忽略或指責。
面對焦慮時的掙扎與自我期許的矛盾,文章建議,首先應接受自己目前無法接納的事實,並鼓勵讀者在合適的時機慢慢釋放情緒壓力,以找到更健康的應對方法。這不僅能改善個人的情緒狀態,還有助於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文章提供了一種溫和的方式,引導人們理解自我接納的過程。
面對焦慮時的掙扎與自我期許的矛盾,文章建議,首先應接受自己目前無法接納的事實,並鼓勵讀者在合適的時機慢慢釋放情緒壓力,以找到更健康的應對方法。這不僅能改善個人的情緒狀態,還有助於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文章提供了一種溫和的方式,引導人們理解自我接納的過程。

情緒的問題很多人都有,也很正常,看到不順眼的事情會生氣、憤怒,遇到不順心的事會煩躁、鬱悶,有的人隱忍,但內心已波濤洶湧,還是要費心去安撫自己,而有的人大肆發洩,旁邊的人都會遭殃。雖然情緒的表達是屬於個人自由,那你自己的感受會是如何呢?我認為會大大的影響個人和家庭的生活、自我的表現和心理健康。

情緒的問題很多人都有,也很正常,看到不順眼的事情會生氣、憤怒,遇到不順心的事會煩躁、鬱悶,有的人隱忍,但內心已波濤洶湧,還是要費心去安撫自己,而有的人大肆發洩,旁邊的人都會遭殃。雖然情緒的表達是屬於個人自由,那你自己的感受會是如何呢?我認為會大大的影響個人和家庭的生活、自我的表現和心理健康。

壓力和焦慮是現代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問題,它們會對身心健康、幸福感甚至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那情緒療癒如何幫助你面對並處理這些狀況,並提高生活品質呢?
表達和釋放: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你自在地表達和釋放內心的情緒,並協助你深入地探索情緒的由來
認識和調節:幫助你更清楚地認識和理解自己的

壓力和焦慮是現代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問題,它們會對身心健康、幸福感甚至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那情緒療癒如何幫助你面對並處理這些狀況,並提高生活品質呢?
表達和釋放: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你自在地表達和釋放內心的情緒,並協助你深入地探索情緒的由來
認識和調節:幫助你更清楚地認識和理解自己的

接續上集釋放焦慮:自在的5個關鍵心態(上),還沒看過的朋友,建議先回去看會比較有概念哦!
如何改善焦慮?
1.接受自己的情緒: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覺得自己「不應該」感到焦慮,而對自己感到生氣或羞愧,這只會讓我們的焦慮更加惡化。 因此,我們可以試著學會接受自己的情緒,試著允許

接續上集釋放焦慮:自在的5個關鍵心態(上),還沒看過的朋友,建議先回去看會比較有概念哦!
如何改善焦慮?
1.接受自己的情緒: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覺得自己「不應該」感到焦慮,而對自己感到生氣或羞愧,這只會讓我們的焦慮更加惡化。 因此,我們可以試著學會接受自己的情緒,試著允許

人生在世,一定都會經歷負面情緒,這是非常正常的人生體驗
情緒是我們身體和心理健康的一部分,有正向情緒就一定也會有負面情緒,不要試圖否認、壓抑或逃避那些情緒,而是把他們視為內心發出的警鐘,也許是在提醒我們某些事,因此,要允許自己去感受,嘗試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這個自省的動作,可以幫助我們好好理解負面

人生在世,一定都會經歷負面情緒,這是非常正常的人生體驗
情緒是我們身體和心理健康的一部分,有正向情緒就一定也會有負面情緒,不要試圖否認、壓抑或逃避那些情緒,而是把他們視為內心發出的警鐘,也許是在提醒我們某些事,因此,要允許自己去感受,嘗試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這個自省的動作,可以幫助我們好好理解負面

面對負情緒,我會這樣做的:
學習察覺情緒,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為何會產生不悅。其實不論情緒是喜是樂,或哀或愁,嘗試將它視為一份禮物,都是上天給予認識自己機會。

面對負情緒,我會這樣做的:
學習察覺情緒,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為何會產生不悅。其實不論情緒是喜是樂,或哀或愁,嘗試將它視為一份禮物,都是上天給予認識自己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