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進入中後段,梅克爾回顧數起重大歷史事件,以及與多位國際政治要角的交鋒與互動,包括:初識歐巴馬、次貸危機、烏俄衝突。此外,書中更提到梅克爾在G20高峰會前,與前教宗方濟各討論氣候變遷議題的經歷,如今讀來尤顯溫暖、感人。而貫穿這些重要時刻的,是梅克爾在內政與外交上,始終不卑不亢、謹守原則的韌性。
延伸閱讀:《自由》閱讀心得(中):梅克爾的務實與溫柔—溝通的藝術,科學的堅持
延伸閱讀:《自由》閱讀心得(上):從滕普林出發,牧師家庭與梅克爾的穩定領導

一、原則與分寸:婉拒歐巴馬
2008年,梅克爾初次結識仍為美國參議員、正準備參選總統的歐巴馬。歐巴馬希望能在柏林布蘭登堡門前發表演說,梅克爾雖對這位新生代政治人物頗有好感,但依然婉拒了。布蘭登堡門具有深厚的歷史意義,「這樣的話,將來我們怎麼知道界線在哪呢?...我認為那樣是不對的,我不想讓布蘭登堡門成為競選的舞台,就算對方是美國總統候選人也不行。」
儘管梅克爾當時因此遭受輿論嚴厲批評,但梅克爾表示:「這點我可以承擔」。十七年後,事件早被淡忘,歷史還給了她公道。梅克爾並未屈服於輿論的壓力或選民的眼光,反而堅持對的事情。在這樣的過程中尤其可貴的,是她清楚表明立場:並非拒絕歐巴馬本人,而是反對貿然使用歷史場景。也因此,梅克爾因為拒絕歐巴馬就與對方撕破臉,這種既堅守原則又不破壞溝通的能力,格外值得借鏡。延伸閱讀:瘋人或談判高手?從心理學看懂川普關稅!
二、沉著與遠見:應對次貸風暴
我們不能表現得驚慌失措,也不能說得隱晦模糊,讓人無法理解我們要傳達的訊息。
2008年9月,全球爆發次貸風暴,遠在歐洲的德國也無法倖免。面對這場經濟衰退,梅克爾拒絕倉促灑錢、只為穩住選情:「我不願意以花大錢的方式來證明我們的行動力。最重要的是,我不想讓國家長期以補貼的方式來支撐經濟成長。」她選擇放遠目光,選擇正確的事情來執行,包括:加速立法程序、強化跨部門合作,並與人民保持坦率溝通。
在她的領導下,德國政府不逃避問題,也沒有對人民顯露出驚慌失措。梅克爾的處理方式,與許多政府動輒訴諸「灑幣救市」形成鮮明對比。正因為她不為得失所困,反而更獲民心。這種沉穩的領導風格,在風暴中顯得尤為可貴。
三、審慎與平衡:反對烏克蘭入約
俄烏戰爭已全面爆發三年,但其導火線可追溯至更早。烏克蘭很早就表達加入北約的心願,引發俄羅斯強烈反彈。為了避免衝突,梅克爾是除了法國之外,少數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成員行動計畫(MAP)」的領導人。梅克爾表示,她能理解中東歐國家加入西方陣營的心願,但北約擴大不僅需考量新成員的安全,也必須顧及整體聯盟的穩定與運作能力。
因此,在烏克蘭內部充滿分歧、對外衝突未定的情況下,梅克爾認為MAP地位能對普丁產生嚇阻力,是一廂情願的天真想法:「如果真的發生危機,北約成員國是否真會做出軍事反應進行干預,例如補助物資和派遣部隊?」她不僅理解烏克蘭的渴望,也認清烏克蘭與北約的需求與雙方背後的處境,因此非常清楚加入北約無濟於事,甚至可能火上加油。
然而,梅克爾並非反對烏克蘭最終加入北約,而是反對當下貿然行動。她說:
「妥協是必要的,儘管像所有妥協一樣,它都有代價。」
梅克爾頂住輿論與各國元首的壓力,拒絕輕易選邊,而是以科學家的眼光看清問題、以大局者的眼光從長計議。而在斡旋的同時,她能夠延續不卑不亢、能屈能伸的溝通方式,這樣的作風,在下段與方濟各的對話中,展現得更加深刻。
四、退讓與堅守:會晤教宗方濟各
「彎腰、彎腰、再彎腰,但是注意,不要折斷腰了。」
2017年,川普上任不久即宣布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引發國際譁然。而前教宗這句話,正是2017年漢堡氣候高峰會前,方濟各對苦惱不已的梅克爾說的。於是,梅克爾決定以這樣的精神,與川普展開談話。
然而,事情的結果大家已心知肚明:美國退出了巴黎峰會。但梅克爾並沒有迴避,並在與歐盟等國家共同發布的公報表示:「美國決定退出巴黎協定。......巴黎協定是不可逆的。」
公報明確指出川普與世界的分歧,這樣的做法相當罕見。因為在過去,決議通常只會記錄最小的共識。「我認為,這是在最壞選擇中的最好結果。」她深知不是每次談辦都能順利,面對善變、利益導向的川普尤其如此。退無可退之時,梅克爾為國際社會保留了尊嚴。
小結
真正的自由並非僅僅追求個人利益,它包含了克制和謹慎。真正的自由不僅僅是從某些事物解放出來的自由,例如擺脫獨裁和不公正,它更體現在對某些事物的責任感上——對他人、對社群、對我們社會的責任。—梅克爾,《自由》
《自由》一書中,透過以上四則國際要聞或會面,我們能看見梅克爾不卑不亢、能屈能伸的溝通方式,也正好呼應梅克爾對自由的理解:有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或許更能說,在有限的自由下,正好激發更多的創意與互信,讓我們成為更有同理心的人。在充滿劇變的時代,梅克爾謹守原則、理性沉著的應對方式,以及考量多方立場的周全思慮,無疑是值得借鑑的典範。
延伸閱讀
【國際新聞】2024美國總統大選的經濟對決:賀錦麗 vs. 川普
《馬斯克傳》讀後心得(上):從馬斯克傳與川普,看西方文化的英雄主義與領導價值
【歐洲交換遊記】永恆之城羅馬Day 1:市集美食、萬神殿與西班牙廣場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又或是對小芝女其他英文學習、好書閱讀、歐洲旅行、美食日常等內容有興趣,
歡迎請我喝杯咖啡,
您的支持,能鼓勵我持續產出更好的內容!
更多閱讀心得與自我成長相關文章,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閱讀心得 X 自我成長
更多國際新聞,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國際新聞
更多英語學習資源,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英文學習X翻譯
更多交換攻略,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 萊頓大學校級交換
更多歐洲旅遊攻略,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旅行攻略 X 心得
更多歐洲交換遊記,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旅行攻略 X 心得
更多心理學省思,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生活中的心理學
更多生活省思,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生活紀錄 X 省思
更多美食開箱,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臺灣美食X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