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道題了解我是控制狂主管嗎?

10道題了解我是控制狂主管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覺察自己是不是「控制狂型主管」,不是為了自我批判,而是為了更有效地帶人,並讓自己和團隊都過得更好。

我在教練與教學現場,常遇到學員告訴我,當主管好累,一邊做自己的事,一邊還要擔心別人搞砸;每件事都過問,最後每件事都卡在自己手上。結果是自己累垮了、部屬悶壞了、進度拖慢了。

我發現這些管太多的主管,往往是基於好意,但卻讓人想離職。部屬的感受可能是:我不被信任、主管自以為是、我沒辦法發揮、反正聽老闆的我當媽寶就好。控制感強的主管常讓人才留不住、團隊士氣低落。

長遠來看,控制太多的主管會限制團隊的創意與潛能,因為當每件事都只能照你說的做,員工就不會主動嘗試、探索,最後變成只會執行,沒能力思考;只等指示,不主動找解法。

你不是只想帶出聽話的人,而是希望有獨立思考、有能力接棒的人吧?

要覺察自己是不是微型管理(Micromanagement)型主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檢視自己:

1. 你隱約覺得部屬其實有能力做,卻總覺得「只有我自己做才安心」,仍忍不住把任務攬下來。

2.你總難以交出工作,不自覺想「我做比較快」。

3.你習慣交代「怎麼做」(How to do),詳細指導與規定每個步驟,而不是「要做到什麼」(What to do)。

4.你覺得部屬照著你說的做就絕對不會錯。

5.你常常追問進度,隨時盯人。

6.你設了太多不必要的回報機制,只為了讓自己有安心感。

7.部屬提出想法時,你習慣打槍加吐槽,總覺得他們沒想清楚。

8.因為你的質疑,最後部門的工作都還是依照你的方法做事。

9.你對特定人特別放心不下,即使沒有明顯出錯,也一直盯、改某個他的東西。

10.你的部屬很少主動提案,總消極等待你指示。


很多高績效主管的關鍵,不在於專業有多厲害,而在於知道何時介入、何時放手,懂得從「做自己擅長的事」,轉向「促使部屬變得擅長」。如果以上10題超過一半是你的日常,那你可能要調整自己的管理風格了。因為:

高效領導是培養部屬、信任團隊,運用團隊達成績效。

高效領導讓你當一個更輕鬆、更強大,更能成就群體與眾人目標的主管。

高效領導,你才有機會往更高的地方去,看見更宏大的風景。


avatar-img
陽光燦爛綠意灑的沙龍
2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們在面對無常時往往感覺心慌、無助,還有後悔。 如果企業追求的是永續,個人想要的是幸福,我們是不是更該在這樣的時候看看,在那些「不急、卻很重要」的事上,我們花了多少心力? 我們不知無常會在何時現身大喊「Surprise!」但在那之前,我們能做的,也許就是更有自覺地問:「今天我選擇把時間,放在哪裡?」
調查顯示,30.8%的員工表示「不喜歡主管的領導風格」是離職主因,而最受不了的第一名是控制狂型主管。從我過往擔任企業HR時所做的離職面談中的確有這樣跡象;而現在在教練和教學時,也遇過許多傾向高度控管的主管,對於自己的時間分配和團隊狀況都有深刻的無力感。本文探討若自覺是控制型主管,可以如何調整自己。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使用YearCompass年度計畫表的經驗,探討瞭如何透過回顧過去、平衡目標及具體計畫來提高目標達成率。此外也強調了與他人分享目標的重要性,以增強自身的動力與責任感。這些方法有助於個人及公司在新的一年中制定可達成的目標,進而實現更長遠的成功與幸福感。
我們在面對無常時往往感覺心慌、無助,還有後悔。 如果企業追求的是永續,個人想要的是幸福,我們是不是更該在這樣的時候看看,在那些「不急、卻很重要」的事上,我們花了多少心力? 我們不知無常會在何時現身大喊「Surprise!」但在那之前,我們能做的,也許就是更有自覺地問:「今天我選擇把時間,放在哪裡?」
調查顯示,30.8%的員工表示「不喜歡主管的領導風格」是離職主因,而最受不了的第一名是控制狂型主管。從我過往擔任企業HR時所做的離職面談中的確有這樣跡象;而現在在教練和教學時,也遇過許多傾向高度控管的主管,對於自己的時間分配和團隊狀況都有深刻的無力感。本文探討若自覺是控制型主管,可以如何調整自己。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使用YearCompass年度計畫表的經驗,探討瞭如何透過回顧過去、平衡目標及具體計畫來提高目標達成率。此外也強調了與他人分享目標的重要性,以增強自身的動力與責任感。這些方法有助於個人及公司在新的一年中制定可達成的目標,進而實現更長遠的成功與幸福感。